刘阳
【关键词】学优生 潜力生 等级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116-01
由于学力基础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优劣,就很容易在班内形成等级观念。特别是数学学科,学习成绩差异更大,加上教师自觉不自觉表现出来的好恶,无形中助长了班级内等级呈现显性。班级等级观念一旦形成,必然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两极分化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认知,不人为制造班级等级观念,以促使整个班级有进步。
一、一视同仁,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发言权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常态,大多数学生都有积极回答问题的愿望,有些学生为抢到发言权,甚至站起来举手。但是,教师在分配发言权时,常常不自觉地倾向于学优生。其实,不管是学优生还是潜力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都需要得到保护。因此,教师要对学情有清晰的把握,注意均衡分配发言权,并尽量给潜力生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和克》这个内容时,为启发学生思考,一位教师设计了很多思考题:一千克重的东西有很多,有很多包装商品都是一千克,谁能够列举几种?一个硬币大约是几克?你用过什么样的称量工具?这里有一台台秤,如果要称量一支粉笔,如何操作呢?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用千克还是克为单位呢?这些问题刚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点名找学生来回答,而是将这几个问题分组让学生回答,以每个纵列为一组,每一组分到一个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回答,不受任何约束。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虽然是自由回答,学生还是表现得很有秩序,逐个回答补充。
在小范围内的自由答,既体现了学生发言权的平等,又省去了教师点名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提问效率,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发言机会。
二、有错必纠,废除学优生的“赦免权”
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数学学优生与潜力生学习差异巨大,在板演、练习、作业等环节,潜力生出现失误是常见现象,被教师批评的几率更高;而学优生偶然出现过失时,教师往往会网开一面。正是教师的“手下留情”,很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并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矛盾加剧。一旦学优生和潜力生的关系如同水火,势必会给班级秩序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教师要及时废除学优生的赦免权,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学生过失的现象。
如在一次学生板演中,数学科代表计算错误。按照规定,这次板演错误的学生要唱一首歌。这位科代表不想唱,而笔者却坚持让她唱,这一做法赢得了其他学生的赞许。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没有对学优生的错误进行“赦免”,使其他学生感觉到(特别是学优生)“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以消除学优生的优越感,从而获得全班大多数学生的拥护,更好地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积极性。
三、责权分明,使管理权得到均衡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利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实现学科管理。学科代表管理作业收发,甚至还可以代替教师布置作业,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学习小组进行课外活动时,小组长自然是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不管是学科代表还是小组长,大多由学优生来担当,这势必导致班级内形成等级观念。学优生掌握管理权,潜力生就会受到一定的歧视,学生矛盾也容易被激化。因此,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充分调研,掌握学生的基本动态,采用均衡策略分配管理权,要相信潜力生也可以做好管理工作。
让学生进行学科管理,这也体现了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精神。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笔者在班级中推出“课代表”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一天课代表,而且明确了课代表的责任和管理内容:收发作业、搜集课外作业参考题目、布置课外作业、检查课外作业、向教师汇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等。学生对这项制度非常欢迎,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实行课代表轮换制的过程中,教师对课代表的工作进行高度评价,不仅能够提升课代表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科管理秩序,为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积极动力。
学优生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如何利用这个资源,还需要对教学环境做出科学评估。废除学优生特权,是对学优生的更好保护,也能够为创造良好的班风奠定基础,对有效激发潜力生的学习热情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数学学科教学管理有诸多策略可供选择,教师要消除私心和偏好,树立公正形象,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