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纵览
交通运输改革意见出台四大领域将获突破
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出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
《意见》提出,逐步放开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竞争性环节价格。提高公共交通、农村客运、航道等公益性服务定价透明度,公示收费项目和服务标准,接受社会监督。《意见》同时提出,按照中央财税体制改革和事权划分的要求,研究制订公路、水路等领域事权划分方案。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对于普遍关心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意见》表示,要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完善运力投放机制,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出台
日前,《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齐备、服务优质、高效便捷、竞争有序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确保现代航运业发展与航运转型升级相适应。
《意见》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对标国际、转型升级,加强监管、规范服务为四项原则,提出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法规,一方面加快船舶管理、船舶代理等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培育航运金融、航运电商服务等航运服务新业态。同时,以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重要载体,促进海运业和内河航运健康发展,切实提升现代航运服务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新《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发布
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通过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水路运输船舶和技术。《规定》将于4月1日起施行。
据悉,新《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及其他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运输的船舶(在与外界不通航的封闭性水域内从事运输的船舶除外),其目的在于加强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提高内河运输船舶技术水平,优化内河运输船舶结构,提高运输效能,促进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规定》明确提出,将通过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水路运输船舶和技术;对正在使用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船舶、不符合安全环保新规范的船舶、限制过闸船舶和限制在特定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可以采取资金补贴等措施,引导和鼓励进行更新、改建;需要采取限期淘汰等措施的,应当对船舶所有人给予补偿。
国内首条30吨轴重重载铁路全线开通
12月30日,国内首条30吨轴重重载铁路──晋中南铁路全线开通,标志着这条横贯山西、河南、山东的大能力运输通道形成运力。
晋中南铁路全长1260公里,横跨晋豫鲁三省,西起山西吕梁,东到山东日照,建设标准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最高时速120公里,设计轴重30吨,设计运输能力2亿吨/年。该铁路通车,打开了“晋煤外运”出海通道和“东货西运”的快速走廊,将极大缓解山西煤炭能源铁路运输的压力。
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通车
日前,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武汉首座八车道跨江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2公里处,建成后与武汉长江二桥形成新二环线。其全长3.42公里,主桥为三塔四跨悬索桥,主跨850米。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加劲梁,桥面宽38米,设双向八车道。大桥总投资为50.29亿元,于2011年5月动工建设,历时3年半时间建成,创造了长江上悬索桥施工的新纪录。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主城区环网结合的快速路系统,对于缓解长江一桥交通压力,促进武昌、汉阳两地均衡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首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开通
中国首个高速公路跨城际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1月15日全线贯通。这段公路作用相当于美国电动汽车特斯拉在美国西海岸建立的“充电走廊”,可以让电动车主实现北京到上海跨城际旅行。
京沪高速公路全程1262公里,快充网络由国家电网于2014年6月开建,沿线共建成50座快充站,平均单向每50公里一座快充站。每座快充站规划建设4台120千瓦直流充电机、8个充电桩,可同时为8辆电动汽车充电,30分钟内充满(80%电量),支持所有符合中国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标准权威,对保护国家民族产业发展,引导国外车企采用中国标准,培育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规范充换电设施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加快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步伐。
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运营。上午8:30点,从贵阳北开往广州南的D2805次列车发车,“云贵万重山”的贵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全长857公里的贵广高铁,贵州境内301公里,设有贵阳北、贵阳、龙里北、贵定县、都匀东、榕江、从江8个车站。项目于2008年开工建设,设计时速250公里,基础设施预留提速条件。过去从贵阳到广州,乘坐普速列车为20小时,现在只需5小时左右。贵广高铁不仅缩短了贵州与广东的时空距离,也奠定了贵阳西南高铁枢纽的地位,成为西南便捷的出海通道,将来连接黔渝、兰渝、兰新铁路,将整个西部引向珠三角、港澳地区。贵广高铁穿越喀斯特地区,河流和高峡深谷以及建筑密集的闹市区,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座桥梁或隧道,这条线路历时6年才建成。如果从空中俯瞰,列车在贵州境内平均一分钟就要跨过一座桥,穿越一个隧道。在贵州境内的三都站,桥隧比甚至达到了100%。因此,贵广高铁又被形象地比喻为“贴地飞行的超级过山车”,建设难度之高更被专家誉为“超级铁路”。
广西三项目入2014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
国家发改委12月25日公布33项2014年国家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达8353亿元。广西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大工程在列,广西三大工程总投资500多亿元。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路线起自河池市金城江区北香圩,接已建成通车的六寨(黔桂界)至河池高速公路,全长约182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157.9亿元(静态投资146.1亿元)。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于2014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设工期40个月,计划2017年建成通航。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期9年,总投资339.02亿元,主坝最大坝高85.5米。
“面向多用户群的多特征量综合交通检测系统研制” 项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近日,“面向多用户群的多特征量综合交通检测系统研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2013年首批设立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之一,并且是第一个完成鉴定验收的项目,对引导企业注重科技创新起到一定的标杆作用。
项目以广东虎门大桥为依托工程,面向交通领域多用户群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多特征量交通数据获取、融合和定制的成套技术,开发了系列化的综合交通检测系统装备。其创新性成果主要为:基于弯板动态称重、视频检测和激光电磁波检测等接触式、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建立了多种特征量交通数据融合理论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行驶车辆特征检测精度;建立了车型自动识别决策树分类模型,提高了车型自动识别准确率;研究了面向多用户群的多特征量综合交通检测Web定制技术,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用户需求。该系统已应用于重庆黄花园大桥、朝天门大桥、长江大桥复线桥等多座桥梁,为桥梁设计、管养等部门提供合理科学的决策依据。
云南昆龙高速公路运营节能科技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近日,云南昆龙高速公路运营节能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该示范工程秉承“安全节能和综合节能”的理念,以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运营为目标,针对昆龙高速公路沿线地理气候、相关设施、运营时间和用能设备等特点,系统开展了4大类12项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与集成示范。
该示范工程是首个以高速公路运营节能为主题的科技示范工程,为全行业树立了绿色公路的标杆、节能运营的典范,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相关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服务区、收费站、特殊路段等40个应用示范点的集成示范应用,实现年节电近1000万度,年节约电费554万元,估算年节电折合标准煤3666吨,年减排二氧化碳9752吨,年减排碳2849.23吨。经第三方综合节能评价,综合节电率达到23.4%。通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编制设计、施工指南等26项。
科技成果为湖南省公路路基填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公路典型不良填料性能演化规律与路基填筑控制参数研究”项目是2010年交通运输部行业联合攻关项目,其项目研究成果为湖南省公路利用大量物理力学性能较差的典型填料的路基填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以湖南省典型的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以及新建路堤、已建路堤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的长期监测结果分析,建立路基填料长期力学性能与初始填筑状态的定量关系。从填料的强度水稳定性、压缩性及收缩性等角度出发,探索科学合理的典型路堤填料的填筑控制指标。依托现场碾压试验路段,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等工况的试验。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了解局部的环境因素(温度、降雨量、湿度等),模拟水分的迁移过程,提出基于路基长期力学性能的填筑控制技术。成果全面指导了湖南省郴宁、娄新、洞新、炎汝、长湘等多条高速公路的不良土路基填筑施工,节约了大量工程建设经费,社会、经济与环保效益显著,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国际铁路联盟第85次全体大会在巴黎召开
当地时间12月3日,国际铁路联盟第85次全体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分别组团参会。大会重点就国际铁路联盟2014年工作情况和2015年主要会议及活动安排,铁路标准特别是高速铁路标准及国际铁路标准研究,以及各地区分部上年度发展报告等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大会商定,2015年7月将在东京举行国际铁路联盟第86次全体大会,并召开第九届世界高铁大会。国际铁路联盟还将于2015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举办期间,组织开展“巴黎列车”等活动,宣传铁路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的作用,鼓励各国加大铁路领域的投资,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贡献力量。
2015年美国将重点治理港口拥堵
日前,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主席Mario Cordero称,2015年将重点治理港口拥堵问题。
Mario Cordero表示:保证航运系统的有效运转是FMC的法定职责,维持美国港口的高效运作是FMC的责任。FMC将调整承运人或者码头运营商的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做法,以确保航运市场的公平、合理。FMC 1月21日表示,美国各主要港口的官员都将参加2月20日在华盛顿举办的第三次年度港口环保论坛,包括洛杉矶港、长滩港、纽约/新泽西港、西雅图港和塔科马港的官员都在被邀请之列。美国港务局协会(AAPA)主席Kurt Nagle将在论坛上讨论竞争港口的合作问题及码头如何实现环境效益等问题。
长江“水上导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历时5年研发的“水上导航系统”长江电子航道图201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古老的长江水运迈进信息化时代。
长江电子航道图用数字化形式将长江航道的水深、航标、桥梁、港口码头、水工设施等信息快速、直观展现在行船者眼前,为船舶航行提供参考。其最大特点是通过船载显示终端,实现类似于车载GPS的船用导航服务。点击屏幕,船舶的位置、航线、航向、航速一一显示出来,当船舶偏离航道或者遇到障碍物时,系统会提前预警。相关研发人员介绍,这一“水上导航系统”是对长江航道传统维护、管理、服务方式的重大革新,除通用功能之外,还提供定制功能,增加长江全线各水位站实测水位显示及水位预测功能,并根据航道水深变化,个性化规划船舶航行线路及货物配载,供驾驶者参考。
世界首座半潜式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试航
1月11日,南通中远船务设计建造的“希望7号”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出海试航。这是世界首座半潜式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也是该公司2015年第一个出海试航的海工项目。“希望7号”出海试航将进行推进器安装作业,以及航速、倾斜试验和DP3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试验。
据介绍,“希望7号”平台主甲板直径66米,主船体直径60米,型深27米,设计吃水19米,配备DP3,该平台可供490人同时入住。其独特的圆筒型设计理念具有技术先进性、安全稳定性和作业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各种恶劣海域环境下的安全作业。
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奖出炉
1月23日,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调查报告》,并宣布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表彰决定。
经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和交通行业优秀企业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国际工程公司海外雇员属地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山东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多层次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46项成果获得一等奖。
国内首个港作拖轮能耗监测平台运行
近日,连云港港作拖轮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项目通过现场验收,标志着国内首个港作拖轮能耗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据了解,港作船舶油耗监控管理系统集电子海图、AIS信息、油耗实时监测、主机转速、生产调度、视频监控、无线传输多学科技术,是对船舶油耗进行远程实时监控、航速优化、经济航行的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一体化应用功能集成,以电子海图系统(ECS)为基本显示平台,结合AIS信息系统、生产调度系统、油耗监测系统组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精确监测油、水、电耗,量化考核,综合定位的系统;二是高度的设备集成,可连接质量流量计、主机转速仪、GPS、3G等多种通讯导航设备;三是航迹与油耗回放,系统记录最近船舶每分钟的实际航迹和油耗记录,保存并可以随时回放;四是量化节超考核指标,每艘次作业类型、油耗、时长、里程等信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