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科,夏志琳
(1.周口市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研究·
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8例
孙 科1,夏志琳2
(1.周口市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连花丽芩降糖汤(黄连、天花粉、荔枝核、黄芩、葛根、黄柏、地骨皮、川芎、生地黄、甘草)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治疗,两组根据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预防低血糖等相关知识教育,每个疗程间均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7次血糖,门诊患者3~5 d随诊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2,4,8周后24 h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作次数、血糖控制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连花丽芩降糖汤/治疗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临床疗效并不满意,血糖控制欠佳,或出现低血糖现象,导致眼、肾、心脏等器官和神经、血管等组织的进行性损害,引起功能缺陷或衰竭。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采用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8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平均(54.8±10.2)岁;病程平均(6.8±5.2) a;高血压18例,高血脂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9±12.1)岁,病程平均(7.2±4.8) a,高血压11例,高血脂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照《糖尿病临床指南》[1]中相关标准。所有患者均已行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入选患者均为血糖控制欠佳者,空腹血糖(FBG)≥9.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BG)≥13.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8%。包括初诊2型糖尿病及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之前未注射过胰岛素制剂,且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感染等症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均采用同类降压、降脂治疗。低血糖患者血糖<3.9 mmol/L,或血糖>3.9 mmol/L,但有低血糖症状者,仍被视为低血糖症。排除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感染者和运用拮抗胰岛素药物治疗者。
治疗组给予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连花丽芩降糖汤药物组成:黄连12 g,天花粉10 g,荔枝核20 g,黄芩10 g,葛根15 g,黄柏12 g,地骨皮10 g,川芎12 g,生地黄10 g,甘草6 g。1 d 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重组甘精胰岛素(由北京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213112,300 U/支),10 U为起始量,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根据空腹血糖指数调整胰岛素用量。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由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406106F,300 U/支﹞,8 U/次,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预防低血糖等相关知识教育,每个疗程间均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7次血糖,门诊患者3~5 d随诊1次。治疗组因2例不能耐受中药而退出。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记录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FBG、2 h BG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时收集患者血糖监测数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及相关指标。
6.1 两组治疗前、2,4,8周24 h胰岛素用量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84.9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2,4,8周24 h胰岛素用量对比
组 别例数血糖达标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组4822.46±8.5718.82±6.6115.68±5.4312.18±2.15对照组3033.12±9.1232.65±7.8134.93±8.3137.69±6.96
6.2 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作次数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t检验,t=3.79,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作次数对比
6.3 两组治疗2周血糖控制对比
见表3。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118.32,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治疗2周血糖控制对比
组 别例数FBS早餐后2h午餐前午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治疗组486.9±0.6810.2±0.98.3±0.37.8±0.59.1±0.77.6±0.7对照组306.8±0.610.3±0.77.5±1.07.4±0.59.3±0.57.8±0.2
6.4 两组治疗4周血糖控制对比
见表4。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39.22,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治疗4周血糖控制对比
组 别例数FBS早餐后2h午餐前午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治疗组485.6±0.58.2±0.46.3±0.66.8±0.68.1±0.47.3±0.6对照组306.3±0.79.5±0.57.2±0.87.6±0.78.9±0.77.6±0.8
6.5 两组治疗8周血糖控制对比
见表5。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224.92,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5 两组治疗8周血糖控制对比
组 别例数FBS早餐后2h午餐前午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治疗组485.3±0.56.1±0.75.6±0.36.1±0.47.1±0.16.3±0.5对照组306.2±0.68.3±0.76.9±0.86.4±0.77.4±0.25.8±0.9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消瘅”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情志及外邪等因素所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热盛,络脉瘀阻。现代医学认为:遗传、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出现一系列高血糖症状,其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损伤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和中心环节。胰岛细胞低度炎症、肠促胰岛素活性减弱也是导致发生高血糖的重要因素[2]。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患者常需要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且胰岛素用量不断增大,导致患者低血糖风险增高,体质量增加等。反复低血糖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而体质量增加则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高。重组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甘精胰岛素,是在人胰岛素B链羧基的末端增加了2个精氨酸,同时也把A链羧基末端A21位置的天冬酰胺替换成甘氨酸,使甘精胰岛素在酸性溶液(PH值为4)中完全溶解,在中性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因此,皮下注射后,因酸性溶液中被中和而形成微小的沉淀,可持续释放甘精胰岛素,产生长达24 h平稳无峰值的可预见的血药浓度[3]。
方中黄连、天花粉为君,有清肺胃之热,消积热内蕴,生津止渴之效;荔枝核、黄芩、生地黄、地骨皮疏肝经,降胃热,滋肾阴,退骨蒸,祛肺胃之火,为臣;佐以葛根、黄柏、川芎于清阳之中,又有鼓舞脾胃之气上升,具有活血通络之效;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活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4]证实:黄连及其提取物可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氧化活性,降低血脂,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胰岛素分泌,提高肠道细菌数目,提高血浆和肠道中胰高血糖素样肽水平,抑制线粒体呼吸长链复合酶I,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诸药共用,具有提高肠道丁酸菌等有益菌水平,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改善或消除胰岛β细胞慢性炎症,修复或改善损伤胰岛β细胞,改善或消除胰岛素抵抗,对胰岛β细胞损伤、凋亡有修复再生作用[5-6]。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改善或消除胰岛素抵抗、释放,从而改善血糖、保护β细胞功能、并能减少胰岛素用量,使血糖达到正常稳定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钱荣立.糖尿病临床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
[2]Thornberry NA,Gallwitz B.Mechanism of action of inhibitors of dipeptidy-peptidase-4(DPP-4)[J].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23(4):479-486.
[3]徐东红,宋春青,邵海林,等.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3):242-244.
[4]Zhou J,Zhou S,Tang J,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berberrine on beta cells in streptozotocin and high-carbohydrate/high-fat diet-induced diabetic rats [J].Eur J Pharmacol,2009,606(1-3):262-268.
[5]Utaka S,Avesani CM,Draibe SA,et al.Inflam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nergy expendit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Am J Clin Nutr,2005,82(4):801-805.
[6]Mcleod JF.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nateglinide:a rapidly-absorbed,short-acting insulinotropic agent[J].Clin Pharmacokinet,2004,43(2):97-120.
(编辑 马 虹)
《中医研究》杂志参考文献格式
a 专 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例: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6(3):167-173.
1001-6910(2015)05-0021-03
R587.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5.10
2015-01-26;
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