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考察中新旅游走廊的基础上,提出中新旅游走廊的概念和范围,分析评价了中新旅游走廊旅游资源,认为走廊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亮点较多,完全有条件打造一条世界一流的旅游走廊。建设中新旅游走廊有利于改善跨国旅游交通条件,有利于推进沿线各国产业化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增加沿线各族人民收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本区域和平发展。最后,提出中新旅游走廊建设初步构想,包括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
[关键词]区域合作;旅游;中新旅游走廊
[作者]赵明龙,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4)05-0127-008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推进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实施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等领域的一批重点合作项目”;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也提出构建“加快推进昆明一河内经济走廊建设”、“以玉溪、普洱、景洪、磨憨、临沧等城镇为载体,重点发展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生物产业、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积极谋划以保山、腾冲为节点的昆明一密支那经济走廊建设,适度发展钢铁、有色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业。”中国国务院这些重大部署,得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政界、学界、商界的广泛关注。广西、云南与中南半岛国家山水相连,多样的地理风貌和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造就了这一区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中国一东盟合作的深入开展,吹响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号角,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中国至新加坡旅游走廊(以下简称“中新旅游走廊”)已纳入了学界的研究视野。为了研究中新旅游走廊建设问题,近年笔者有机会考察了南宁-曼谷-昆明公路走廊,2012年5月中旬考察了老挝万荣-万象-沙湾拿吉-占巴色一老柬边境,同年11月7~23日又考察了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陆路走廊,与沿线各国智库进行了座谈交流,亲身体验了这一走廊的主要旅游产品,从而对中新旅游走廊旅游资源、服务设施、通关便利化、旅游市场等有了初步认识。现将研究成果撰成此文,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中新旅游走廊的界定
(一)中新旅游走廊的含义
关于中新旅游走廊的界定,目前国内没有正式的说法,学者对此也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狭义的中新旅游走廊是指以泛亚铁路和公路为轴,以水路和空中通道为辅助,以中国广西南宁、昆明为起点、新加坡为终点,以沿线六国首都、重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为支撑点,连接中、越、老、柬、泰、马、新七国的跨国旅游走廊。广义的中新旅游走廊,包括与中新旅游走廊相关或衍生或延伸的其他子线旅游走廊,如昆明-河内旅游走廊、万象-占巴色-暹粒旅游走廊、南宁-河内-桑怒-万象旅游走廊、百色靖西-高平-河内-奠边府-万象旅游走廊、岘港-沙湾拿吉-穆达汉-湄索-妙瓦底东西旅游走廊,以及中越“两廊一圈”中的“两廊”等。本文重点研究狭义的中新旅游走廊。
(二)中新旅游走廊组成
中新旅游走廊应包括陆路走廊、空中走廊和海上走廊,三个走廊优势互补,形成功能齐全、便捷的旅游走廊。
1.陆路走廊。陆路走廊包括东、中、西3条主要走廊组成,自北向南延伸,也可称为中南半岛南北陆路旅游走廊。
(1)东线走廊。可分为6条:第一条,南宁-东兴-芒街-海防-荣市-胡志明-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也称中南半岛沿海陆路旅游走廊;第二条,南宁-凭祥-河内,然后一分为三进入老挝,直至泰马新,即南宁-河内-邦富-桑怒-万象-廊开-乌隆-孔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南宁-河内-荣市-老保-他曲-那空帕农-孔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南宁-河内-东河-沙湾拿吉-穆达汉-孔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即东西旅游走廊;第三条,百色-龙邦(靖西)-高平-安沛-奠边府-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然后分2条旅游廊道:一条由万象经廊开-乌隆-孔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另一条由万象沿着13号公路到达老柬埔寨边境占巴色省,经老柬边境口岸出境后进入柬埔寨上丁-暹粒,再经过曼谷、吉隆坡到达新加坡。
(2)中线走廊。有2条:第一条,昆明-磨憨-万象-廊开-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第二条,昆明-磨憨-会晒/清孔-清迈-曼谷-吉隆坡-新加坡。
(3)西线走廊。昆明-大理-保山-瑞丽-缅甸腊戌-曼德勒-仰光-毛淡棉-耶城-泰国南多-帕依-曼谷-吉隆坡-新加坡。
2.水路走廊。广西、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除了澜沧江一湄公河旅游走廊外,还有海上跨国旅游走廊。海上走廊可由北海(防城港)-下龙湾-海防,北海-岘港-芽庄-胡志明,新加坡-吉隆坡-普吉岛等多节点组成的海上旅游走廊。
3.空中走廊。空中走廊也是中新旅游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南宁、昆明开辟中南半岛各国重要城市的航线组成,是当前和今后游客选择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旅游交通方式。
二、中新旅游走廊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中新旅游走廊究竟有哪些旅游资源,其品质和亮点是什么?这些旅游资源能否支撑中新旅游走廊的建设?通过对中新旅游走廊的考察,我们认为,中新旅游走廊旅游资源丰富,有不少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亮点不少,完全有条件打造一条世界一流的旅游走廊。
(一)自然旅游资源
中新旅游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山水河海岛田等一应俱全,其中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下:
1.多姿多彩的滨海风光。如中国北海银滩、金滩和涠洲岛;越南下龙湾、岘港、芽庄、美奈、富国岛;柬埔寨西哈努克小白马;泰国芭堤雅、普吉岛、有“珊瑚花园”之称的西米兰群岛、皮皮岛;马来西亚的兰卡威、波德甲;新加坡的圣淘沙岛等,都是中新旅游走廊的著名滨海旅游胜地。其中,下龙湾、西米兰群岛是世界自然遗产,其他景区也是世界著名的滨海风光。这些海滩四季宜游,水质优良,海岸平缓,泥沙光亮柔和,是世界少有的滨海风光。
2.迷人的秀水风光。如广西中越边境瀑布群(包括大新一板约跨国瀑布、沙屯瀑布、靖西三叠岭瀑布等)、百里左江风光、大新恩城岛风景河段等;云南红河风光、澜沧江风光、打洛江风光、曼典瀑布、腾冲槟榔江风光、腾冲热海、腾冲温泉群、叠水河瀑布、瑞丽江风光等。越南庞约尔瀑布、高平北坡天泉、多乐湖、香江风光、湄公河西贡风光;老挝琅勃拉邦地区瀑布群、四千美岛、南俄湖;柬埔寨的洞里萨湖,火山湖、万谷湖、荔枝山瀑布、湄公河老柬交界瀑布群;泰国的宋卡湖、湄南河风光、湄公河穆达汉段风光等。在众多的山水风光中,中越边境跨国瀑布德天一板约瀑布为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属于世界级旅游资源;老柬边界湄公河瀑布群和岛,以及柬埔寨洞里萨湖也是世界稀有的水域风光,富有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3.闻名世界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包括溶洞、峰丛(石林)、洞穴、天坑、陷塘、天生桥等。著名有的广西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天坑、鸳鸯洞等溶洞为特征)、大化七百弄国家公园、大新龙宫洞、武鸣伊岭岩、靖西通灵峡谷、崇左石林等;被誉为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云南第一洞”的泸西县阿庐古洞,素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的云南石林等。越南有峰牙一己榜国家公园(2003年,世界自然遗产),老挝的万荣洞穴,泰国三百峰国家公园,马来西亚的云顶高原、黑风洞等。中国西南边疆和中南半岛的越老泰等,都是世界喀斯特地貌面积最大、发育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昆明石林和重庆武隆、黔南州荔波同被评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广西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越南峰牙一己榜国家公园等,也是这一地貌世界遗产品牌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4.国家公园和田园风光等。广西有国家森林公园16个,还有龙脊梯田、明仕田园风光等;云南有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等。越南有黄连山国家公园、三池国家公园、吉仙国家公园、菊芳国家公园等,前两个入选东盟自然遗产。泰国有世界自然遗产童-艾-纳雷松野生生动物保护区(1991年)、东巴耶延山一考爱山森林(2005年)和泰国茵他依山国家公园。马来西亚有世界自然遗产神山国家公园(沙巴州,2000年)、姆禄国家公园(砂拉越州,2000年)。中新旅游走廊这些国家森林公园、田园风光,不仅具有生态自然保护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休闲旅游价值。
总之,中新旅游走廊,北面,山水洞自然风光多样多姿多彩;南面,滨海、岛礁风光丰富多样,景观优美。
(二)人文旅游资源
桂、滇和中南半岛越、老、柬、泰、马、新6国历史古迹、建设与设施、民族风情、地方旅游商品和文学艺术等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最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
1.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广西主要有百色古人类遗址、花山崖壁画、兴安灵渠、北海合浦南海丝绸之路遗址等,后三个为中国世界申遗后备名录;云南主要有元谋猿人遗址、云南路军讲武堂旧址、聂耳墓、国殇墓园、安宁文庙、沧源崖画、鸡街火车站、蒙自海关旧址、滇越铁路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越南主要有顺化历史建筑群(1993)、下龙湾(1994)、圣子修道院(1999)、会安古镇(1999,包括占婆圣地美山)、河内升龙皇城(2010)和胡朝城堡(2011)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有吴哥窟区(吴哥遗迹,1992)和柏威夏寺(2008)2处世界文化遗产等名胜;老挝有琅勃拉邦古城(琅勃拉邦城镇,1995)和占巴塞文化风景名胜区(瓦普庙,2001)2处世界文化遗产;泰国主要有素可泰古城(1991)、阿育他亚(大城)历史城(1991)、班清阿考古遗址(班清遗址,1992)3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兰那王朝遗址、阿瑜陀耶遗址等。
2.历史文化名城。广西主要有桂林、柳州、梧州、南宁、北海、龙州、百色等;云南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越南有河内、会安、顺化、胡志明等;老挝主要有琅勃拉邦、万象、占巴色;柬埔寨有金边、西哈努克、暹粒等;泰国主要有曼谷、清迈、合艾、宋卡等;马来西亚主要有吉隆坡、马六甲、槟城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新加坡。这些历史名城,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新旅游走廊重要旅游城市。
3.历史建筑名胜。如越南顺化古都故宫、南越总统府(也称独立宫),泰国曼谷皇宫,柬埔寨皇宫,老挝塔銮,世界文化遗产马六甲王国都城遗址,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中国凭祥、龙州边关历史文化遗址大小连城、友谊关、崇左斜塔等。这些历史建筑名胜,有的是世界级旅游资源,有的是国家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和历史文化旅游价值。
4.民族风情。中南半岛民族众多,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主要有:
(1)民族建筑文化。如遍布中南半岛的各族各种干栏建筑,是世界建筑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虽然还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其旅游文化价值较高,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居住体验。如壮侬岱族群的干栏建筑、傣族竹楼、泰族、佬族和掸族干栏建筑等都各具特色,建筑文化艺术内涵丰富。
(2)民族服饰文化。中南半岛460多个民族,几百种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不仅是各民族传统文明的精华和艺术的象征,也是游客观光、体验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还是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
(3)民族饮食文化。中新旅游走廊沿线各国,具有世界多样而又富有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有中越边境壮岱侬族五色糯米饭、白切鸡鸭、云南边境的傣族“南秘”、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笋煮鱼(鸡)、香茅草烤鱼、香竹饭,也有越南京族特色檬、蔗虾、春卷,柬埔寨阿莫克鱼、柬式春卷、猪肉饭;有老挝佬族的糯米饭、竹筒饭、烤鸡烤鱼,也有泰国泰族芒果糯米饭、柠檬草炒鸡块、冬阴功汤、咖喱鸡;有马来西亚的沙爹(Satay)、咖喱饭(Nasi Lemek)、干咖喱牛肉(Rendang)、印度煎面包(Roti Canai)、力沙(Laksa)、鸡饭(Chinchen rice),也有新加坡的海南鸡饭、肉骨茶、叻沙、咖喱鱼头等等美食,可让游客留连忘返。
(4)民族宗教文化。广西有区域性的壮族民间宗教圣地田阳布洛陀、骆越、盘古文化等。越南有全国性的雄王信仰崇拜及各族民间庙会等。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多民族的多元宗教文化及其场所,宗教旅游可谓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5)民族节庆文化。重要节庆有中越壮依岱布依族的三月三(三月街)、傣族泼水节、老挝、泰国的宋干节、柬埔寨送水节,马来西亚的万圣节、开斋节、大宝森节和屠妖节、卫塞节(WesakDay)等,新加坡新年、印度丰收节、大宝森节、开斋节、端午节、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九宵节、盗火节、万灯节、圣诞节、九皇爷庆典等。可以说,中南半岛国家,是民族节庆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具有东方宗教文化亮点的地区之一。
(6)长寿养生文化。广西巴马为世界五大寿乡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唯一一个百岁老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的长寿乡;广西现有国家级长寿之乡15个,是中国和世界长寿养生旅游宝地之一。
研究发现,中新旅游走廊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品位和知名度都较高,有不少旅游资源为国家级或世界级,为多方合作提供了空间和发展潜力,因而合作开发前景可观。
三、建设中新旅游走廊的作用和意义
构建中新旅游走廊有没有必要,能给沿线各国各族人民带来哪些好处?这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开辟中新旅游走廊,必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福祉。
(一)有利于改善跨国旅游交通条件
旅游合作需要便捷、安全舒适的交通条件。考察发现,中新旅游走廊陆路交通是“两头好,中间差”,即中国边境和新马泰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南宁至防城还有高铁。只有越老柬三国路况相对较差。以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赛事行程为例,从中国南宁穿越中南半岛到达新加坡,前往路线为南宁-河内-荣市-万象-曼谷-合艾-槟城-吉隆坡-新加坡(以下简称“中线”),全程3646公里,开车用时47小时,平均时速77.5公里;返程线路为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吴哥-金边-胡志明-芽庄-顺化-下龙湾-东兴-南宁(以下简称“东线”),全程4829公里,开车用时74小时,平均时速65公里。如果全线建成高速公路,以平均时速100公里计算,比没有高速公路时平均时速提高20%~38%;往返分别只需35小时和50小时,分别节省时间10小时和19小时。假如开辟高速铁路,以平均时速200公里计算,南宁至新加坡中线单程只需要18小时,东线需要24小时。可以预见,中南半岛如能建成全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将实现一日千里,给各国游客特别是自驾车游客节省更多时间和旅费,也将给游客带来更加安全和舒适,从而推进中新旅游走廊旅游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沿线各国产业化城镇化发展
中国与东盟合作,较容易、见效快的首推旅游业合作。旅游兴,百业兴。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将会带动中新旅游走廊相关产业全面发展。而诸多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南新通道沿线各国中心城市、旅游城镇的扩张与发展,从而促进人口、技术、资金、产业向旅游城镇大聚集,实现“一业带百业,一廊兴数城”的目标,使沿线各国各地区各行业、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纵观中新旅游走廊沿线各城市,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少旅游城市因旅游兴旺而带动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旅游与城市发展、工业发展融合。如越南下龙、泰国普吉岛、芭堤雅等。我们也看到了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如越南会安古城、岘港与占婆文化融合,马六甲与郑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融合等。笔者预测,随着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进一步开放,今后如开辟南宁、昆明一新加坡自驾游,预计每年中国游客前往中新旅游走廊旅游可达五六百万人,可为中南半岛国家带来旅游收入上百亿美元,将加快沿线城镇化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汇集更多人口聚焦城镇,催生更多的旅游型城镇在走廊兴起。
(三)有利于增加沿线各国各族群众收入
考察发现,中新旅游走廊的中、越、老、柬等国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交通落后,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从而使当地居民还处于贫困状况。开辟中新旅游走廊资源,将会改善沿线各国少数民族交通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有利于他们脱贫致富。在广西、云南边境不少旅游景区,当地不少农民通过开家庭旅馆、停车场、游船,年收入几万、十几万,好多农户因此脱贫致富,建了楼房,买了小车,日子越过越好。在越南下龙湾、老挝琅勃拉邦、万荣、沙湾拿吉、占巴色省的四千岛等景区、柬埔寨的吴哥等,笔者都发现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围绕旅游业开旅馆,办酒家,搞运输,制售工艺品等等,成为当地旅游致富的典型。因此,可以深信,开辟中新旅游走廊,必将加快沿线各国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缩小沿线各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使各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
中新旅游走廊是世界生物多样化和民族文化多样化的重要区域。随着中国一东盟合作的日益加深,东盟国家一些人士担心区域全球化、交通一体化将会掀起新一轮开发热潮,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受到破坏。笔者认为,开辟中新旅游走廊,在修建旅游通道、建设旅游景区中,各国将会严格按照“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走廊生态环境建设,在沿线、景区、城镇种树种草,把走廊建设成为绿色通道景观。笔者考察看到,不少国家和地区,因发展旅游带动了沿线各民族挖掘、整理和开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从而使濒危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因此,可以预见,中新旅游走廊开发后,将促进走廊沿线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五)有利于促进各国和平发展
由于中南半岛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各异,加上近年因南海问题产生一些“磕磕碰碰”,使东盟国家一些民众对中国产生疑虑,缺乏互信。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辟中新旅游走廊,不仅表明中国有诚意长期做东盟国家的好邻居,而且也愿意与中南半岛各国一道同心协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是民间交流最好的形式之一,也是开展民间外交的重要方式。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多边旅游,可使中国56个民族与有机会与中南半岛国家460多个民族有机会广泛接触交流,这种异国异族、不同宗教和信仰、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员,可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在旅游中双方彼此促膝谈心,有助于大家相互了解,消除偏见、误会、疑虑和隔阂,增强互信,增进和巩固传统友谊。同时,通过旅游使人们愉悦身心、增长知识,了解历史,面向未来。历史表明,民间的往来和交流,往往推动政府间增强互信、改善关系的重要桥梁和先导。通过开辟中新旅游走廊,开展以跨国旅游为表现形式的民间交流,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的民间交往,并通过民间增进官方和国家层面的友谊,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增进友好交往,维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长期和平与发展。
四、中新旅游走廊建设初步构想
(一)发展定位
1.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广西、云南和中南半岛国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27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世界享有盛名,应充分发挥这些世界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具有东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极富吸引力的喀斯特地貌山水观光、长寿健康、休闲度假、历史科考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2.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相对容易,且受益广,带动力强,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引擎功能和先导作用,做大做强中新旅游走廊旅游业,以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平台,以交通走廊为轴,以走廊沿线中心城市为点,以富民兴边为目标,创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模式,形成商贸旅游服务经济为主导、特色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成为中国与东盟通过旅游走廊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先行先试合作示范带。
3.东亚生态文明建设长廊。在建构中新旅游走廊中,应充分发挥中、越、老、柬、泰、马、新的“山清水秀生态美”的优势,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努力把中新旅游走廊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达、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东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长廊。
4.东方特色民族文化走廊。广西、云南和中南半岛国家有数百个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人文资源深厚,应以中新旅游走廊沿线各国各族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性官方、民间人文交流活动,提高对区域文化的辐射力,提升走廊国际影响力,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推进中、越、老、柬、泰、马、新等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把中新旅游走廊打造成国际性民族文化走廊和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发展重点
围绕上述发展定位,未来5~10年中新旅游走廊建设目标是: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设全面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交通条件全面提升,互联直通、落地免签基本实现;旅游服务体系较为完备,沿线重要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旅游市场认知度进一步提升;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和城市扩张功能增强,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提高,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生态环境进入国际领先地位,民族文化和民生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沿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为此,当前急需合作开发共建旅游产品、走廊交通和旅游线路等。
1.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中新旅游走廊建设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从现有条件看,要把中新旅游走廊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富有吸引力的旅游长廊,应站在全球的高度来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项目。建议重点优化广西桂林山水,建设南宁壮锦之都、北海古丝绸之路、花山壁画、东巴凤长寿养生、德天一板约瀑布、左江风光、边关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云南优化滇中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和滇西南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越南重点建设下龙湾、升龙皇城(河内)、古都顺化、会安古街、圣地美山(维川)、胡朝古城(清化省永禄县)和丰芽一格邦国家公园等。老挝重点建设琅勃拉邦古都、占巴色古迹文化。柬埔寨重点建设吴哥窟、柏威夏寺和洞里萨湖。泰国重点建设曼谷皇宫、素可泰古城、阿育他亚(大城)、班清遗址、普吉岛、岜堤雅、宋卡。马来西亚重点建设槟城、马六甲、姆鲁山国家公园、兰卡威、京那巴鲁公园和沙巴等。新加坡重点打造圣淘沙岛,使之成为新加坡“海上桃源”和头号度假胜地。
2.走廊交通
陆路通道,加快泛亚铁路东线、中线建设步伐,尽快启动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扩能改造项目和新加坡-吉隆坡城际高速铁路项目,加快昆明-万象-曼谷高速铁路建设,推进防城至东兴、靖西至龙邦铁路前期工作。积极推动越南友谊关-河内-胡志明、越南至沙湾拿吉高速铁路和胡志明-金边-波贝-曼谷缺失段铁路建设。公路方面,加快友谊关-河内、芒街-下龙湾-海防-河内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崇左至水口连接高平的高速公路、河内-胡志明高速公路建设,加紧推动河内至万象、胡志明-金边-曼谷等高等级公路的前期工作。海上通道,积极探索开辟广西北海-下龙湾-岘港-胡志明、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等海上丝绸之路体验游之旅航道。
3.旅游线路
陆路,东线开辟南宁-东兴-下龙湾-海防-河内-顺化-胡志明-金边-曼谷-宋卡-槟城-马六甲-吉隆坡-新加坡游线,昆明-河内-海防游线,以“休闲养生之旅”、“历史古迹之旅”、“滨海观光体验之旅”等旅游产品为支撑。中线开辟南宁-河内-桑怒-琅勃拉邦-万象-廊开-班清-大城-曼谷-宋卡-槟城-吉隆坡-新加坡游线,南宁-大新-靖西-龙邦-高平-奠边府-琅勃拉邦-清迈-素可泰-曼谷-槟城-马六甲-吉隆坡-新加坡游线,昆明-清迈-素可泰-曼谷游线,以“异国风光之旅”、“民族风情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等旅游产品支撑。西线开辟昆明-仰光、昆明-腾冲-密支那游线,以“山水风光之旅”、“异国风情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等旅游产品为重点。
海路,东线开辟广西北海-涠州岛-徐闻-海口-三亚-西沙游线,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游”、“滨海休闲游”为主要旅游产品。西线分段开辟广西北部湾至越南北部的下龙湾-海防游线、越南海防-胡志明游线、胡志明-新加坡-巴厘岛、雅加达游线、新加-坡槟城-普吉岛-缅甸仰光,以“南海丝绸之路怀古游”之旅、滨海观光体验游等产品为支撑。此外,开辟澜沧江-湄公河水路观光旅游线。
(三)发展对策
1.从国家层面推进中新旅游走廊建设
中新旅游走廊建设涉及7个国家,需从国家层面来推动。希望国家将中新旅游走廊建设纳入中国一东盟合作规划,并与中南半岛国家互联互通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衔接,协调沿线各国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合力推动中新旅游走廊建设。为此,要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高层互访,消除隔阂和顾虑,增强政治互信。积极与各国签署旅游合作协议,以法律和制度推进旅游走廊建设。邀请国际旅游组织牵头联合沿线各国,合作编制中新旅游走廊规划,以指导和规范南新旅游通道建设。沿线各国智库应积极开展中新旅游走廊论坛,借助中国南宁“两会一节”、中国桂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和“中国-东盟旅游论坛”等平台,推动中新旅游走廊建设。
2.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中新旅游走廊,交通设施建设要先行。当前,要认真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规划,推进南宁、昆明至新加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实现中南半岛交通一体化;加大景区内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游道、港口、码头和机动车船建设,建立安全、便捷的景区旅游交通设施。开辟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沿海旅游城市邮轮航线,发展海上跨国旅游。加大景区景点接待设施建设,重视旅游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南宁中国一东盟旅游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完善包括旅游政策信息、旅游营销信息、景点景区、旅游线路、交通信息查询、在线实时订票、订房、订餐、订车及自驾车旅游等在内的信息网络,以智能化、便捷化服务中国和东盟游客。
3.分期分段实施开放开发
中新旅游走廊全长近4000公里,应根据各国的财力和现有条件,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期分段实施,以实现旅游合作早期收获。当前,本着先陆路后海上、先两头后中间、先保护后开发的思路,优先建设中越“两廊一圈”、新马泰等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南宁-河内、昆明-河内旅游走廊、新加坡和吉隆坡双城高速铁路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积极配合沿线国家推进河内-万象-金边-曼谷-槟城-吉隆坡旅游通道建设。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以“体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分段建设海上旅游通道,逐年开通,形成环线。
4.创新和培育旅游发展模式
建设中新旅游走廊如何让沿线各国各族群众受益,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该创新和培育旅游发展模式。一是鼓励沿线居民依托旅游城市、景区发展私营旅馆业、餐饮业、游艇(游船)、旅游工艺品、健康养生业等,使沿线群众在发展旅游中直接受益。二是建立旅游资源富集地(集体或居民)出让旅游资源(或土地)+企业出资+旅行社带团等发展混合经济,使当地居民通过资源出让、土地入股获得收益。三是结合新村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由政府扶持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郊区特色旅游、工业园区旅游,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投入,建设一批富有特色旅游景区景点,以增加沿线各族群众就业和收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新业态。
5.创新中新旅游走廊营销方式
中新旅游走廊各国应积极以节庆、会展、论坛、赛事、自驾游等方式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充分利用中新旅游走廊各国每年60多个重要传统节日和庙会,大力发展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旅游,实现以节引客,以节带游。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南半岛各国的会展为平台,加大会展旅游力度。借助现有的东盟旅游论坛、中国桂林国际旅游论坛、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国一东盟旅游论坛(昆明)以及拟创办的中国南宁-新加坡旅游走廊论坛,组织世界各国各界以会聚客,促进中新旅游通道的形成和发展。此外,通过各种文体赛事,集聚走廊旅游人气;通过开放自驾游,推动走廊旅游兴旺繁荣。
6.采取多种方式融资,加大走廊建设投入
中新旅游走廊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融资。首先,增加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以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私人企业的投入。其次,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投入,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中国倡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挥国际金融组织在中新旅游走廊合作中的投资主导、协调和带动作用。再次,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和信贷的同时,扩大基金规模,简化贷款手续。第四,鼓励私营企业参与走廊建设。第五,积极开展社会融资。利用目前中国和东盟国家民间社会资金较多的契机,发行交通重大项目和旅游产品项目建设债券,鼓励社会各界购买债券,以支持中新旅游走廊重大项目建设。
7.加强旅游合作机制对接
中新旅游走廊是一个跨国、跨族群、跨文化和跨制度的走廊,在旅游合作中需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强交通主干线建设对接、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对接、旅游线路对接、旅游接待对接、通关便利化对接、宣传促销对接、信息共享对接、安全应急对接、旅游争端处置对接等,以促进旅游合作健康发展。例如,当前我国通关便利化的海关通关、边防检查、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处于空白,影响互联互通建设和通关便利化。因此,我国要建立与东盟国家接轨的法律体系,特别是通关便利化法律体系,以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的法律空白,为互联互通建设奠定法律基础。
8.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中新旅游走廊建设需要大批国际旅游人才,应包括通晓中文或英语或一门东盟小语种、了解和熟悉中国和东盟各国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基本常识、热爱旅游事业、熟悉旅游业务的导游或旅游从业者,经营管理和旅游规划的高素质人才等两大类。为此,各国应从战略发展需要,加大国际旅游人才培养。首先,加强现有旅游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再教育,根据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需要,采取自学和在职培训的方法,缺什么补什么,促使其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其次,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旅游人才队伍,为中新旅游走廊建设储才。也可依托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地高校、旅游科研和规划部门,面向中南半岛各国,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职的旅游科研和规划人才。
[责任编辑:陈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