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俗语辞书中词的理据研究的特点、角度与不足

2015-05-03 03:15曾昭聪谢晓晖
关键词:理据辞书俗语

曾昭聪,谢晓晖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明清俗语辞书中词的理据研究的特点、角度与不足

曾昭聪,谢晓晖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理据是确定词的音义关系的依据。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研究的内容较多,值得学界重视。明清俗语辞书中的理据研究的特点是关注词的社会性、注重分析复合词的理据、批评流俗词源;其研究分别是从字义、语音、同源词与事物属性等不同角度进行的;其不足是存在一些缺失与存疑的情况。

明清俗语辞书;理据;研究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5.01.014

自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对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就争议不断。中外多数学者赞同索绪尔任意性的观点,也有人走向了以任意性否认理据性的极端;而少数学者则全盘否认任意性原则,有人走向了以可论证性(理据性)否认任意性的另外一个极端。实际上,任意性和理据性同时存在,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决定着语言的命运。①参见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词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求事物的“得名之由”,也就是要探求词的理据。张永言先生说:“所谓词的内部形式又称词的词源结构或词的理据,它指的是被用作命名依据的事物的特征在词里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以某种语音表示某种意义的理由或根据。”②张永言:《关于“词的内部形式”》,《语文学论集》(增补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蒋绍愚先生说,“‘追溯语源’还包括探求词的‘内部形式’。词的内部形式,就是用作命名根据的事物的特征在词里的表现,又叫词的理据。简单地说,探求词的‘内部形式’,就是要探求词的‘得名之由’。”③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9页。汉语中的词来源广泛,其中许多词的构词理据已经淹没在汉字字形的外衣之下,再加上方言词语音形式多种多样,因而记录这些语音的汉字也就更加多种多样,如果仅仅是从字面上考虑词的词义和词源,往往会犯“望文生训”的毛病。总之,对词的理据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研究的内容较多,本文就其研究的特点、角度与缺失作一分析。篇幅所限,每一小类仅举二例;原文双行小字引用以圆括号标示。所引明清俗语辞书,《通俗编》据商务排印本*翟灏:《通俗编》,载《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余皆据《明清俗语辞书集成》*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引文后标注所在页码。

一、明清俗语辞书中词的理据探讨的特点

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探讨有自己的特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关注词的社会性。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有社会性的,语言中的词也有社会性。从理论上来说,所谓词的社会性就是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在词的音义关系上的反映,更具体一点说,就是词的音义关系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即词是约定俗成的,如何使用是要受到社会的制约的。明清俗语辞书在考察词义时往往能够注意到词的社会性。例如:

【家慈】【家堂】《俚言解》卷一“家严”条:“俗称父曰家严。《易》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既称严,则母亦可以称严矣。俗称母曰‘家慈’,而《登科同年录》亦有‘严侍君兹’之别。荆公诗:‘慰我堂上慈。’盖言母也。而《左传》六顺:父慈、子孝。《大学》:‘为人父,止于慈。’则父亦可以称慈也。又有称母为家堂者。盖取北堂之义。然父母俱在高堂,父不可以称堂乎?俗称母为‘慈’为‘堂’,确然不可易,盖相沿久矣。”(p.10)

按,作者分析了母可称为“家慈”、“家堂”的理据。从语义上来说,父亦可作此称。但因为“家慈”、“家堂”用来称母“相沿久矣”,故不可移称父。这是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性。

【扯淡】【牵冷】《俚言解》卷一“扫兴扯淡”:“有谋未成曰扫兴,胡说曰扯淡,又转曰‘牵冷’,皆宋时(黎)[梨]园市语。”(p.20)

按,此处明言“宋时梨园市语”,说明他认识到语言,明时与宋时已自不同;又认识到这是市语,即社会方言;又说“转曰牵冷”,也是认识到方言音转的关系。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五》:“[杭人]言胡说曰扯淡,或转曰牵冷。”方言是语言的社会性的表现之一。

其二,注重分析复合词的理据。明清俗语辞书收录词目的特点,一是“字”、“词”、“语”兼收,二是“词”“语”为主,“词”占重头。*曾昭聪:《论明清俗语辞书的收词特点》,《暨南学报》2012年第6期。“词”从雅俗角度来说大多是俗语词,从音节角度来说大多是复合词。王宁先生曾经指出:“科学的汉语词源学除探讨单音节派生词的造词理据外,还必须完成以下三方面的任务:第一,探求后代已成为单纯词的连绵词与迭字词的词源;第二,探求汉语双音合成词的词源;第三,分辨汉语词与外来词,并探求外来词的来历及其汉化的过程。”*王宁:《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载《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148页。明清俗语辞书对俗语词的理据进行探讨,主要表现于复合词的理据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有学者以为:“关于古代汉语的语源研究的词典,从古人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到近人的《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物名溯源》、《文始叙例》等等,释词对象基本是单纯词,没有正面涉及合成词。即使是像明代张岱的《夜航船》、方以智的《通雅》、清代翟灏的《通俗编》等,虽然有所涉及合成词,其中不乏合成词理据释义之例,但是它们毕竟是单纯词、合成词混杂一起,‘泥沙俱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解释合成词理据时,只是凭经验,就词论词,还远远没有提到理据学的高度认识之。”*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第305页。按,说古人的关于理据的研究“远远没有提到理据学的高度”虽然基本合乎事实,但也责之过甚。同时,说古人关于合成词的理据研究甚少,仅仅是“有所涉及合成词”,从明清俗语辞书的角度来说,则完全是与事实不符的。明清俗语辞书对于复合词的理据探讨多是从构成双音节合成词的重点语素出发解释合成词的构词理据。例如:

【酒保】《俚言解》卷一“酒保”条:“《后汉书》:颖川杜根为宜城山中酒家保。注:保,佣也。为人佣力可保信,故谓之保。韦昭云:保者,南方奴婢贱称也。又汲冢书称伊尹为酒保。是古有此语。”(p.15-16)

按,此处表面上列举了词的理据的两种说法,一是“保,佣也”,二是“南方奴婢贱称也”,但实际上还是一致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酒家作保佣也。可保信,故谓之保。”“保”即“庸”,受雇于人,故为贱称,后作“佣”,可同义连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方言》第三:“自关而东,陈、魏、宋、楚之间,保庸谓之甬。”“酒保”即受雇于酒店的伙计。《鹖冠子·天则》:“酒保先贵食者。”陆佃解:“酒保,货酒者也。”“酒”义简单,故《俚言解》释“酒保”一词中后一语素“保”的意义,从而说明“酒保”一词的理据。

【矮矬】《俚言解》卷一“矮矬”条:“躯干短小曰矮矬。《玉篇》:矬,七禾切。短也。一作遳。《唐书·王伾传》‘遳陋’,谓伾身遳短貌,丑陋也。《纲目》作‘王伾寝陋’,读如侵。《汉书》‘田蚡貌侵’,注:侵,短小也。”(p.18)

按,此处解释“矮矬”一词,“矮”义易晓而“矬”字不常见,故引《玉篇》述其义;又引其异体字“遳”。按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通俗文》:“侏儒曰矬。”《字汇·矢部》:“矬,身短。”“遳”本为徐行貌。《玉篇·辵部》:“遳,行皃。”亦有身短义,在这个意义上是“矬”的异体。另外,《俚言解》还同时探讨其同义词“寝”及其异形词“侵”。这是从构成双音节合成词的重点语素出发解释合成词的构词理据。

其三,批评流俗词源。关于流俗词源的界定颇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索绪尔说:“我们有时会歪曲形式和意义不大熟悉的词,而这种歪曲有时又得到惯用法的承认。这种主观的创造不管看起来怎么离奇,其实都不是偶然的。这是把难以索解的词同某种熟悉的东西加以联系,藉以做出近似的解释的尝试。”*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44页。国内学者张绍麒先生认为,“流俗词源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词源现象,这种现象是由语词内部形式的变异而引起的。”*张绍麒:《汉语流俗词源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第19页。明清俗语辞书在理据探讨的工作中除了对词的理据进行探讨之外,还对流俗词源的说法进行了批评。例如:

【沾天雨】《俚言解》卷一“沾天雨”条:“沾天雨,一曰征天雨。或以梅雨为征天,非也。自秋分后遇壬谓之进沾。其时多蒙密细雨,俗又呼狗毛雨。按《田家实录》:乡俗:以八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凡十日为詹家天,不论壬日也。谓詹氏曾以此月战斗旬日,能兴雾雨,死为神,有细雨之验。其说甚谬。田家五行:沾天雨忌栽种。”(p.4)

按,此条认为“沾天雨”的得名之由是“其时多蒙密细雨,俗又呼狗毛雨”。此说有据。按“沾”有粘附义,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晋潘岳《夏侯常侍诔》:“零露沾凝,劲风凄急。”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沾黏经汗席,飐闪尽油灯。”宋梅尧臣《陶者》诗:“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沾天雨”的特征是“多蒙密细雨”,雨细而密,犹如狗毛(故俗又名“狗毛雨”);又连日不尽,犹云沾在天上的雨,故名。此条除对“沾天雨”得名之由作探讨外,还对《田家实录》所探讨的“沾天雨”的理据“詹家天”之说(“詹氏曾以此月战斗旬日,能兴雾雨,死为神,有细雨之验”)作了批评。

【阳沟】《俚言解》卷一“阳沟”条:“宅舍开沟出水明显者谓之阳沟,小剅放水谓之阴沟。马缟《古今注》:‘长安御沟谓之杨沟,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乃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然缟言盖御沟耳,民家当称阳沟。”(p.9)

按,其说近是。但《俚言解》说“缟言盖御沟耳”,还不敢大胆批驳其说。按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七·羊沟鸡宗》:“《中华古今注》谓:‘羊喜抵触垣墙,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予以今人暗者为阴沟,则明者为阳沟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盖潜行地中者曰阴沟,则显行于地面者为阳沟矣。”可见“阳沟”是与“阴沟”相对而言的。

二、明清俗语辞书中词的理据探讨的角度

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的探讨形式不一,有从字义角度探讨的,有从语音角度探讨的,有从同源词角度探讨的,有从事物的形状、特性及文化等多个不同角度探讨的。

其一,从字义角度探讨词的理据。大多数汉字具有表义的特点,字义往往与词义是一致的。明清俗语辞书从字义角度探讨词的理据的例子不少,虽然有时其结论未必能成定论,但从探讨的角度上来说,还是值得肯定的。例如:

【厢房】【箱房】《俚言解》卷二“厢房箱房”条:“俗称堂厅左右厢室为厢房。古字作箱。《汉书·周昌传》:‘吕令侧耳东箱听。’又《晁错传》‘趋避东厢’师古注:‘王寝之东西室皆曰箱,言似箱箧之形也。’后世东厢西厢不作‘箱’字。《唐韵》:厢:廊庑。箱:注器物。至今千余年,二字不混用。或有书箱房者,群然笑矣。”(p.33)

按,“箱”可指正房两边的房子,后作“厢”。二者形异而义同。《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箱。”《汉书·周昌传》:“吕后侧耳于东箱听。”颜师古注:“正寝之东西室皆曰箱,言似箱箧之形。”箱、厢为古今字之关系。另外,《汉语大词典》“厢房”条首举清代《镜花缘》例,过晚。

其二,从语音角度探讨词的理据。词是音义的结合体,分析词的理据时尤其需要注意从音义关系角度进行研究。明清俗语辞书中从语音角度探讨词的理据主要是通过方言或音转关系的比较进行的;或提供材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例如:

【何】【阿】《俚言解》卷一“何”条:“跪伏尊贵前,应命而起曰‘何’,引声颇长,其音似‘阿’。《老子》曰:‘唯之与何,相去几何?’则‘何’为应声,其来久矣。林希逸《老子口义》‘何’作‘阿’,或云:‘何’与‘呵’通。《汉书》贾谊疏‘大谴大何’注:‘何,怒责也。即“莫敢谁何”之“何”。’则《老子》所谓‘唯’与‘何’,乃美恶相反之辞。”(p.25)

按,此述“何”义,从语音探其理据:“引声颇长,其音似‘阿’”。引《老子》“何”之异文作“阿”,证“何”、“阿”义通。(后又证“何”有怒责义,《老子》“何”又可理解为此义。)《汉语大词典》未收“何”之“应人声”义。(“谴责,呵斥”义《汉语大词典》已收。)

其三,从同源词角度探讨词的理据。同源词是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关于上古汉语同源词学界研究既多且深,然关于近代汉语同源词相关研究就较少了。明清俗语辞书有时注意从同源词角度探讨词的理据,值得重视。虽然辞书中未有此术语,但我们结合今天的研究,可以这样看待其中的相关研究。例如:

【吺誻】【撘】【氀毼】《俚言解》卷一“吺誻”条:“言语烦琐谓之吺誻,音兜答。《集韵》注:‘多言也。’又,行事缠绕曰撘,言其不断截也。夷人之服名氀毼,亦音兜答。《艺林伐山》:‘今人称性劣者为氀毼’,又云‘此语不可解’。余谓《艺林伐山》岂以音同而误邪?”(p.22)

按,吺誻、撘、氀毼,语音相同相近,意义相关,是一组同源词。“吺誻”是言语烦琐*“吺誻”又可写作“兜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打紧她公公难理会,不比等闲的,婆婆又兜答,人家又大,伯伯、姆姆,手下许多人,如何是好?”又可作“兜搭”,参曾良:《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兜搭”条,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28页。;“撘”是行事缠绕;“氀毼”是夷人之服,多装饰,佩件等(引申指人性劣)。均有繁多义。《艺林伐山》称“今人称性劣者为氀毼”,“不可解”,其实并非是“氀毼”误记而音同致误,而是未意识到词义引申。《汉语大词典》“吺誻”条:“多话;做事不爽利。”举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中下:“吺誻,音兜搭;多言也。又行事缠扰曰吺誻。”按,《里语征实》晚于《俚言解》,似袭自《俚言解》。《汉语大词典》举此例不当,当举《俚言解》例。

【菢】【抱】【伏】【哺】《土风录》卷六“哺鸡”条:“老母鸡抱鸡子曰哺鸡,业此者曰哺坊。按,当作‘菢’。《广韵》‘菢’注:‘鸟伏卵也。’通作‘抱’。 太白《求白鹇》诗序:‘葢是家鸡所伏’,是亦可云‘伏’。‘哺’则为口中嚼食以饲之。《姑苏志》载‘哺鸡笋’,所谓蔓延如鸡哺子也。”(p.243)

按,菢,《广韵·号韵》:“菢,鸟伏卵。”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八“抱卵”注引《通俗文》:“菢,鸡伏卵,北燕谓之菢,江东呼蓲。”抱,本为引取义。《说文·手部》:“捊,引取也。从手,孚声。抱,捊或从包。”通作“菢”。《说文·爪部》“孚,卵即孚也”段注:“凡伏卵曰抱,亦曰蓲。”《方言》第八:“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伏,音去声、扶富切时,亦为菢义。上引工具书用法中均以“伏”释义,亦可证。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乌伏”注:“今江北谓伏卵为菢,江南曰伛。”《广韵·宥韵》:“伏,鸟菢子。”哺,《说文·口语》:“哺,哺咀也。”段注:“凡含物以饲曰哺。”指“哺鸡”之义,为通假或记音字。由此可见,“菢”、“抱”、“伏”、“哺”(包括我们引出的“伛”、“蓲”)为一组同源词。从文字角度来说,则“菢”为本字,“伏”是变声以别义,“伛”、“蓲”为因方言音转所记之字,“抱”、“哺”则为通假字。《土风录》引出一组同源词,并考证通俗所谓“哺鸡”之“哺”“当作‘菢’”,即“哺鸡”、“哺坊”的词源应为“菢”,是非常正确的。不过,认为“哺鸡笋”,“所谓蔓延如鸡哺子也”则不一定,因还可以有其他理解。

其四,从事物的属性即形状、特性及文化特征等角度探讨词的理据。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的探讨,往往从事物各种不同的属性出发寻求理据,即通过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特性及文化特征等角度进行探求。从这些角度探求词的理据,古人较为注意。笔者曾经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研究史略》一书举过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曾昭聪:《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研究史略》,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下面看明清俗语辞书中的几个例子:

【大箍围】【小箍围】《土风录》卷六“箍桶”条:“以篾束物曰箍。音‘孤’。见《异字苑》(《广韵》引之)。《朱子语类》:大慈寺有箍桶者,精于《易》。程明道兄弟就质所疑,酬应如响。(《临淮新语》: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村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江水也。)”(p.245)

按,《广东新语》卷二“大小箍围”条:“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江水也。”*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8页。《土风录》所称《临淮新语》实即此书。屈大均是广东番禺人,其著作于乾隆三十九年遭焚毁。称《临淮新语》当为避文字狱。未明言为何以“箍”名之。《土风录》“以篾束物曰箍”配以“四环皆江水”,则知“大箍围”、“小箍围”地名得名之由:江水环绕,如篾之箍桶。今已用同音俗书作“大谷围”、“小谷围”。

【白蚂蚁】《土风录》卷七“白蚂蚁”条:“惯说合成交者曰白蚂蚁。案,此蚁出粤中,能入箱箧食银,遗矢雪白,溶化犹可成银。以此种人善赚银钱,故以名之。”(p.252-253)

按,此据白蚂蚁“入箱箧食银,遗矢雪白”之特性,探讨该词指称“善赚银钱”的“惯说合成交者”的理据。当然,除此之外,但尚另有一说:清龚炜《巢林笔谈·瘦马家和白蚂蚁》:“郡人有收取妇女涂饰卖人作婢妾者,谓之瘦马家,盖以娇养得名。居间谓之白蚂蚁,言其无不栖也。”*此据《汉语大词典》转引。但《汉语大词典》于此例“妇女”后施顿号,不妥。又将此例置于释义之后、《土风录》例之前,亦不妥。此例所探理据是“言其无不栖也”,即白蚂蚁分布广的特性,与《土风录》所探理据并不相同。

三、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探讨的不足

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探讨尽管成绩较大,但仍有其不足,一是存在一些缺失;二是还有一些理据探讨有结论存疑的情况。

其一,所论理据不确者。理据的研究是一项艰深的工作,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探讨所论理据不确者,例如:

【鼻头】《土风录》卷八“鼻头”条:“诋仆隶曰鼻头。(鼻,讹作别音。)《余氏辨林》以为当是胡语:契丹骂汉儿作十里鼻,犹言奴仆也。或云妆门面,或云猪鼻,善掘地,取生事之义。皆臆说。案,《复社纪略》:张南郭(采)以八字头像人鼻孔,恶之。是时奴仆横行,人以为反在主上。吴中读嘴如主音,因借鼻以号奴,故恶之云云。然则鼻头之说自是吾俗方言,非匈奴十里鼻之谓。”(p.261)

按,《土风录》关于“鼻头”的理据探讨有误。要探讨该词的理据,就要联系另一个词“伻价”进行解释。《世事通考》有“伻价”一词,列人物类,无释义。《汉语大词典》未收“伻价”。“伻”,《广韵》普耕切,滂母耕韵,音bēng。可指使者。《书·洛诰》:“伻来,以图及献卜。”孔传:“遣使以所卜地图及献所卜吉兆来告成王。”引申可指仆人。宋沈遘《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指“使者”与指“仆人”分别为《汉语大词典》义项二与义项三)。“价”,指仆人,本字当为“介”。“介”可指传宾主之言的人。《礼记·聘义》:“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引申指仆人或役使之人。因指人,故后起字加“亻”变成“价”。《汉语大词典》“价1”(jiè)义项二:“旧称被派遣传递信息或供役使的人。”此“价”不可与“價”相混。《汉语大词典》收有“~价”、“~介”类词,前者有“尊价”(尊介)、“小价”(仆人;对己仆的谦称)、“盛价”(对别人仆役的尊称)、“走价”(走介)、“贵价”(旧称对方仆从、来使的敬语)、“遣价”(谓差遣仆人)、“陪价”(随从人员)等七个词;后者如“尊介”(旧称他人之仆)、“小介”(义项二:“同‘小价’”)、“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盛介”(同“盛价”)、“走介”(亦作“走价”,义项一:供奔走的仆伇、小使)等。其词义均与“仆人或役使之人”有关。*顾之川已论及明代汉语中的尊称与谦称,如“盛价”是尊称,“小价”是谦称。见顾之川:《明代汉语词汇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9-260页;又,罗国强:《明代汉语新词语初探》“尊价”条,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31页。“伻”、“价”均可指仆人或役使之人,二者同义连用,故“伻价”亦得有此义。*另一说以为“伻”当为“嬖”之同音俗写(“嬖”为帮母霁韵,二字声母相近)。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目下一言为定”条:“古称奴仆曰嬖,后人隐嬖为鼻。久之耳熟。又作替身语曰眼下,愈避讳,愈显露矣。”参见顾之川:《明代汉语词汇研究》,第35-36页。明清有“伻头”一词,例如徐复祚《红梨记》:“我伻头,昨日还是小娘身边烧汤的龟子,今日做了状元家打站的鼻头。”《歧路灯》第十五回:“到第二日早晨,只见一个伻头拿着一个拜匣,到铺门前。”“伻头”之“头”是后缀,“伻头”义同“伻价”。“鼻头”,是吴方言“伻头”的音转形式,《土风录》仅从字面探讨其得名之由,欠妥。

【邋遢】《土风录》卷八“邋遢”条:“《广韵》二十八盍‘遢’注:‘邋遢,不谨事也。’俗谓不洁净曰邋遢。宋太祖《咏日》诗:‘欲出未出光辢阘’。又作辢阘。”(p.263)*又《汉语大词典》“辣挞”条:“光焰貌。宋陈郁《话腴》:‘艺祖微时《日诗》云: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一本作‘辢挞’。”按,“辣”、“辢”是异体字,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另一字作“挞”,与《土风录》不同。

按,“欲出未出光辢阘”之“辢阘”与“邋遢”二者虽语音相同,但词义并不相同。据《汉语大词典》,“辢阘”是“光焰貌”,非不洁之义。《土风录》是错误地进行音近义通的联系而未对文献仔细考察的结果。

其二,所论理据存疑者。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探讨,有的是径表己说,有的是列诸说而述己见,有的则是驳他人之说然后再立己说。但也有一些地方虽列诸说而未表己见,即对数种理据之观点未加评判。例如:

【黄堂】《俚言解》卷二“黄堂”条:“世传:黄堂,即吴兴厅事,春申君子假君之殿。后太守居之,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今天下郡堂名黄堂始此。或云:以黄歇姓名堂。或云:二说皆非,古者太守所居黄堂,犹三公之黄阁也。《缃素杂记》:天子曰黄闼,三公曰黄阁,给事舍人曰黄扉,太守曰黄堂。”(p.34)

按,黄堂指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宋范成大《吴郡志·官宇》:“黄堂,《郡国志》:在鸡陂之侧,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俚言解》于此又添二说。其中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卷一“黄堂”条较有说服力:“天子曰黄闼,三公曰黄阁,给事舍人曰黄扉,太守曰黄堂。凡天子禁门曰黄闼,以中人主之,故号曰黄门令,秦汉有给事黄门之职是也。天子之与三公,礼秩相亚,故黄其阁以示谦。《汉旧仪》云:丞相听事门曰黄阁。”《俚言解》列举关于理据的几种说法而未下定论。

【王八】《土风录》卷八“王八”条:“骂人曰王八。案,《五代史》记:王建少无赖,为盗,里人谓之贼王八。以其行八也。俗又转为王霸,以为乌龟之别名,误矣。一云王为忘之讹,言其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者俱忘也。或云黄巢兄弟八人皆无行,贩私盐为生。故詈人曰黄八,音转为霸。”(p.261)

按,此处批评“俗又转为王霸,以为乌龟之别名”为误,然列三个理据而无定论:其一,“王建少无赖为盗,里人谓之贼王八。以其行八也。俗又转为王霸”。其二,“王为忘之讹,言其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者俱忘也”。其三,“黄巢兄弟八人皆无行,贩私盐为生。故詈人曰黄八,音转为霸”。明清俗语辞书中相关论述又如翟灏《通俗编》卷十一《品目》“王八”条:“《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七修类稿》:‘今詈人曰王八,或云忘八之讹。言忘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不然也。”(p.239)虽说“不然也”,但他是否认后一说还是两说都否认,未说清楚,恐也是未能下一定论。当然,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学界仍有争议。例如杨琳认为,“王八”作为詈语起自元代,写作“忘八”,为“无耻”的婉转戏谑说法。“忘八”写作“王八”,属不明语源的讹转。*杨琳:《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夏之卷。陈卫恒则认为“王八”本为行第称谓,迟至宋代依然如此;后来它被借用作本已在江浙方言作为詈词流行的“鸭”之切口,兼指物、人,在江湖通用;后渐入官话,因意义相类而转指鳖龟之类,亦兼指物、人,成为通语詈词。*陈卫恒:《从文献资料看詈语“王八”的形成过程——兼与杨琳先生商榷》,《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冬之卷。

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词的理据研究的内容颇多,值得学界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学界尤其是汉语词汇研究、训诂研究、辞书研究者重视明清俗语辞书中的相关内容,从其具体词目、释义与书证出发总结古人关于词的理据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研究方法与特点,进一步推进词的理据研究。

[责任编辑:诚 钧]

On Features, Perspectives and Deficiencies of Study of the Semantic Motivation in Slang Dictionari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ENG Zhao-cong, XIE Xiao-hui

(Collegeofliberalarts,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

The semantic motivation explai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nguistic symbol and its meaning. There were many studies on the semantic motivation in the slang dictiona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cerning about the sociality of words, analyzing the motivation of compound words and criticizing the folk etymologies. These studies are from different angels such as meanings of characters, speech sounds, cognates and attributes, and their deficiencies lie in incompleteness and doubts.

slang dictionari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emantic motivation; study

2014-04-30

曾昭聪(1969- ),湖南省洞口县人,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训诂研究;谢晓晖(1971- ),女,湖南省邵阳市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09BYY048)

H 039

A

1002-3194(2015)01-0103-08

猜你喜欢
理据辞书俗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劝学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客家俗语巧诵读
数字俗语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中国辞书学会第五届领导成员名单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