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观察

2015-05-02 00:53陈景状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西医疼痛

陈景状

(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24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观察

陈景状

(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244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口服阿昔洛韦并补充维生素;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如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等,并外敷醋调京制牛黄解毒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皮肤不适症状,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

中医将带状疱疹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其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具有一定传染性,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患者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其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时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活,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进而产生带状疱疹[1-3]。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2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17~64岁,平均(36.5±19.4)岁;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4例,年龄15~63 岁,平均(37.6±18.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200mg,5次/日;口服维生素B110mg,3次/日;肌内注射维生素B120.1mg,1次/日。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并外敷醋调京制牛黄解毒片,1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随时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等。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带状疱疹基本愈合>95%;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带状疱疹结痂80%~95%;好转:疼痛有所减轻,带状疱疹结痂50%~80%;无效:疼痛没有减轻,带状疱疹结痂<50% 。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安全性观察

观察组患者有1例(3.6%)发生不良反应,为恶心;对照组患者有2例(7.1%)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恶心1 例,头晕1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比较 (±s,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带状疱疹又称为急性带状疱疹(AHZ),中医称之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皮肤顽疾,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传统西医治疗带状疱疹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以及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药物[5]。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西医治疗难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轻不良反应[6]。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西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皮肤不适症状,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祝玲玲.带状疱疹治疗30 例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22.

[2] 李建,樊惠兰.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概述[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8):570-573.

[3] 杨海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2): 325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5] 潘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90-1691.

[6] 王一飞,张明.带状疱疹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5,26(10):76-78.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11-02

陈景状(1984-),男,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学。

R2-031;R752.1+2

A

1673-2197(2015)04-0110-01

10.11954/ytctyy.201504057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西医疼痛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