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桥
(彭州市中医医院 内科,四川 彭州611930)
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
黄正桥
(彭州市中医医院 内科,四川 彭州61193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胃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幽门螺旋杆菌;中医辨证;胃炎
幽门螺杆菌胃炎为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由于病程长、发病率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一般[1]。该病属于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近年来,研究发现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且缺乏有效根除Hp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胶体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配合二、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但短期使用根除率低,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不良反应较大,易产生耐药性及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胃炎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脾胃亏损,中气不足,标实多为外邪侵袭或寒、湿、痰、热等互结,导致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渐见脘腹痞闷、纳呆食少、呃逆便溏等脾胃失调之象。本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50例,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菌再生,减轻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2.5±0.3)岁;病程3~20个月,平均病程(12.1±0.5)个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天2次,每次1g;克拉霉素分散片,每天2次,每次0.5g;同时,在早饭和晚饭前,服用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次40mg。服用2周后,停止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早上空腹口服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
1.2.2 实验组 患者采用中医方式治疗,同时配合健康教育等辅助疗法。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注意饮食清洁,自觉使用公筷和进行分餐制。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和中医体质辨识方法,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可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辨证为脾胃气虚型,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辨证为脾气虚兼肝胃不和型,则在参苓白术散中加入香附12g、橘红12g、旋复花10g等配合治疗;辨证为肝郁化火型,则可选用丹栀逍遥丸加减治疗;明显泛酸者,可加乌贼骨10g、煅瓦楞30g。每天服用1剂,每剂煎250mL,分2次服用,持续服用1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经胃镜检查黏膜正常,炎症消失;显效:患者经过胃镜检查黏膜损伤有所有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经过胃镜检查黏膜没有改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经治疗,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4.0%;实验组,痊愈5例,显效3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理论认为该病主要由于中气受伤、邪、毒、湿、热、寒相互作用,导致患者胃络瘀阻、升降失常。患者本身体质表现为脾胃不足,受到外界风寒湿入侵后,易患胃炎[3]。临床通常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西药治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害,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多因正气不足、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从而引发各种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效果明显。若患者表现为胃脘胀痛、攻撑两胁、嗳气冒酸,常由压力过大、生气上火等情志因素诱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属肝气犯胃所致;若患者表现为胃痛灼热、烦躁易怒、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则为肝郁化火、肝胃郁热;若患者表现为隐隐作痛、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缓无力等,则为脾胃虚弱胃痛。
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粪便和污水中,中医认为饮食不清洁均会导致胃炎症状,出现饱胀、反酸、胃脘痛等临床症状。患者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会出现肝气犯胃、肝气郁结、情志不畅等情况。近年来,幽门螺杆菌耐药比例逐年增高,而清热、养阴、行气、益气类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杀效果确切,如黄连、大黄、虎杖、党参、厚朴、田七、元胡、麦冬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治则为辛开苦降[3]。中药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改善胃黏膜血流量、增强胃黏膜保护等作用。吗叮琳、西沙比利等胃肠动力药有助于促进胃动力和调整肠胃括约肌作用,但长期服用效果较差,体虚患者还会出现头晕、腹泻等副作用,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4]。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胃炎情况,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永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4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12):52-53.
[2] 胡伏莲.多中心临床观察荆花胃康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疗效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10):45-46.
[3] 常城,朱尤庆.中药治疗慢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9,19(7):574.
[5] 张庆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9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6):36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0-30
黄正桥(1977-),男,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科疾病。
R259
A
1673-2197(2015)04-0095-01
10.11954/ytctyy.20150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