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超磊,贺 敏,高子平
(四川省中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贾超磊,贺 敏,高子平
(四川省中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目的:通过检索获取数据库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文献,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文献数据库。结果:共纳入文献64篇,涉及用药275味,共3 018次。其中药物次数超过50次的有10味,共736次;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主要以清热解毒、调气血、和阴阳、活血化瘀为主。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累及多个脏器、系统。西医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的,主要涉及遗传、感染、性激素、环境等因素。现代医学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疗效均不满意,且出现许多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其特色及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国内主要文献系统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文献进行总结,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用药规律,以供临床用药之参考。
1.1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所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共收录符合要求的文献64篇。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使用了中药的各种相关文献,包括名医经验、病历报告、病例分析、临床对照试验等。各文献必须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排除综述性文献、一稿多发或内容大致相同的文献及仅对某一证型进行详细证候分析的文献。
1.3 建立数据库
将每首方剂中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2003,以中药功效分类建立数据库。
1.4 药名规范
对文献中同一味中药不同名称者及中药的分类,依照《中药学》[1]予以规范。如“淮山”统一为“山药”,“杞果”统一为“枸杞子”等。
2.1 用药频率统计分析
所收集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共用药275味,使用药物频次共3018次。表1列出了频率使用较高的前30味中药,使用频次超过50的主要有生地黄、牡丹皮、甘草、赤芍、茯苓、丹参、黄芪、当归、白术、玄参。
表1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30味中药用药频次
2.2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归类分析
按照中药学功效分类使用频数、使用频率及代表药物的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275味中药功效分类使用频数和使用频率
2.3 清热药及补虚药具体使用次数及频率分析
清热药及补虚药具体使用次数及频率分析见表3。
通过中药统计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因本病主要病机多因禀赋不足,或七情内伤,或劳累过度,以致阴阳失衡,气血失和,经络受阻。先天不足,肾阴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且贯穿疾病始终,在此基础上热(火)毒蕴于血分,瘀热互结,渐至阴阳失调、五脏俱损[2]。在治则上以清热解毒治其标,以调气血,和阴阳,活血化瘀,通络治其本。
表3 清热药及补虚药具体使用次数及频率分析
结合中药统计结果,认为在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①本虚标实,当标本兼治,祛邪与补虚并用。多数学者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本虚标实之证。徐宜厚[3]认为本病是本虚标实,尤以脏腑虚损为本,且以脾肾两虚为主。脏腑失调是其内因,外邪则是致病条件。周信有[4]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本虚标实之证,是人体在正气不足,主要是肾、脾亏虚的基础上,感受风、湿之邪而发病。其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营卫不和,提出治疗本病应标本同治、攻补兼施、病证结合。故在治疗上当标本兼治,注意“扶正”与“祛邪”兼顾,在应用祛邪药物的同时辨证选用补虚的药物,使正气恢复,驱邪外出而病愈。②阴虚为本。邓兆智[5]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为本,毒热为标。临床所见绝大多数患者亦以阴虚内热证候表现为主,故治疗上以养阴、清热治法贯彻始终。养阴之法因症状表现的不同,而以滋肝肾之阴为主,或养肺胃之阴为主。郝平生[6]认为本病本虚在先,标实在后,因素体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肾阴亏虚,此为虚之本。肾阴亏虚为本,热毒瘀阻为标。故在治疗本病时培补肝肾为重要的法则。③分期论治。艾儒棣[7]治疗本病分为早、中、后三期论治。早期主要分为风寒痹证、热毒炽盛证,中期以阴虚内热多见,后期病情复杂,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④辨证施治,重点选药。据以上中药统计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辨证选药应有重点,清热药常选生地、丹皮、赤芍、玄参;补虚药常选甘草、黄芪、当归、白术;利水渗湿药常选茯苓、泽泻、车前子、虎杖;活血化瘀药常选丹参、鸡血藤、川芎、益母草;祛风湿药常选威灵仙、雷公藤、桑寄生;温里药常选附子、肉桂、干姜。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 杨利,戴忠俊.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规律初探[J].中医药研究, 2000, 16 (6): 10-11.
[3] 刘长清.徐宜厚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中医杂志,2000,41(8):463-465.
[4] 薛萌举.周信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7,2(1):21-22.
[5] 刘孟渊.邓兆智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11):55-57.
[6] 郝平生.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体会[J].江苏中医药,2010,42(5):28-29.
[7] 陈会茹,李振洁.艾儒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03,38(2):51-52.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9-29
贾超磊(1988-),男,四川省中医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皮肤外科。
R593
A
1673-2197(2015)04-0062-02
10.11954/ytctyy.2015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