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2015-04-30 12:24:53刘爱玲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祖先崇拜

摘 要:《冯谖客孟尝君》是各种古代汉语教材收录的文选篇目,文中“立宗庙于薛”的内容渗透了我国古代的祖先崇拜文化,不了解这一文化现象就无法深入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为了能更深入理解这一部分文言文的内容,本文就结合《冯谖客孟尝君》简要介绍一下祖先崇拜文化的起源、形式及目的。

关键词:祖先崇拜;《冯谖客孟尝君》;宗庙祭祀

《冯谖客孟尝君》是古代汉语教材选入的文选篇目,节选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收债市义”“游说诸侯”“薛地立宗庙”三个事件依次展开。在阅读这篇文选时,对叙述前两个事件的内容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在阅读理解第三个事件的叙述段落时,虽然弄清楚了原文每个字、词、句的意义,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仍然是一知半解,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对这一部分涉及到的祖先崇拜文化不了解。“谢孟尝君曰:‘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要透彻地理解原文中这两段话的意义,就要了解我国的祖先崇拜

文化。

一、祖先崇拜的起源

祖先崇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最初的祖先崇拜是始于原始人对同族逝者的追思和怀念。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穩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了表达这种观念的祭拜、祈求祖宗亡灵降福的活动,这样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

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灵魂观念。他们认为,祖先死后,灵魂并不会随之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另外一个空间内存在,而且祖先的灵魂具有一种超乎现实的强大神秘的力量,可以降福于子孙,也可以降祸于子孙,以此来进行奖励或惩戒。

《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开罪于君。”这句言语说辞是齐王向孟尝君致歉的话,其中“宗庙”一词代指“祖先”。齐王把自己解聘孟尝君带来的后果首先归因于“受到了祖先降下来的灾祸的惩罚”。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的祖先的崇拜和敬畏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人们认为祖先为了惩诫后人会降下各种灾难祸患,也正是有了祖先崇拜的文化观念,人们才把现实中的遇到祸患磨难归因于祖先的警示。

这种祖先崇拜观念,也一直影响着后代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崇拜对象,即对祖先的崇拜重于对其他天神的崇拜。

二、祖先崇拜的形式

宗庙祭祀是古人祖先崇拜的主要形式。通过宗庙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追思之情,祈求祖先神灵的庇佑,宗庙祭祀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反映。

宗庙,《释名》曰:“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古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还在,如果灵魂没有寄居的场所,便无所归依,宗庙正是为祖先灵魂寄居所建的场所。西周至春秋时期,宗庙制度已经形成,这以后宗庙成了贵族祭祀祖先的场所,而平民百姓只在自己的家中祭祀祖先。

春秋以后,贵族们立国建邦,营建宫室,首先要建立宗庙。《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可见,建立宗庙是古代贵族们的头等大事,宗庙除了是他们精神的寄托,还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个卿大夫如果被允许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宗庙,就等同巩固了他的地位。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给孟尝君谋划出了“立宗庙于薛”的安身立命妙计,从而确保了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

古人在宗庙举行祭祀仪式时,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和礼制。其中祭品和祭器的选择是非常讲究和重要的。祭祀先祖,就是把人间美味拿出来,邀请先祖享用,祭品的选择体现者的祭祀者的心意和虔诚。于是祭品是整个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祭祀活动产生之初,祭品的种类繁杂的,以祭牲为主,包括牛、羊、豕、兔、犬、马、虎、兕、鹿、鸡等祭牲。此外,还有少数的贝、玉、谷物等其他物品。但到了周代,祭品的种类减少,牲类祭品主要限于牛、羊、豕三类,牲类祭品是祭祀中的必备食物,除了祭牲,还有酒、蔬菜、谷物等祭品。我们这里提到的祭品,指的就是祭祀中供奉给先祖的食物,当然祭祀对象、级别的不同,祭品的选择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

祭品要在祭祀中盛装、摆放就离不开器皿的选用,这就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祭祀中祭器。祭器除了用来盛装祭祀食物,还有专门用作装饰或镇魔的。其中,盛食器的材质具有多样性,有陶制的、竹木制的、藤制的,也有金属制和玉制的,其他祭器以玉器和铜器最为常见。这些祭器有的是专门为祭祀而制作的,这些祭器大多放置在宗庙祭祀场所,他们既是世人祭祀事使用的器物,也是先祖神灵的生活用器。因此,这些祭器被世人赋予了更加神圣的色彩,甚至成为国家政权和个人地位的象征。“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礼记·曲礼下》)祭器不能随便逾迁出境。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要把祭器寄放在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同的人那里。而且“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礼记·曲礼下》)就是基于经济地位来确定祭器的有无的,只有大夫以上社会地位的人才有能力来准备祭器。可见,祭器在宗庙祭祀活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冯谖客孟尝君》中“愿请先王之祭器”是冯谖给孟尝君谋划计策,让孟尝君请求齐王送他一件祭祀先王的祭器,因为祭器不但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器物,还是君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孟尝君手中有先王的祭器,就等于为自己在齐国的地位找到保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宗庙祭祀的祭器在一个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神圣的国宝。

三、祖先崇拜的目的

祖先崇拜源于古人的宗教信仰和宗族观念,最初是为了怀缅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畏,祈求祖先能降福世人,使后世子孙能趋吉避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祖先崇拜的功利性渐趋凸显。上层的统治阶级通过祖先崇拜来加强宗族血亲之间的关系,进而巩固家族制的政治体制稳固性,保证政治体制的顺畅运行。此外,统治阶级通过祖先崇拜来进一步宣扬祖先的旧制和典制,并且用先王的言论来约束官吏及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以此来抑制封禁社会的各种历史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政治体制的平稳运行。

文选《冯谖客孟尝君》中,为了返聘孟尝君,齐湣王在信中说道“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在这段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齐王主要是借助先祖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并以此来说服孟尝君重回齐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诸侯国的政治事务中,祖先崇拜文化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保证政治体制的平稳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祖先崇拜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古代宗庙大量的建立,宗庙祭祀活动日趋制度化。祖先崇拜文化不但与当时的政治活动紧密相连,而且也一直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祭祖活动。通过上述对我国祖先崇拜文化的简要介绍,我们也能更深刻理解《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言文中“薛地立宗庙”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晁福林.试论春秋时期的祖先崇拜.陕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2]杜西宙.祭祀文化概.衡水师专学报,1999.1.

[3]王易萍.论中国古代宗庙祭祀之礼.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余和详.论宗庙祭祀及其文化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作者简介:刘爱玲(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猜你喜欢
祖先崇拜
论苗汉文学中祖先崇拜之异同——以《亚鲁王》和《你在高原》为例
夏商时期神权理论中的政治内涵
陕西文学作品中的风水文化与丧葬习俗研究
文学教育(2018年9期)2018-09-10 10:25:22
从彝族的祭祖仪式看彝族的祖灵信仰
智富时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服饰八角形纹样
艺海(2018年4期)2018-06-06 16:26:58
浅论《密洛陀古歌》中的原始信仰
北方文学(2017年21期)2017-08-01 16:26:28
7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年俗变迁及其原因浅谈
浅谈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原始宗教印迹
黑龙江史志(2014年9期)2014-11-25 16:56:34
寻找民间的“金枝”
竹葵村黎族祭祀与祖先崇拜探析
学理论·下(2010年11期)2010-12-21 0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