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述货
【摘 要】在这个网络科技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乃至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目标发生了重要变化,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成为了语文改革新视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语文是基础教育基础学科,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这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操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朱自清的《春》,他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幅清新、多姿、生机盎然的春景图。笔者在执教《春》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春天美景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相机地要求学生说说看画面的感受,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和妙诗词,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为下一步教学中的美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受到熏陶与感染,惊叹于大自然的无雕琢的美,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以其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其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
二、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了综合性学习教学
(1)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问题化。例如,在学习了蒲松龄的《狼》以后,开展关于“狼”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时,将学习内容化为若干个问题进行探索,引发了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热情。
(2)通过信息技术,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研究化。例如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课时,将《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西湖游记》等有关写景类散文进行汇编整理,供学习探究分析。
(3)通过信息技术,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网络化。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探究,切实开展关于月亮的科学与人文的探究活动。
三、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了阅读教学
(1)拓展阅读内容,培养信息技术素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用于阅读教学适合信息时代对阅读的要求。利用网络优势对阅读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补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等,既能让学生在充分涉猎的基础上自主学習,也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创设阅读情境,激励主动学习。语文教学除了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还应相机地引导学生阅读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文章、诗句等,而部分内容因教学目标的制订,又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鉴于部分学生家里买了电脑,另外学校已建立起宽带网络教室,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和进行课外阅读。如教授巴金的《理想》和朱自清的《背影》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上网搜索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搜索朱自清的《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以便学生加深对两位现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四、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了作文教学
(1)创设情境,为写作教学创建理想的环境。如指导学生写作《初中生活二、三事》时,将摄录的拔河比赛和劳动基地劳动竞赛情况进行播放,录像显示的沸腾场面一下子叩动了学生的心弦。慢放比赛高潮阶段,启示学生捕捉精彩的细节,学生情绪得以充分调动,情动而辞发,写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2)观察训练,激发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评议批改,全面提高作文效率。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持续的写作实践基础上,而且重在修改。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提倡一篇作文多个学习者共同参与修改、协作修改的修改模式,教师重在选择典型作文重点改,同时组织学习交流评改效果。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步入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操作,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从而极大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教育研究》,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