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伟
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这就是所谓的“生成”。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既定的轨道运行,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是当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比预定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让动态生成变得有效呢?
一、引申归谬
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感受时,一位学生说:“我很敬佩白骨精。虽然她两次都没有把孙悟空赶走,但她都没有泄气。”此时,老师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等该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完后,反问道:“白骨精不泄气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呢?”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白骨精越不泄气,干的坏事就越多,不好意思地笑了。
由于受到儿童思维局限性的制约,学生只考虑到了白骨精的行为表象,而没有顾及行为的后果,这种对白骨精“不泄气”的感悟显然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而给予不恰当的赏识,也没有因其不正确而大加挞伐,而是用“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激发学生引申思考。让学生通过对白骨精不泄气不良“后果”的认识,自悟观点的“荒谬”,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澄清了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正确的方向,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二、巧借“外援”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老翁遇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什么错误,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面对学生“自由发挥”的答案,老师没有马上加以评判,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事先准备好的柳宗元生平简介。当学生读完柳宗元生平简介后,对课文有了新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诗人是在借“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果从学生已有的人生阅历来看,学生一开始的感悟无疑是独到的,而且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江雪》这样一首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思想情感的诗篇来说,这样的感悟无疑是浅薄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而且应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回归文本
教学《景阳冈》一课,学生讀到武松打死老虎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店家,武松打死老虎立了功,他所得到赏银的一半应该分给我,因为我的18碗老酒功不可没。”面对这样出乎意料的“独特体验”,教师请学生再次回到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关店家的描写。学生很快就找到不少相关信息。“店家筛酒,只筛3碗,怕客官喝醉。”“武松喝了18碗酒后出了店门,店家叫他回来看景阳冈上有虎伤人的官司榜文。”有了这些,学生很快就感悟到:“从这些描写中,我感受到店家非常注意顾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很有职业道德。”这个感悟与要分一半赏钱的感悟相比,思想境界上明显高出许多。
由此,如果学生由于未能全面把握课文的有关内容而生成不正确的感悟,老师应该果断地让学生回归文本,通过文本细读,把握文本的相关信息,在正确理解词句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从偏狭、肤浅走向对课文的全面深刻理解。
四、顺水推舟
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其中第二小节是这样的,“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他的孩子找吃的。他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不料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课文大相径庭。有的说:“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的树枝上,干吗不到窝里去喂小乌鸦,偏要等狐狸来骗他?”有的说:“这时窝里的小乌鸦肯定会呱呱大叫,急着要妈妈喂食,乌鸦妈妈怎么会有心思去跟狐狸聊天?”显然,这是老师在备课时预设不到的情况。一个何不让大家来改课文的念头产生了,便顺水推舟说:“大家说得有点道理,课文是人写的,如果不妥当,当然也可以修改。你们觉得怎样改才合理?”于是,孩子们更来劲了,多数意见认为,可以改成“乌鸦飞累了,停歇在半路的一棵树上,心里很高兴。一只狐狸跑过来……”
教材不是神圣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作为一则寓言来说,《狐狸和乌鸦》虽然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也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合乎“常理”。从教学现场来看,学生所言凿凿,合情合理,面对这样的“意外”,老师一方面要尊重文本,同时也要勇于超越文本,凭借自己良好的语言积累,作出妥善的判断,顺着学生的思路为教材提出合适的修改意见,而没有必要为维护所谓的“权威”,而抹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青青.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之浅思.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56~59
[2]杨九俊.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