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伦
【摘 要】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做好古诗教学是每个语文工作者的重大任务。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詩文思想感情升华的结局。正因如此导致了很多学生觉得古诗词就这么几十个字,信息量太少,不屑一学,最终直接导致了该教学以失败而落下帷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想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教师作为一个“引路人”,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朗读中感悟,并拓展文本,放飞想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这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特生命体闪耀着人文美的光辉。
1 图文结合,直观把握
古诗的作者都善于观察生活,并将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进行意象化的表现,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结合教材中色彩鲜艳的插图,让学生对古诗有感性认识,对图画有审美意识,使他们体会到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诗中的世界,领悟诗中深意。直观的画面欣赏、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笔者直接呈现送别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让学生领悟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一碧千里,烟波浩淼,江面一叶扁舟,扬帆东去。黄鹤楼上,李白目送小舟向水天相接的地方逝去,而孟浩然就在这小舟上……可见诗人思念之切。于是,喟然长叹“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2 领悟意境,产生共鸣
诗歌语言凝练,内涵较深,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徜徉、感悟。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诗文思想感情升华的结局。编入教材的古诗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封建专制和邪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作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意境,使之产生共鸣,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
3 揣摩手法,赏析技巧
诗人描写事物时,采用了白描、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字更添魅力,使古诗更增韵味。这些诗句若能细细品味,学生必定能为作者超凡脱俗的观察力、想象力而折服,自然也就激发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我国的古诗词是最讲究语句的凝练、用词的精准、词语的省略及其句子间的押韵。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量少,心智还不成熟,学习这些古诗词对其难度较大,尤其是对古诗词中蕴含意境等形象的理解也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自身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逐个弄清楚字词的含义并将其翻译成浅显易懂的现代汉语,增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4 借助想象,驰骋文字
想象指的是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表象进行再次的加工创造而产生的全新形象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诗海中徜徉。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学生披文入情,让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一,古诗词语凝练,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在进行诗句的阅读理解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将诗句中描绘的场景反映在脑海中。如“遥看瀑布挂前川”,教师要紧扣“挂”这一动词,通过给学生看瀑布的图像,让学生在脑海中展开丰富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领略到瀑布的雄伟气势。
第二,古诗是诗人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往往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教师在进行古诗的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借助诗人在诗句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的诗情画意。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为学生放映具体的瀑布下落视频以及反复的吟诵朗读,让学生理解到大自然独特的美景,并借此教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丰富联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第三,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一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亲身的观察体验,说说春风轻拂的美景,品味其中的无穷之意。
总之,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说、想、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的能力。古诗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在教学中巧妙与其他学科整合,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