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视角下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

2015-04-30 07:23徐真刘维龙
软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游戏学习动机

徐真 刘维龙

摘要摘要:近年来,电子游戏备受小学生青睐,人们在担心游戏会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在思索着游戏深受他们喜爱的内在原因,并尝试将游戏的一些积极因素适当地引入到学习中,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小学生为对象,从教育游戏的特征出发,发掘其对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对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关键词:教育游戏;学习动机;教育游戏设计

DOIDOI:10.11907/rjdk.1431033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4017803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游戏已成为青少年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之一,这使得自主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其中,而将学习抛诸脑后。人们在为此感到担忧的同时,也开始深思游戏能够吸引孩子们兴趣的真正内因。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游戏中的一些可取特征迁移到教学中,为小学生创设游戏性的学习方式——教育游戏,让他们也像迷恋游戏那样迷恋学习[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教育和游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教育包含游戏成分,游戏能够帮助教育”[2]。如果将游戏很好地引入小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丰富课堂,活跃氛围,轻松解决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使学生乐意投入到学习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1概念界定

1.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产生依赖于两类因素——需要和诱因[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学习、学生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愿意学习的原因[4]。由概念可知,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能够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激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维持注意状态和兴趣水平[5]。学习动机既可以来源于内部需要,也可以由外部诱因产生。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乐趣越多,就会表现得越积极主动,其学习动机也越明显。

1.2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起源于8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对电视教育游戏价值的研究,从此开启了游戏在教育中运用的研究。随着电脑游戏的普及,教育游戏的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国内对教育游戏的研究逐渐增多。

目前,教育游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总体而言,人们对教育游戏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游戏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一定教育目的的娱乐性质的游戏[6]。它强调教育游戏的游戏性,将知识有效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既能够满足学生玩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游戏是一种教育软件,将游戏中为学习者所关注、喜爱的因素加入到这些软件中,以此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综上,教育游戏能够使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活动性的、有意义的、象征性的游戏世界中,并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7]。它是教育和游戏的结合,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习而设计。它是一种可玩性比较强的游戏,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一般是隐性的,学习者是对游戏感兴趣而选择去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因为需要学习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育游戏特征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跃、爱动、勇于表现自己,喜欢被教师、家长表扬,被同学崇拜,对具有挑战性、竞争性、合作性、操作性、角色扮演型、游戏性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但是他们也缺乏自控、自学能力,容易对乏味无趣的学习失去兴趣。教育游戏就是将教育性和游戏性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交互式活动,通过知识性和娱乐性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可以说教育性和游戏性是其两个最显著的特征[8]。此外,教育游戏还具有如下特征:

2.1挑战性

教育游戏一般都富有挑战性,其中设置了很多自由、开放、趣味和新奇的活动,正是教育游戏的这些特有属性,使得活动能够极大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他们思维灵活性、身体协调性和其它一些技能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一些相对复杂的游戏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一些高级技能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9]。

当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获得成功时,他们会非常兴奋和充满成就感。这种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极大增强了学习动机。

2.2合作性与竞争性

小学生喜欢教师表扬自己,同时也很享受被周围同学喜爱和视为榜样的感觉。教育游戏跟娱乐游戏一样带有竞争性,这种竞争为他们表现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内部需要,促使其产生学习动机。

在利用教育游戏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时学生和学生之间不仅是竞争关系,一个游戏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10]。在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下,大都渴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该过程中,小学生们共同分析问题、商量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很好地融入到集体,培养竞争与合作精神,还能在游戏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3目标性

教育游戏是一种有教育目的的活动,具有目标性,这种目标性的存在能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1]。在游戏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们很清晰地知道教育游戏所能实现的教育目的。孩子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依照游戏规则,一步一步完成游戏任务,自觉朝着显式游戏目标前进。教学目标隐含在游戏中,小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时也就达到了隐式教学目标。

2.4约束性

教育游戏的约束性,一是保证游戏的可行性,二是保证游戏的公平性。教育游戏跟娱乐游戏一样有明确的游戏规则,这样既能培养小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也能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挑战性,激发探索欲,由此增强学习兴趣。

3教育游戏设计原则

3.1规则多样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小学生所接受的合理的游戏规则,能保证他们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合作与竞争[6],并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一个虚拟的教育环境中,学习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并且,在不同模式的教育游戏中,游戏规则的制定也应该不同,否则这种学习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无用,还可能是有害的。

3.2情节设计合理性

教育游戏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以教学为依据,情节要与游戏设计开发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这就要求教育游戏的开发设计者要合理地呈现知识,自然地训练技能。合理的情节设计,让小学生们既能愉悦地玩游戏,又能学到知识,更易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增加对学习的乐趣。

3.3诱导因素丰富性

动机包括3个方面的因素——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外在诱因的合理设置对激发与维持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作用[6]。

根据对一般游戏的研究发现,除了有趣的情节外,积分、奖励、等级等外在诱因的设置,也对游戏者形成了很大的吸引力。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外在诱因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游戏的设置过程中,小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积分、游戏币、等级(不同任务的奖励不同)等外在奖励来激发并维持小学生的学习动力。

3.4教学内容和游戏情节充分融合

教学内容和游戏情节是教育游戏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如何将这两个因素加以紧密融合是教育游戏开发和设计中最困难的方面[11]。

可以通过学习活动来设计游戏,使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例如:①基于任务的学习。可以根据学习任务设置游戏任务,完成了游戏任务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也掌握了学习内容;②角色扮演。根据游戏需要赋予小学生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充分体验角色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所扮演角色的情感。这些学习活动虽然在日常课堂中经常用到,但通过教育游戏来体现,更具灵活性、趣味性及开放性。

通过学习活动的合理设计来融合教学内容和游戏情节只是一种方式,通过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更好的学习活动设计,可以使教育游戏更加完善。教学内容和游戏的整合是教育游戏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两者不能充分融合,则该教育游戏既损害了游戏的趣味性,又缺少了必要的教育性,则很容易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当然也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教育游戏设计策略

4.1适应对象分析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学习内容和兴趣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教育游戏时要考虑游戏所适用的对象。本文利用教育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设计游戏时首先要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其使用的教育游戏。

4.2教学目标分析

优秀的教育游戏都是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整个教育游戏设计都是为了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游戏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其初衷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容易分心,如果目标设置不明确、不合理,就会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困难,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育游戏教学中,教学目标分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包含很多方面,如知识、情感、技能等,在选择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为主,综合考虑其它目标。

4.3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分析来选定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内容不能太抽象、太复杂,要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既不轻易让他们尝到成果的甜头,也不能使他们充满挫败感,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教学内容能够让小学生们对学习任务时刻保持兴奋感和新鲜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4.4学习指南提供

小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教育游戏要能够支持小学生积极地投入游戏性的学习并且给他们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指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熟悉游戏规则及其组成部分[12]。当小学生对游戏规则感到困惑时,系统应及时给予他们指引,帮助他们进入角色。在教育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爱好等,在色彩、音效、背景、语调方面提供个性化设置,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这样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5信息实时反馈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12]。这是因为,一方面小学生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小学生喜欢受到表扬,为了避免错误而增加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集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身的教育游戏已经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在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了教育游戏,并深受教师、家长和小学生的喜爱。教育游戏不仅能够让迷失课堂的小学生们重新回到学习轨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而且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游戏欲望。可以预见,教育游戏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在小学教育中必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冯萍.创设游戏式学习环境,当快乐型好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谈[J].新课程:教研版,2012(10): 120121.

[2]吴庆鳞,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海鸥,王海霞.浅谈电子游戏与学校教育[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1):5758.

[4]于琨.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匮乏源于需求满足的不平衡——以需求理论为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0):2627.

[5]魏婷.教育游戏激励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与设计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9(1): 5558.

[6]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7]2005 年中国网络游戏简版报告[R].http://www.okokok.com.cn/service/20060403mao2ser.pdf,2006.

[8]刘巍巍.浅谈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223224.

[9]黄进.关于幼儿园游戏教育化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1999(4):2730.

[10]董雪妮.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1]胡相艳,严一川.让学习充满乐趣,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分析及建议[J].中小学电教,2007(6):2325.

[12]王芮.网络教育游戏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中小学电教,2010(9):7274.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

猜你喜欢
教育游戏学习动机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游戏设计与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