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存洪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命题——“人是教会的”——的基础上来运用德育方式的,因而,死命教,拼命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莫不如此。其实,人是教会的,但又不完全是教会的。除了“教”之外,应该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式。
一是悟。指觉悟、领悟、感悟、醒悟、顿悟等。在德育中,要牢记一个朴素的道理——给学生自己成长的机会!成长是他人所不能代劳的,事实上你也无法代劳。只有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悟”,经过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斗争,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清晰,从而产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认同,将教师或书本教给他的德育条目转化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德育才有效果。否则,你教得再多,对学生来讲,都是“外在于他”的东西,多有何益?现在很多德育课,没有入脑入心,只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将德育条目背得滚瓜烂熟,每次考下来,能拿到八九十分的高分,但考完后悉数“还”给教师了。这样的德育充其量只是一种“功利德育”,甚至准确地说只是一种“应试德育”而已。
二是践。指实践、践行。当年孔子办学,既重视“演礼”,也重视“习礼”,光说不练,就是纸上谈兵而已,就只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也是今天很多学生考“政治课”,动辄八九十分甚至几乎满分,而实际的品德修养却未必能达到起码的及格线的重要原因。中国有句话讲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做“你听你忘记了,你看你记住了,你做你学会了”。如果把东西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话再凝练成一句话,那就是“实践出真知”!所以,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班级活动,并适当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领会,使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感恩意识、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等优秀品质“固化”到他们的德性中去。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出了安全问题怎么办?的确,现在中小学的安全压力很大,“局外人”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理解中小学的难处。但不管怎么说,把学生养在“温室”里总不是个办法,像现在这样,基本没有校外活动,连春游、秋游也取消了,天天关在几十个平方米的教室里“圈养”,这种教育是不完整的,是有残缺的。如果实在不便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也应该在校园内,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的办法,多给学生提供一点由“知”到“行”的机会。
三是反思。古人非常重视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反求诸己”“存夜气,求放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三思而后行”等等。这种反思甚至要求人们,虽独处一室,仍感到似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敢有时刻怠慢,有丝毫放纵。今天看来,我们比较普遍缺乏的两个东西:一是信仰,以此问之,很多学生答不上来,不知道自己到底信仰什么;二是敬畏感,因为没有敬畏感,所以不怕天不怕地,要“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要“战天斗地”“人定胜天”,所以能够说出“我是流氓我怕谁”这样带有严重流氓习性的话来。正因为如此,说了错话,做了错事,犯了错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反而觉得自己很“潮”、很“派”、很“酷”,压根就没有反思的意识。有学者说得好,“人不能因为忙碌和烦躁而忘却审视自己。我们总得忙里偷闲、乐中寻静地反思一下过去,检省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只有学会反思,才能做到把宽容融化在豁达的微笑里,将平庸丢置在生活的窗门外,将怨愤缓解在辛勤的劳动中”。所以,在中小学德育中,要提倡经由反思——知耻——改错——提高的路径,使学生养成修身养性的自觉性。只有经过反思,“知耻”了,才会“知耻而后勇”,产生改正错误的勇气,拿出改正错误的行动,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德性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