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校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点

2015-04-29 09:14颜艳路芳
文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生活体验渠道

颜艳+路芳

内容摘要:在高校阶段,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建立起学生的基本知识体系,是教学的根本任务所在。就思想政治课程来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念,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从基本的兴趣点入手到深入的探究理论上来,是课程学习本身的要旨所在。

关键词:引入点 政治素养 渠道 生活体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性比较强,很多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高校的基本生活学习状态的巨大改变,会使得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需要在理论之外进行更多的学习性探索。

一.通过实践提高兴趣

1.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最终提高的是学生对于社会的整体认识,对于当下我国政治制度、社会体制、民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思路。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实践的认知水平,也是课改的一个重大问题。不过,就针对提高实践课次,解决实践不足的问题,是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大引入点。思想政治的实践课可以走进更多的学校、厂矿、农村等,也可以走进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对创业者的熟悉过程中去,参与到对实践的切身认识中去。

当然,对于一些理论的解决,最终是通过实践来解答的。学生在理论上的困惑,需要经过一些的实践学习,在对理论的思考上,有些理论知识的难点比较大,理解起来比较难,更多的实践考察以及参与性学习,会给学生增加不小的兴趣。不过,作为一门学科,尤其走入高校的学生,其对事物的认识应该逐渐走向成熟。仅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也是不可取的。当下,我国正在进行比较大的改革力度,积极学习政治课,对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与更多的社会建设中,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从现实意义来看,学好政治课,是学生掌握改革动态最直接的方法。学好学坏,还需要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践对理论的验证。不断地提出创新的观点,是课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不是一味地教授,又不是一味地学习,而需要在一种互动中积极掌握更多的知识,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强化自身的政治素养,积极投身更为广大的社会建设,积极塑造自身良好的人生目标。

2.改革考试方式,创建合理的评估机制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这个观点的存在与我国高校教育的制度有关,与长期我国的考试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考试制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应试制度,只能使学生陷入更多的死记硬背的无奈中。此种现象的存在从高中延续到大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强的打击。但除了改革考试制度的呼声以外,似乎对于真正地提高考试改革力度,进而实现对考试的依赖性的降低似乎并不见效。

因此,需要更多的措施来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更为现实的学习中去。这样,会更大地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主动性学习,发挥更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方面,也有不少的方法在逐步地实施,新的考核方法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单一追求高分。包括很多开卷考试,口头考试,笔试考试,抽签课程和典型材料分析等的考试方法,都在不断地实施。也见到了一些不错的效果。

合理的评估机制也适当地改变了课程的教授方法,使得更多的教师将精力发挥到课程的探索性方案上,更加注重实践的考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形成了考试不是主要目的,学习是主要的这样一种认识。

二.差异教学法

1.专业差异

高校与高中的一大区别就是专业的细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取向。因此在同样的思想政治学习当中,会因专业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针对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接受思想政治学习当中会自有其优势,其对于课程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强势。对于理工类的专业学生来讲,接受思想政治的学习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力上出现困难,因此需要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专业细分的基础上,对社会热点、社会需求性的知识背景加以理解式的讲解,加以深入的探讨。在教学实践中,书籍的阅读会给更多的理工专业的学生带来益处,鼓励学生到各个图书馆汲取养分,学习知识体系与架构,在思想政治兴趣提高的基础,加强对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对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种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以此形成学生自身的对事物的判断力。从而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思想体系的建设提供一种合理的渠道。

人文学科的学生比较直观,更能通过对新闻的分析和各类影片的解读,从而为课程的基本学习提供更多的方法,这样一来,需要教师在各种专业之间进行协调性的帮助,帮助学生们相互学习,鼓励学生们提供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各个专业之间的学生能够很好的沟通,为思想政治的学习打开一扇沟通的大门。找到各个不同专业之间在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落脚点,学生在沟通交流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分析,对于问题的解答,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在引导方面会起到一个比较积极的作用。

2.性别差异

学生的性别差异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会有所体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提出对本课程的学习的重点。以此,引导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文科的女生比较多,理科的男生比较多,这个是比较普遍的规律。具体到各个院系,教师需要根据班级的基本性别情况,进行分类式的管理,从而为本课程提供更多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从比较广泛的规律来看,理科男生对于军事、政治、历史等题材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女生在这类课题的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就要求,在专业的选择上,根据男女生的比例问题,恰当的选择课程的讲解难度和选题,以此为政治课比较枯燥的一面,提供一种兴趣点,使得课堂能够活跃起来。

3.心理差异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层面上与社会的大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独生子女多,九零后多,社交情况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贫富差距比较大。在自我个性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一面,比较讲究个性的发展。这些都是当今大学生的比较普遍的心理和外观特点。其自我意识的加强导致了团队的合作精神比较差,不能站在一个合理的角度考虑问题,社会责任感比较缺乏,善于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的价值观强加于一种毫不相干的事物上,这些都是普遍存在于当今高校学生身上的问题。不能就此说这些问题都是错误的,也不能就此问题,而过多的指责当今的教育体系或学生个人,需要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这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加强学生的社会意识,需要教师和更广大的社会成员付出更多的努力。endprint

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需要在学习本课程上,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出更多的问题供大家讨论,要让有个性展示的同学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发挥他们的口才和辩解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将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更多的教学材料引入到一场场的讨论中来,在更多的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锻炼他们的思维意识,培养他们的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取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有效学习中来,举办更多的辩论赛,使得有这方面需求的学生站在辩论的讲台上,使得更多的喜欢聆听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更多的思考,为将来的人生找准方向,将政治课的学习变为一种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手段的革新

1.教学器材

充分的教学手段体现在对枯燥的课堂板书的挑战上,只有尽可能地脱离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才可能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爱学到喜欢学、好学。教学手段的革新取决于学校在这方面的资金的投入,没有比较强的资金作为后盾,教学手段的革新也只是一句空谈罢了。对教学器材的利用体现在教学计算机式的应用上,包括幻灯、录像、影像器材等的使用,课堂教具和器材的改变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单纯地依赖记笔记的模式也需要随之而改变,取之的是对电脑的熟练应用,对科技模式的喜爱到应用。当然,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使学生完全依赖于电脑,而是在向一种新的模式的挑战上,取得一种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会焕然一新,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政治课的学习有很多的现实中的例子可以采用,教学材料可谓是不缺,对于学生的感悟力,一堂良好的新闻讲解课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引起学生对当今世界潮流的思考,同时引发学生对于建设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感。这些都潜移默化在对教学场景的改革中,对教学新器材的应用中,对教学氛围的改变常常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的创新力会在一瞬间得到激发。

2.情感

加强对爱国之情的教育,加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体验式感受学习。这些是以情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之情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枯燥的说教,要深入更为广大的基层中,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也不是单纯地参观几个图书馆博物院就可以引起爱国之情的,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工矿企业的第一线,接触更为广大的劳动一线的群众,听他们说,听他们讲,提出自己的认识,加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在政治课的教授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乐观豁达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怕吃苦是一种的情的培养。在过去,或者在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这种精神的理解还只是一种语言的理解,比较片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单单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从自身的简单的小事做起,培养唯物观,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的形成的。针对情的培养和激发,可谓是比较复杂,方法更是林林总总,在情上调动起来的学生自然会更深入的学习,想要探索更多的理论知识,建立起自己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武装头脑的力量。

情绪的调动还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爱上,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关爱。只有互相的交流才能促进学习的效率,促进对本课程的疑惑的解决。同时情感的培养也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上,高校学生普遍住校,这需要学生更强的自我控制力以及与同学融洽相处的能力,这方面也需要教师更多地关心他们,走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查看他们的起居,对他们的关心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真实流露,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也同时能得到更多的师长的关爱。只有生活的幸福的同学,才能更好地学习各门课程,才能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退缩,找到更多的突破苦难的途径。

3.生活化

生活化的资源很多,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素材。不过要想使生活的素材成为课堂讲授的材料,还需要深入地挖掘才行。生活就是一堂教育课,没有基本的生活体验,是无法学习好各门课程的。学生从生活中来,关注社会聚焦点,关注学习难点,从被动的接触式学习到主动的探究式学习,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作为第一引导者,需要在生活素材方面进行加工提炼,使得学生爱听,爱学。从生活中来的素材比较广泛,可以是新闻,可以是亲身体验,可以是周围朋友的讲述。这些无疑都是围绕着基本的教材来实行的,根据对社会焦点的分析,使学生对一个现象有充分的认识,对好的现象加以学习和鼓励,对不好的要坚决说不。这些题材的设计需要付出很多思考,这个过程,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兴趣点,提高他们的驾驭课程的能力。

政治问题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建立在高校学习基础上的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任务的,在创新一代未形成的今天,需要更多的知识体系完备的人才来参与国家的建设。创新一代的形成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因此,生活体验与架构对于政治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能完善生活素材,便不能更深入地体验时代赋予的精神,将这种创新的精神植入到新的一代身上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创新的精神,是无法完成个人的创举和国家的复兴的。因此,在生活体验上,同样阐述的是实践的真理所在,只有不断地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培养唯物观,使得理论的学习上升对实践的指导上来。

参考文献

[1]王安平,高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次进行的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王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确立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李萍.运用契合原则和引导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周伟明.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李晓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安川.论“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J].职业时空.2011年11期

[7]萨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卫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作者介绍:颜艳,沈阳音乐学院讲师;路芳,沈阳音乐学院高级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生活体验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政治素养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