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与朱光潜对于陶渊明是否浑身静穆,曾有过一场思想交锋。剖析他们的美学观点,分析其分歧缘由,对认识陶渊明等不无助益。
关键词:鲁迅 朱光潜 陶渊明 静穆
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之宗”,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翼领袖鲁迅与京派文人朱光潜在评判其是否浑身“静穆”展开了思想交锋。朱光潜把陶渊明的伟大归结为其所达到“浑身静穆”的境界,而鲁迅则坚决反对完全忽视陶渊明“金刚怒目”的主观欣赏方法。本文拟就鲁迅与朱光潜之间关于陶渊明“静穆”的观点进行剖析。
一.鲁迅论陶渊明的“静穆”
鲁迅一向对魏晋人豪放潇洒的风姿倾慕有加,陶渊明自然得到了他的格外关注。鲁迅对陶渊明的研究突破了大众对陶渊明成天飘飘然的传统认知,从现实需求的角度主张避免由于寻章摘句而选择性阅读,试图纠正人们心中陶渊明性格的单一化。鲁迅提倡知人论世,既肯定了陶渊明质朴自然、平淡静穆的人格魅力,又发现其性刚才拙、金刚怒目的艺术风格。
(一)全面还原实际,认可“和平静穆”
从南北朝至今,世人对陶渊明平淡冲和诗风为主要特征的认定基本一致,也得到鲁迅的共鸣。但在鲁迅看来:“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鲁迅独创性地通过还原陶渊明的实际生活环境,结合社会境况和历史背景来剖析其“静穆”风骨。鲁迅屡次提及陶渊明的《述酒》,那篇作品就是对两晋历史作了生动具体的描述,里面充满了血腥。
1.内忧外患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战火四起,北方贵族军阀逐鹿中原,民族矛盾日益升级,而腐朽的统治阶级却偏安一隅,只顾荒淫享乐,对外战争无法抗衡,对内人心无法安抚。百姓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不断升温,反抗的声音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统治者不但对哀鸿遍野的民情视而不见,反而采取高压政策,强制文人三缄其口。陶渊明身处乱世便也无法独善其身,反抗的态度虽不那么激烈,但必然有针砭时弊的愿望,只是隐晦地表达些许内心深藏的政见,以免遭来杀身之祸。这些在陶渊明诗文中有许多表现。
2.玄佛思潮盛行,避世思想蔓延
当然,魏晋时代玄学兴盛,其鼻祖老庄主张“清静无为”,再加上当时统治者极力推崇佛教,这两者合流共同构成麻痹人们斗志的社会思潮,正如梁启超所谓“一面极端的悲观,一面从悲观里头找快乐”的“厌世的乐天主义”,陶渊明浸染于这样平静的社会风气中不免由文风逐渐表现出“和平静穆”的态度。所以陶渊明也是有许多“静穆”风格的作品,例如《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
3.饮酒风气沿袭,政变司空见惯
陶渊明身处晋末,历经汉、魏、晋三代易主,统治王朝更替频繁,他见惯了篡乱变迁,况且即使他胸怀天下,但这些君主无一不昏庸无能,只沉溺于荒淫享乐,壮志难酬的苦闷日积月累也只好将万般无奈与美酒一起融入愁肠。也正是因着魏晋饮酒风气相沿,如南朝的萧统所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酒不但成为了陶渊明寄情托怀的媒介,也成了他韬光养晦、平和心境的良方。在酒中,陶渊明的“静穆”与“金刚怒目”交融在一起。
(二)辨证读出真实人生,强调“金刚怒目”
针对朱光潜所提出的陶渊明因浑身都是“静穆”而伟大的观点,鲁迅认为探讨陶渊明的艺术风格一定要全面分析,不能割裂整体,只把陶渊明拘束于飘逸的一面。
陶渊明除了世人皆知的冲远高洁,也有在《闲情赋》中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显露儿女情长柔情细腻、大胆而多情的表白。由《杂诗》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他也有过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年少轻狂。晚年尤以在《读山海经(十)》中所作:“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突显出他“金刚怒目”的一面。鲁迅秉持着一贯辨证的态度去看待陶渊明,他倡导看遍作者人生全貌及其所处社会状态后归纳总结。因为“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陶渊明自有豪情满怀的雄心,也有含情脉脉的温情,更不乏云淡风轻的闲适心境,只有当摘下他头上被人们刻意萦绕的光环后,人们才能真真实实地看到的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的陶渊明。
陶渊明不乏闲情逸致的作品,但是其诗作恬淡外表下亦隐藏着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反抗的本质。如《桃花源记》展示了令人们无比向往的国泰民安、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这样一幅乌托邦式的生活画卷在当时来看无疑是对奢靡无度的统治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中的百姓苦于战争和繁重的赋税,被肆意剥削,遭到残酷的压迫,陶渊明创造那恍如仙境的世外桃源恰恰是代表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向往悠然自足的自由生活,隐晦地批判统治阶级的昏聩不堪,“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含蓄而曲折地表达自己对封建统治者的抗议。”
二.朱光潜论陶渊明的“静穆”
陶渊明以其冲和恬淡、渊默自守的风格从芸芸诗人中脱颖而出,世人称他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后,寓热烈情感于安静肃穆的文笔中,将自我境界净化和升华,领悟人生百态终得归依,达到朱光潜所提出的艺术的最高境界——“静穆”。
(一)融贯中西文艺理论,寄托“静穆”理想
早年在《陶渊明集》的熏陶下,朱光潜对陶渊明“闲逸冲淡”的风格便尤为钟爱。又因其自小饱读古书,儒家“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审美观点便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朱光潜的审美意识中。后于留学期间,朱光潜深入地学习了尼采、克罗齐等人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理论,并独创先河在此基础上融入儒家“和”的传统观念,提出:“‘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说它泯化一切忧喜。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朱光潜不认同热烈则为高妙的艺术标准,贯通古希腊人将“静穆”当作艺术的最高境界的观念,认为陶渊明正是不可多得的能够流露这“静穆”风味,达到艺术极境却醇练得让人忘其为艺术的伟大诗人。endprint
于朱光潜而言,陶渊明超一切忧喜而调和自我情感冲突的质朴诗风,可以与西方“静穆”的艺术典型——诗神阿波罗相媲美,这正是其“静穆说”的最佳立足点。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出类拔萃的诗人,飘逸豪放如李白、沉郁顿挫如杜甫,陶渊明却始终以超脱现实、与世无争的造化独树一帜,他坚持用审美的眼光审视自己并不如意的人生和那暗流涌动的世界,完美地执行了朱光潜所崇尚的“用艺术解决人生”的文艺理论。陶渊明 “采取一种超然的、安静的姿态无视它”,寄托了朱光潜从消逝的万事万物里感受到永恒的存在,并对这体悟加以美的阐释,以至“静穆”的理想追求。
(二)吸取兼具平淡绮腴,着眼“静穆”归宿
在遭到鲁迅以“缩小”和“凌迟”的猛烈抨击之后,朱光潜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诗论》的最后从陶渊明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以及情感生活还有人格与风格方面系统性阐述,给予了挚爱的诗人以和气周流、纯然天机的最高评价。
1.率真自然,寄予人情魅力
陶渊明一生饱经忧患,如脆弱的浮萍飘零于世,他经历过夏日抱饥、冬日无被的极端贫苦,他常常因无法给妻儿富足的生活而自感羞愧,可怜病痛缠身,甚至到了出门乞讨的地步。祸不单行,陶渊明才到中年便要接受父母双双离去的现实,又因丧妻之痛而迟暮之感日渐浓烈,对生死的忧虑日日在他心间盘旋。他一心的苦闷无处诉说,只可借酒消愁。陶渊明并不只有单一“冲澹”性格,他不否认冲突矛盾的人生境遇,但辛酸苦楚个中滋味唯有自己尝遍品完才能跳出怨天尤人的枷锁,神游千载,与众多与自己心迹相通的古人共求清风亮节,跳脱现实中混沌的樊笼,追趣于无限的外物,又吸收外物活跃的生命和情趣填补自己的胸襟气韵。陶渊明随酒喝下的苦闷经过他特有的智慧发酵,酿成了他极丰富的精神世界。他胸中自有无限,所以并不拘泥于雕绘的表达形式,以醇练的诗作示人,终于达到极端的调和静穆。
2.温和中庸,调和质绮文风
朱光潜认为陶渊明之所以伟大还在于他乐于归隐却不像一般隐士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矫揉造作出一副道貌岸然,孤芳自赏的神情。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又心存抱负,寄怀于张良、荆轲等“遗烈”,自有侠气。但他并不走极端,而是敞开胸襟低调做人,隐逸脱俗却至情至性,他脚踏实地自己种田,坦白说因为穷困才出去做官谋生。他不会将自己包装得矫情立异,他为自己而活,不张扬不藻饰,凡事适可而止,只求自身内心安适。陶渊明的诗文风格也正是承袭了他领悟人生悲喜而不卑不亢的真性情,他的一字一句不事雕琢,通篇流露自然本色,恰到好处地创造了兼并绮腴与平淡但又不偏不倚的奇迹,完美地呈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朱光潜并不否认欣赏陶渊明“金刚怒目”的必要性,但他认为这也仅仅是陶渊明文风的冰山一角,他真正的伟大在于将生活的琐碎片段熔炼成率真简练的诗语,完整地透析了宇宙世相后化世间万物具象于浓郁的悲悯情怀中,超越“金刚怒目”的激进,修炼修为归于平淡,沉淀生命的厚度,最终达到“静穆”之境。
其实,两人对陶渊明的评论观点高下难以评判,只是双方的立场与美学旨趣相异造成的。朱光潜受到系统的西方美学思想启迪,偏爱“趣味”和“静穆”的美学。他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以纯粹审美的态度去体味人生,表达丰富的情感,为艺术而艺术。鲁迅不认可朱光潜空灵的美学观,他所欣赏的是“刚健”和“力量”,其创作则具有时效性和目的性。他认可文学拥有巨大的能量来搅动人们沉睡的灵魂,激励国人麻木的精神,从而直接有力地热切呼唤人们为现在抗战。
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京派文人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他们拉开了文学与时代,追求人性的、永恒的文学价值。鲁迅作为左翼文学的核心人物,从时代要求出发,积极提倡直面激烈的阶级斗争,要求文人应积极面对现实问题,以笔为反抗斗争的武器。另外,鲁迅强调要“知人论世”,从作家生活的时代和作家全部作品出发去论定其文学风格,而不是想寻章摘句式的评判。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
[2]梁启超《陶渊明》,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3]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版
[4]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版
(作者介绍:杜怡,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本文指导老师:周海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