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首在用人。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历来是关系我们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并对新时代的好干部提出了具体标准。 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根本政治方向和安身立命之本。共产主义理想是被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发展方向,这里面既有几千年来人民对大同社会的追求,也蕴含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社会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现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用血的教训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式。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保持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才能经受得住任何风浪考验,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是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密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也只有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才能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摆脱“山头主义”“圈子文化”,走出帮帮派派的羁绊,才能公正处事,坦荡做人,做党组织信任、人民群众信赖的合格干部。
勤政务实。勤政务实是对好干部的作风要求,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工作上的反映,也是所有党员干部履职之本、应尽之责。要成为群众眼里的好干部,必须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务实精神,夙夜在公,力戒空谈。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到帮助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上。 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是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责任感,是检验一名干部是否立场坚定、能否担当重任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一个好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定力、在人情世故面前坚持原则、在矛盾风险面前敢于作为。“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考验着干部的信仰与忠诚,也考验着干部的能力与智慧。
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好干部的道德底线。有一副对联说得好: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耻,毋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一个好干部,要对权力有敬畏心,对名利有平常心,对百姓有仁爱心。只有时刻想到权为民所赋,也必须为民所用.才能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党的事业需要好干部,人民群众期待好干部,让好干部筑就优良党风、清廉政风、和谐民风,保证党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心相印,携手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