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特别是对一线人才需求旺盛。而中国的现状是计算机技能型人才越来越紧缺,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专业型技术人才而设立的教育机构,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必须开设的专业。但是,笔者发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计算机专业细化与学生定向培养这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
中职教育是三年制教育,即在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实践一年。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专业知识非常广泛的学科,涉及各个领域。中职生要在两年时间内全部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较多,但是没有系统地连接起来,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应对所安排的课程,计算机实训、实习场地也不能与之配套。因此,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中职生,就应该有效利用师资、硬件、学生等条件。
一、根据师资建立工作室,一师一室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的专业特点与行业要求,再根据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建立多个与计算机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工作室。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可以通过招聘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或者专业教师定向培训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让每一位计算机教师“挂点”工作室,如开设“网站工作室”“网络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动画设计工作室”“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工作室”“程序设计工作室”等,每一个工作室对应一位专业教师,让工作室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方向与目标,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场地,成为课程开设的风向标。
此外,学校还应与社会接轨,让工作室参与社会实践,以便获取更多的社会资金。一方面,学校不仅要建设好工作室,为创新提供活力;另一方面,学校又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根据工作室细化专业,一室一业
建立工作室后,学校应根据工作室的特点,细化计算机专业,做到一个工作室对应一个专业,如网站工作室对应网站建设专业,网络工作室对应网络专业等。
三、根据细化专业,一业一向
通过工作室细化计算机专业后,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要充分规划学生这三年的学习时间,根据每一个细化专业,分步、分阶段地确定培养方向,定向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如在第一年,开设文化基础与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第二年,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让学生到工作室参加实习和实训,为加入工作室储备知识;第三年,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让学生自愿填报工作室,全面投入到工作室的建设中,并开始与社会接轨,参与社会性工作,从而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通过工作室、计算机专业细化、学年培养规划、课程开设等方面,才能很好地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盲目性、学习的分散性,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配套的师资和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更全面的锻炼,为社会提供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