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理念及实践

2015-04-29 00:00:00钟雪荔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7期

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

中学英语新教材已推广许久,在吸收了先进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其指导思想符合外语教学的改革方向,贴近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生应掌握在一定时间内正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精读和泛读方法和习惯;通过阅读获取必要的社会阅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利用阅读培养自身推理、分析、逻辑和联想能力;利用已有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为今后的英语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和高升学率,只注重训练形式,缺乏整体规划,忽略了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至于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拼命灌输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了摆脱这种桎梏,教师首先要摆正学生的位置,即学生是语言的学习者,而不是考生。好的语言学习者能从有限的语言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汲取营养,以欣赏的心态轻松阅读,他们会自觉地注意重点在哪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领航员”的作用,防止学生在“茫茫题海”中迷失方向,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以语法和词汇为主,采用对译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每节课都成了精读课。这就使得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死译硬套的阅读习惯,阅读成了“吃书”,教师和学生都疲惫不堪。鉴于此,要想上好阅读课,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开始。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上好阅读课的内在驱动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从选择阅读材料和设置问题开始。如阅读难度是否适合学生现有水平?阅读是否具有挑战性?阅读材料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What is a healthy diet?”为例,饮食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列举一些学生最熟悉的饮食习惯,再与西方饮食习惯进行比较,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成就感。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更加敏锐,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在阅读课程中,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繁重的阅读任务。正确的阅读方法包括:①抓住中心思想。学生要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抓住中心,才会找到阅读的方向感,培养归纳能力。②掌握Skimming(扫读)、Scanning(寻读)等阅读方法。学生首先要分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阅读方法,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如通过Skimming(扫读)来理清文章的框架,归纳段落大意;通过Scanning(寻读)寻找文中的关键信息等。③培养阅读模式。教师应掌握阅读策略,如top-down、bottom-up、interactive等,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第三,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教师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忽视理解的重要性,也不能侧重理解而忽视速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阅读策略的指导,如猜词。在阅读中,不应遇到生词,就要立刻查字典,这样会影响阅读的连贯性和阅读速度。词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同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进行猜测。总之,阅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全方位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反复训练。

第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阅读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课堂上的阅读量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拓展课外阅读,能与课内阅读形成互补。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感兴趣且难度适中的文章,注意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开展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改善传统的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促进中学生阅读素质的全面提升 。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东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