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范文阅读中

2015-04-29 00:00:00何芳芳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7期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范文阅读中,指导学生认真吸取作文知识,适时地进行仿写训练,以写促读,以读助写,才能相得益彰。

关键词:作文教学 范文阅读

有的教师认为:“找几篇范文让学生自学,背一背就行了。”难怪高分低能的学生如此之多。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范文阅读中。

一、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范文阅读中的可行性

如在课堂上,教师解读范文,能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朗读范文,能训练学生的语感;分析段落,能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复述事件,能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取材能力;人物分析,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人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能提示学生怎样围绕中心写作文;总结写作特色,能教会学生写作技巧;语言揣摩,能培养学生遣词造句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范文阅读课上,学生应认真吸取渗透其中的写作知识。

二、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范文阅读中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和文章体裁,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在仿写训练中掌握写作写法、表达技巧、段落结构安排与衔接等,并举一反三。

仿写作文,不是让学生背几篇选文应付考试,而要模仿别人的写作手法,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学会布局谋篇,寓情于文。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仿写学有样,仿有影,非常利于学生练习,所以在范文阅读分析后,笔者经常要求学生限时仿写,写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久而久之,写作水平也就有了提高。

当然,仿写训练要根据范文的具体情况,因文而异。学生可以模仿范文中的精彩片段,即仿写文章精彩的开头、结尾、过渡段,以及有特色的片断描写。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节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第九节过渡段等;学生可以模仿范文的选材方法,即模仿作者是怎样选择适当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为了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从众多材料中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来构思,学生可以模仿其选材方法来练笔;学生可以模仿范文的结构特点,即模仿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安排材料,所以在阅读和分析范文时,学生不妨给范文列个提纲,弄清本文的结构特点后,就可以仿写了;学生可以模仿范文的语言特色,即模仿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抒发真情。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文章的语言则是构成生命的“细胞”。阅读范文时,学生可以模仿范文中生动形象、通俗朴实、含蓄凝练的语言。如《邓稼先》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平实,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情感,感人至深,这种朴实的语言就值得效仿;学生可以模仿范文的表达技巧,即模仿作者如何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来表达思想感情。一篇文章,作者总要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处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除了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还有各种修辞手法和句式的运用。如朱自清在《春》中就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迷人风景,表达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等。

仿写的目的是阅读领悟范文后,学生触类旁通,在潜移默化中探索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因此,仿写作文要以生活积累为“源头”,以课文为范例,真诚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读写渗透。

参考文献:

[1]马秀花.强化语言实践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8).

[2]王雪丽,王红亚,王可.元认知策略与写作的关系及写作元认知策略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

[3]燕志伟.小学四-六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田墩黄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