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就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历史教学应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图示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图示教学法的概念、优势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 概念 优势 初中历史 运用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图示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清晰明了地展示复杂的历史知识,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图示教学法的概念
图示教学法是通过图形、图表和表格表现出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零散的史实、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的逻辑,使之变得浅显易懂。把图示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图示教学法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教师把历史知识写在黑板上,但由于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学生顾得上做笔记就顾不上听讲,从而失去了听课的兴趣。图示教学法能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它不受环境的约束,教师只需要一块黑板,便可以完成板书,系统地呈现历史知识,而且教师还能使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知识,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随之提高。
2.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示教学法能把零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使初中生能清晰、完整地认识整个历史史实,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成绩。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使用图示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和文字归纳来讲解知识点,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刺激学生的思维,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把历史知识整理成生动形象的结构图,从而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在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展示图示法的精髓
在运用图示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图示和教学案例,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体系,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历史知识点。如在教学《三次工业革命》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工业革命这部分历史内容的复杂性,知识点非常多,且又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所以学生必须完全掌握本章内容。运用图示教学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画树状图,归纳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从而方便学生记忆。
2.引导学生创作历史图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示解析历史知识,告知学生编纂图示时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编纂图示时应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以及空间范围,解析历史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编纂历史图示,或者在教师编纂图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从时间上来看,可以把历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在空间上来看,可以把历史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学生自主创作图示,不仅能从时间上掌握历史,还能从空间上了解历史。
3.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图示教学法中,教师不仅只能运用图示,还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图示,然后让小组成员熟悉该图示内容,教师随机抽出图示,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解析,然后在该组成员分析完图示后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图示内容的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图示教学法非常适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教师在运用图示教学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发挥图示教学法的效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春林.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3,(7).
[2]宁丽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图示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8).
[3]卢志锋.图示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