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5-04-29 00:00:00谭振贇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7期

摘要:本文从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策略,对于推动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的发展,促进人才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 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 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教学也要积极创新,突出数据库技术的相关应用实践教学,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数据库应用人才。

一、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实用性,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如在数据库课程体系内容选择方面,教师要分析、调研市场需要的人才岗位群,以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岗位群的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以满足现实岗位群的需要。根据岗位群需要,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的内容应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和数据库应用系统三大方面;在内容组织安排方面,教师应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设置多种体系的工作任务和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分析、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数据库开发和管理的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内容的质量,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时间和机会,不能掌握运用数据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的质量一直都不理想。

其实,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只有依据真实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过程,组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细化和吸收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在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独立的教学目标,开展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层次的能力培养,布置相应的实训教学任务,把实训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多个层次的实训任务,引导学生不断掌握每个能力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库应用能力。

具体而言,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体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第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项目,引导学生开发和管理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数据库应用的真实工作过程,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围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任务要求和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引入多种案例,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案例,从而有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案例,不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据应用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考核中,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不重视实践性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考核应重视实践内容的考核,建立模拟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开发人员岗位的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

另外,学校要创新数据库应用课程体系的考核方式,针对数据库应用课程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考核学生,如随机检测方式、用人单位参与考核方式、网上答题方式、考取相应资格证的方式等。通过创新多种考核方式,能实现考核的职业化、项目化发展,这对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