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音课后的思考

2015-04-29 00:00:00黄发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3期

在这次“阳光竞教”的活动中,笔者选择的课题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语音课《Let’s spell》。对于新教材的语音课,笔者还没有总结出比较好的教学模式,仍在探索怎样使语音课既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让学生能够感知并归纳o-e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第二,让学生读出符合o-e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够区别认读含o和o-e的单词;第三,让学生能够根据单词的读音,拼写出简单的符合o-e规则的单词。

根据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首先,复习前面学过的含a-e和a的单词,以及含i和i-e的单词;然后,过渡到认读含o的单词,总结o在单词中的发音;紧接着,教学含o-e的单词,并让学生观察,总结发音规律。当学生总结出规律,并能正确读出单词后,笔者引出了一首带有o和o-e发音的单词chant。让学生学习chant时,笔者先让学生听,了解学生能听出多少单词,并将学生听出来的单词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将这些单词串联起来,得到完整的chant;最后,通过听和跟读,让学生朗诵这首chant。

笔者认为,这个设计是从复习相关的语音入手,过渡到新学的内容,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也能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单词的认读规律也不难,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但是事实上,课堂教学效率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学生不会认读单词,也不敢大胆读chant,以至于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一节课下来,笔者竟然没找到原因。后来,笔者又在另一个班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了同样的内容,效果稍好些,但也不太理想。于是,笔者静下心来慢慢思考,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

首先,学生需要静下心来拼读。一般上公开课,教师都喜欢上单词课或对话课。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会通过大声朗读来配合教师,营造出有活力、气氛活跃的课堂。但是在语音课上,如果学生只是大声朗读而没有静下心来拼读,那就只是热闹而已。当轮到学生自己拼读新单词时,很多学生就不会了。要区别o-e和o在单词中的发音,需要学生先观察,再思考,然后拼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加快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充分,于是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充当“南郭先生”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尽量少让学生齐读,而应该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拼读的时间。

其次,注重chant,淡化了规律。chant注重韵律,所以在chant方面不能太在意每个单词的发音是否准确。听多了,读多了,自然便会准确。在这节课中,由于笔者安排听chant的时间较短,所以学生并没有在chant中感受到乐趣,也没有悟出规律,而且笔者先通过几个单词就总结出了规律,然后进行训练,读单词、分类等,这是一种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还是教师在操控。后来,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本课的教学实录,看到其他教师几乎让chant贯穿了课堂的始终,学生很感兴趣,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读中归纳规律,检测练习只用了短短两三分钟。笔者想,那才是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还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在课上还是应该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鼓励他们多说多读,至于规律,最后点到即可。

最后,作为教师,不能在语音教学上操之过急。四年级的学生,毕竟只学习了一年的英语,教师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如笔者在教授o和o-e在单词中的发音区别时,便设计了许多这类单词,让学生拼读、辨音,有些甚至是比较难的,超出了四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学生读错了,下一次或许他们就不敢发言了。所以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不能在语音教学上操之过急,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之后,在后面两个单元的语音课上,笔者注重把课堂留给学生,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拼读单词,在反复诵读chant中培养语感。现在,敢说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正确率非常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反思、多总结、多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县文曲星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