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4-29 00:00:00王欢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3期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终身教育的关键,更应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对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 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影响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如认知水平、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笔者经过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中职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增强兴趣

生动的情境能吸引中职生的注意力,促使中职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乐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三种:第一,利用趣味故事创设情境;第二,利用实验创设情境;第三,利用生活创设情境。

2.发掘闪光点,提高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他人的评价往往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使他们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中职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科学、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基本保障,所以为了培养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注重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

1.认知策略训练

(1)阅读策略的训练

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所以说阅读策略的训练是关键。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文字、符号和图形这三种数学语言的理解训练,强调背景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工具性的记忆。另外,对概念、定理、公式、例题等阅读,教师要设置专项训练。

(2)解题策略的训练

解题是自主学习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关键是启发学生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题策略的训练包括多个单项内容,主要有知识回忆、题意理解、实验操作、题后反思这四个部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先复习概念、公式、定理,再做练习的好习惯;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清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信息,并与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确定解题步骤。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运用一些数学方法的加工和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概括,并通过专项训练加以强化,提高学生数学方法的应用和转化能力。

(3)归纳策略的训练

归纳能使数学知识条理化、数学方法系统化,进而提升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归纳策略的训练是必不可缺的。教师应演示和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如课堂小结、单元总结等,以便学生理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方法。

2.元认知策略训练

(1)目标制定策略的训练

针对中职生数学学习缺乏目标意识的现状,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简单的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学习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自我监控策略的训练

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的关键部分,它能调节和管理学习过程,进而实现学习目标。在训练学生自我监控策略时,教师可采用出声思维法,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监控过程,以此进行自我监控,让学生明白完成了什么学习任务,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接下来将学习什么内容。

(3)自我评估策略的训练

科学、有效的评估有助于学生发现自主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明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要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应将重点放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通过设计和制订自我检查表的方法进行具体评估,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评估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结语

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培养中职生的学习意识,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之外,学校和教师还应为中职生创造学习环境,这样才能综合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