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活课堂, “点”出效率

2015-04-29 00:00:00陈道琴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3期

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活动,不是自发形成的,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只有用富有情趣、广受欢迎的方式来组织品德课教学,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这样一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也提高了品德课的实效性。

一、紧扣目标,选好回归生活的切入点

品德课程以学生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学生生活的所有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想上好品德课,首先要树立较强的目标意识,从教材实际出发,清楚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特点,从而确定每节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订教学计划和教案,选好回归生活的切入点。

二、创设情境,引领体验感悟的链接点

没有融入鲜活而丰富的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活动,自然无乐趣可言,更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把要解决的问题化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在设计情境的时候,笔者会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反复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能引领学生走向哪里?能否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能否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否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能否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否开展互动活动?是否有价值引领?

如在《拉拉手,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让他们懂得:班内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网小鱼”的游戏中,笔者让八位学生搭成“渔网”,其他学生扮成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然后,请被网住的小鱼进行自我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兴趣爱好,以及曾经就读哪个幼儿园……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让其他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同时,教师应当适时地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友善地提醒违纪的学生,从而让他们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热烈融洽的活动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挖掘资源,找准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品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活动,应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整体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课本只是一个蓝本,品德教育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所以品德教育应包括课本内容,又涵盖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因此,教师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把品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养成自然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

拥有一双慧眼,发现新的创意,你就能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蕴涵着很多没有被发现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就能发现在教育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一样可以生动丰富,富有成效。如在组织“走进秋天”的活动中,笔者选择了秋高气爽的日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山坡、田野、草坪,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活动,去体验秋天、感受秋天,引导学生了解到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个丰收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然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秋天。秋色是千姿百态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发现也是五花八门的。如有的学生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制成了叶画;有的学生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用种子拼出了美丽的秋天景色;有的学生收集了果皮,学会了制作果皮画;有的学生收集了各色花瓣,制成了花瓣画;有的学生则拿出自己捕捉的秋虫,交流捕捉的过程、饲养的过程、观察的所得等。这样一来,教师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使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之外的知识,获得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四、实施行动,夯实品德形成的落脚点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热爱生活、健康成长。“生活即教育”“教育回归生活”等理念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生活的教育价值。但是,这并不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全部意义,它的意义还在于:教育要高于生活,要以未来的视角引领生活,要帮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尊重学生和积极引导的统一。

学校有不少学生在街边小餐馆吃午饭,但是据学生反映,有的学生没有把午饭钱用于吃饭,不是买一些没营养的零食,就是买玩具。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我想要,我能要》时,一位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消费的教学情境:请你用5元钱给自己设计一份经济合理的午餐。接着,教师出示了部分商品的价格表:盒饭4元、矿泉水1元、包子1元……由于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每个人都兴趣盎然,精打细算。有位学生说:“我买3个包子3元钱,再买一杯奶茶2元钱,正好5元。”显然,他填饱肚子是没问题了,而且还买了杯奶茶来解渴,这是一份既经济又合理的购物清单。有位学生说:“我买3个包子3元钱,再买一瓶水1元,正好4元钱,还剩1元钱,我可以存起来。”有位学生说:“我买一份盒饭4元钱,就已经吃饱了。剩下1元钱,我准备买自动笔。”真是太棒了,学生不仅吃饱了,还能用余下的钱购买所需的学习用品。这次购物活动不但教会了学生合理消费,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健康的消费意识和经济意识,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生品德的培植场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真空”地带,而是一个丰富多彩、鲜活的社会世界。因此,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教材中的学生”“教室中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转化成“生活中的学生”,接受真实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