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重新确立了科学教学的总目标,即: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由于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具有独特性,所以总目标特别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以及小学生能达到将探究方法运用于实践中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 主题探究式教学法
在科学课中运用主题探究式教学,是指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以开放式的主题命题方式,将科学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转化为探究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不断修正探究方式的主题活动,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成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主题探究式教学主题的确定
那么,主题探究式教学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呢?科学课的知识是学生研究科学问题的基础,更是确立探究主题的基石。科学课的部分内容本身就具有探究性,如植物的生长条件、动物的食性、金属的共性等,都可以直接作为探究主题。探究主题的命题是否科学、得当,是关系到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可以提取课程标准中涉及“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有利于学生探究实践的内容,然后在讲课过程中以难度得当的探究主题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单元。如探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探究不同液体的异同、探究导体与绝缘体,制作半分钟计时器、加固框架结构、自制太阳能热水器……这些命题都与具体作品相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探究主题,这是开始研究的重要环节。我们研究了不同年龄层次儿童探究水平,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编排探究主题,形成难度结构合理,适于本年龄段学生探究的一套主题探究活动。
二、主题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主题探究式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教学方式,也是学习方式。一方面,对于课堂的主导者而言,教师的作用在于把握主题,即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对于课堂的主体——学生而言,探究是学生建构知识、理解知识的方式。探究方式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有些探究是开放式的,最后不会得到“唯一正确的答案”;有些探究则会引导学生最终发现并接受科学家公认的对世界性质的认识;有些探究过程非常短,可能在课堂上就能得出答案;有些探究则非常长,可能会持续几周,甚至在一年以上。此外,有些探究是动手实践性的,有些是完全基于文本或者网络搜索,还有些探究会混合使用这两种方式。总而言之,主题探究方式非常灵活:
1.例证式探究
例证式探究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发现人们已经确定的现象。例证式探究的结论往往是确定的,也就是探究主题,在教学中例证的方法是探究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在于获得结论,而是在证实结论的过程。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多种例证方法验证规律,如物质不同状态的热胀冷缩、同一物体用不同方法证明热胀冷缩、体膨胀和线膨胀的实验等。
2.对比实验探究
对比实验探究是典型的科学探究,也称控制实验,即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一个变量,探究该变量对系统的影响。科学教材设置了许多对比实验探究,笔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进一步扩展了主题。如关于《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中植物的萌发条件,教材仅提示了有光无光、有水无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于是,笔者将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作为主题,鼓励学生在此主题下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激活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种子的埋藏深度、种子的种植密度、不同的温度、与其他植物的共生等。
3.发现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是一种常规的发现过程,用于使学生开辟一块新的知识领域。主题可以是某一新领域、某一未知的现象,或是偶发的有趣现象。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然后结合近期所学的内容,编制一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4.历史再现式探究
历史再现式探究是指再现科学家探究过程,为惊人的发现寻求解释。在人类科学史中,有许多经典的科学家探究科学规律的故事。以往,教师只是作为资料讲给学生听,而主题探究式教学则将故事的主题作为学生探究内容。如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的故事、付科摆试验、阿基米德定律等。
5.调查式探究
调查式探究是指提出问题和假设,通过询问教师和家长、查阅资料、搜索互联网等途径获取事实,其方式为调查、访问、座谈、问卷、网络搜索、阅读等。其中,笔者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这种方式的探究效率较高。而阅读之前的提问和假设是区别于一般阅读的重要特征,学生在对阅读内容产生疑问和提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索引、搜索到最新的信息再进行阅读。此外,对获取信息的加工和交流共享也非常重要。
6.发明式探究
发明,是学生在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的探究。发明式探究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已经完成的探究主题有关的疑难问题,学生以设计发明的方式展现探究结果。这一方式多出现在高年级,因为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最终,学生以发明的形式呈现探究结果,并通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主题探究式教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不像普通探究式教学那样宽泛而容易令学生迷失探究目标,也不像问题探究那样狭窄而容易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化的探究活动。主题探究式教学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探究,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以主题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并遵循其教学原则和方法,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