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嫄
摘 要:建筑装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建筑装饰设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产生影响。本文针对目前职业技能教育院校在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按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要求,提出了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七种素养,着重阐释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文化底蕴,语言表达等如何进行培养。只有注重了建筑装饰设计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设计人才,才能集中体现当代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技能;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职业技能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院校是偏重培养学生就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养。因此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务必要以提高职业教育素养为前提,本文就以职业技能院校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进行浅析: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产生于工业高度发展的20世纪,在21世纪得以高速发展,并因此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我国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育是从2000年开始,目前已在各类职业技能教育院校普遍存在。该专业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融合了绘画、人文、心理学、材料、工艺等众多学科。因此提高职业素养是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起点较低,职业素养不高,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
对职业技能教育院校学生来说,其培养目标是成为技术工人,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其毕业后立即能够胜任工作。近年来,由于大学不断扩招,使得进入技能类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机及人生目标模糊,对自己的前途不太重视,没有明确的目标,出现混日子的思想。缺乏严谨的纪律观念,对待工作缺乏紧迫感、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期间具体表现为上课时候迟到早退,作业不能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表现为不能适应上班的节奏,没有严谨的设计作风,对待工作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团队意识,没有人际交往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这要求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他们创业就业的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轻视职业素养教育。
重技能轻德育是目前职业技能教育观念上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种观念上的德智失衡使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得不到真正落实或体现,使得学校职业素养教育出现一些薄弱环节。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的多数职业技能院校学制基本为三年。如何让学生在短短三年内从基础到提高再到实践应用,系统有序地完成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学习是一门学问。应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对每门课程的承前启后、相互关联都要做系统的考虑,不能割裂、孤立。系统的考虑,不能割裂、孤立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AutoCAD)、(3DMAX}等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对绘图工具的学习,应尽量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半年完成,后续课程应以此为工具来完成,而第一年着重理论基础,这样很快就会运用自如不但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作图软件,而且不会造成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前后课程的设置就像一条锁链,循序渐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按照设计师的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俗话说要做事,先做人。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因此它是建筑装饰设计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与学生加强交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实训任务中特意进行一些团队性的复杂任务,完成后进行竞争性评比,使学生们在共同的任务中自发的进行团队协作,在遇到困难时积极的互相帮助,在良性的竞争中激发集体荣誉感,最终树立起他们的职业责任和职业意识。
(二)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种类,包括绘画、雕塑、纺织、家具、绿化等,是一个艺术设计类的综合系统。因此建筑装饰设计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素质。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基本形成一套主流的基础课设置模式,例如《色彩》、《设计素描》、《构成》、《中外美术史》、《建筑史》等,这些课程能够开阔思路、更新观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上短期培训班培养的设计师是有区别的。虽然通过基础课的学习,把学生带入了设计师的大门,但是艺术素质仅凭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起点较低,绘画功底几乎为零,而建筑装饰设计是一门实用美术,不仅要求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美术专业功底,例如手绘、素描、手绘效果图等。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之余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可以通过画展、绘画比赛、名家讲座等形式来达到。总之,扎实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装饰设计师必备的素质,这种专业功底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必须持之以恒、博采众长。艺术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熏陶感化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
(三)重视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建筑装饰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分支,从国家学科分类来讲,艺术类学科都归属人文与社会科学,也就明确了建筑装饰设计与人文与社会科学存在必然联系。
在实际建筑装饰设计工作中,设计师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对中国文化或是外国文化的理解,直接对作品的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中国传统风格影视墙的设计,要运用到很多传统图案,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和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大量中国古典传统图案的人文知识,这些知识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表现。中国传统图案里面的“三多纹”,即石榴、佛手、桃子放置在一起的装饰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多寿”。它寓意祝颂多子多福长寿之意。这些专业装饰图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相关的人文素养,就很难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装饰图案。
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人文方面的知识,对中国、外国的文化进行课外的补充,比如积极阅读人文性、知识性较强的书籍与期刊,如观看《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国宝档案》之类的电视科教节目;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开阔视野。
(四)优秀的设计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建筑装饰设计作品归根结底是要成为商品,让客户接受,首先就了解客户的要求、喜好。而这些信息都是需要通过交流沟通获得的。在设计好方案后设计师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给客户进行描述,让业主满意并接受。由于教育背景、生活背景不同,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往往会与业主的想法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口头的描述就是与客户最好的沟通方式,可以更直观、更容易的阐述设计精髓,提升客户的好感,只有当设计师与业主达成共识时,设计方案才会从图纸变为现实。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表达和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把这方面的训练贯穿于每堂课程中,多采取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比如,在艺术设计教学作业点评环节,可以尝试鼓励学生现场说出设计说明,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摆脱紧张感,再到熟练讲演,最终达到肢体语言的熟练运用。多组织关于设计学科的演讲赛、辩论赛,给学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
(五)具备素材、资料的收集能力
民间有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素材对于设计师,就像蔬菜对于厨师一样。设计师要想做好设计工作,必须有大量的素材作为积累。
素材库和资料库在设计师设计过程中主要起启发、引导、借鉴的功能。一个设计师如果拥有一定数量的素材库和资料库,在设计中就能够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素材大多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采用下载的形式,通过日常不断的收集整理,逐渐形成内容较为齐全的素材图片或源文件。设计师因为在收集过程中经手每一张素材图片,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很容易记起素材的大致形象,然后找到素材所在位置。
(六)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和材料学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设计师也必须紧跟潮流,掌握最新的工程技术、材料知识,包括电气系统、水暖系统、消防系统、装饰材料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运用自如,不了解装饰材料,不懂得施工工艺的设计师只能纸上谈兵。
在我国现阶段职业技能教育院校课程设置中,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大多还是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这类知识仅凭课堂讲授晦涩难懂,应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去施工现场和建材市场,向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请教,对材料的尺寸、规格,各种施工工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这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
职业技能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目前在职业技能教育院校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些培养目标和整改措施,希望能促进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把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产品的能力,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春光.形象与逻辑——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浙江工艺美术,2005(4):8l~82
[2]李宏林.浅谈室内设计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辽宁[3]汪洋.。大美术”教育中室内设计教学的理性思考[J].装饰。2006(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