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设立的两个特色栏目为例,重点阐述其创建的缘由、创建的基础、创建的过程、创建的成效,以此说明高职院校学报要提高办刊成效,首先应当从挖掘学校本身的办学特色资源,创建特色栏目入手,在发挥学报学术研究平台功能的同时,助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报; 特色栏目; 创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1-0036-06
一、引言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创建的高职院校认为也需要像普通高校一样拥有自己的学报,于是数十家公开出版发行的高职院校学报应运而生。这些学报从模仿一般大学学报办刊起步,到独立运作,前后不过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然而,当今社会发展态势日新月异,改革的浪潮势不可挡。高职院校学报,作为一个发展历史较短、办刊情况较为特殊的学术期刊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直面挑战、找准定位、创新发展?[1]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报既不能把自己的办刊定位与普通高校学报等同,也不能循规蹈矩地走一般学术期刊发展路径,还是应当在特色发展方面下功夫。但是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必须挖掘高职院校各自的办学特色资源,从创建特色栏目开始。[2]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和“集团化办学研究”两个特色栏目为例,通过对其创建过程的阐述,以期引发我们高职院校学报人深入思考,竭力探寻学报创新发展之路。
二、“创业教育研究”和“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的创建
(一)“创业教育研究”栏目
1. 在浓烈的创业教育氛围中孕育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创业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的学校,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原来就是一所具有创业传统的学校。早在1996年学校就喊出“拆了‘围墙进市场,课堂建在马路旁”的口号,提出学生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存性创业能力”。
学校推行创业教育,学生学习创业不仅解决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为学生拓展了更广阔的人生道路,而且也带动了其他人进行创业,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也前来视察调研,并把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育作为学习的典范。2004年由学校承办的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在无锡隆重召开。当时,原教育部部长周济一行,乃至来自全国的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特地来到学生创业门店视察。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为此还亲笔做了重要批示:“创业教学好,请教育厅推广。”
2. 在全体编辑充分的调研论证中创立
2007年初,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开始酝酿开设“创业教育研究”特色栏目。经过深思熟虑、调研论证,所有编辑(包括特邀审稿专家)都认为,随着学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办学特色会不断凸现出来,一批又一批教师与学生在创业街、创业园、创业教育孵化基地中实践、锻炼、成长。他们对于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情会不断高涨,研究的成果也会越来越丰硕。创建“创业教育研究”特色栏目计划不仅对办好学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7年10月,学报第5期“创业教育研究”特色栏目正式设立,当期就刊载了原学校党委书记李刚、党委副书记张志祥、教务处副处长朱璋龙等人的论文,他们也是学校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
3. 在丰富的创业研究成果基础上建设
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特色栏目的设立,学报陆续刊载了学校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的许多成果。从2009年开始,学报关于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成果连续获得了无锡市、江苏省、国家教育部的重要奖项。李刚、华桂宏、张志祥等人的研究成果“坚持开展创业教育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其后学校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组成果“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业教育研究”栏目设立,为学校创业教育研究和为学校教师展示他们创业教育研究成果、交流其创业实践经验创造了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投入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情。以2010年为例,创业教育立项课题就达到22项(见表1)。
截至目前,“创业教育研究”特色栏目已刊发较高水平论文32篇(见表2),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校内教师来稿,直接推动了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对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
1. 创建“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的条件
2003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江苏省第一个以产学研为主要纽带,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企业和高、中职院广泛参与,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此后学校不断拓展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行政单位等合作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成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另一个特色。
2. 创建“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的规划
对于由学校主办的学报来说,创设“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同样也有优越的条件和重要的保障。2007年学报编辑部经过充分研究,收集相关人员对设立特色栏目的建议,并征求学报编委会成员的意见,最终决定创建“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其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筹划、创建、推进。
第一阶段,以学校集团化办学特色为基础,启动以集团化办学研究作为特色栏目的可行性调研活动;第二阶段,以学校集团化办学研究成果为学报特色栏目的稿源保障,创建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第三阶段,以集团化办学研究这个特色栏目为重要平台,彰显学校集团化办学特色,助推办学内涵不断提升。[3]
3. 创建“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的成效
(1)为学校集团化办学研究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如在2011—2014年期间,学报刊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论文就达25篇(见表3)。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校外来稿。
(2)激发了学校教师开展集团化办学研究的热情。2008—2013年立项关于集团化办学研究的课题已达26个(见表4)。
(3)推动集团化办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走向深入。随着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蓬勃开展,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先后在市级、省级、国家级获得众多荣誉。2009年学校集团化办学研究成果也同样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学校成功主办江苏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战略研讨会,并成立集团化办学战略研究所。江苏教育厅丁晓昌副厅长与教育部商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晋卿共同为“集团化办学战略研究所”揭牌。
学校集团化办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集团化办学特色越来越显著。从合作维度看,已经是学校与学校、学校与行政单位、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从合作范围看,已经从区域发展到国内,从国内走向国外。2010年学校与江苏红豆集团合作在柬埔寨西港特区建立了培训中心。截至目前,已经开办了6期培训,培训总数达7800人次,为提高当地员工的语言和有关业务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
为此,朱有明、赵善庆等人也专门对国外环境下集团化办学开展研究探索,课题名称为《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服务企业“走出去”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以柬埔寨南洋红豆学院建设项目为例》。[4]
三、结论及反思
(一)创建特色栏目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学报办刊时间才十多年,与普通高校学术期刊相比,无论是办刊水平,还是办刊条件,都难以相提并论。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期刊群被认为是最为落后的期刊方阵。高职院校学报要突围也好,要创新发展也好,不能再一味地攀比高校学报,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5]每个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尽相同,每个高职学报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开设栏目。高职学报只有紧密地依附高职院校“母体”,源源不断汲取营养,才能茁壮成长。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建“创业教育研究”和“集团化办学研究”两个特色栏目,就是因为创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学校两个非常重要的办学特色。学报设立特色栏目,可以展示创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成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办学内涵的进一步提升。
(二)创建特色栏目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尽管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已经从过去的规模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但是我国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方兴未艾。一方面,人才培养的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整个高职教育体系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报,作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阵地,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利用本校的办学特色,创建“创业教育研究”和“集团化办学研究”特色栏目,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特点、新潮流,不仅在办刊特色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也创造了办刊新成效,为学界和业界进一步探讨这些办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搭建平台,进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永庆,任延刚. 策划特色栏目 打造精品期刊[J]. 编辑学报,2009(4):346-347.
[2] 徐永生. 高职院校学报打造特色栏目的实践探索[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115-117.
[3] 王健. 打造特色栏目 提升地方院校学报影响力[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591-592.
[4] 朱有明. 我国企业“走出去”东盟发展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以柬埔寨西哈努克经济特区为例[J]. 价值工程,2013(4):146-147.
[5] 徐永生.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报办刊宗旨、战略的反思[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6):125-127.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