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胜男等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渠道。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新载体的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本文结合台州五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情况,认为当前台州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良好,但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责任分散以及破窗效应等问题,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因此,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大力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和网络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发扬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群体极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144 — 02
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是公民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表达政治主张意愿和利益诉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和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冲突依旧存在,面对这样的信息化社会大环境,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参与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同时,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广泛、互动等特性,使网民的政治参与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换言之,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经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来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会变得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特殊群体,是一个集独立性和依赖性为一体的矛盾体,其新鲜感和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易受网上舆论引导和影响,从而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进行研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正能量。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诸多病症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较大,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独立,但性格冲动、缺乏社会经验,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而做出错误判断,对社会问题认识大多停留在表层,不经过理性思考分析就盲目跟从。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去认识,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评判和思考,而不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同时,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驾驭显得更加自由,这更使大学生在未了解全部事实的前提下就“口无遮拦”地发表一些的言论。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见趋同
大学时期是一个兼具理想和激情的时期,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即将走入社会,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焦点,特别是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如就业、房价、腐败、教育等;他们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对于新事物,如互联网的应用;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极易受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吸引。
随着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逐渐增强,网络平台已日渐成为大学生关注时事、表达自身观点和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然而处在复杂的网络语言环境中,对于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群体难以作出明确的判断而常常出现大面积言论跟风的情况。比如在针对网络上的时政热点问题方面,大学生一般会跟随网络上大家普遍赞同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在浏览时政热点或社会事件,遇到所持观点与网上意见不同时,会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想法。在面对未经证实的言论、事件时,大学生群体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在有某种偏见后,通过网络上的相互影响,使得这种偏移进一步深化,尤其当相同年龄阶段的人聚集在一起,更容易对偏向产生相似性的“共鸣”,即便是偏激的,也往往通过大学生的“口诛笔伐”,使观点呈现片状类同,从而引起轩然大波。
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责任分散效应”是社会心理学家拉塔涅经过研究发现的由于多人在场导致责任由众人承担而个体承担的责任微乎其微,进而出现推诿心理和集体冷漠局面的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理应具有更高的责任意识,但是由于受大学成长环境、西方思潮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加之该群体具有集独立性和依赖性为一体的特性,使得责任意识缺失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扩散。比如有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上有言论自由权,对于网络上的谣言可以进行转发、扩散,而不用承担责任。这体现了“责任分散效应”与个体的心理因素紧密相关。
1975年,Mathes和Kahn通过实验发现被试者在个人条件下行为和观点的极化量小于在群体条件下行为和观点的极化量。网络的非实名制使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认为自身隶属于某一群体,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小责任感,往往会产生观望心理。该实验更是证明了责任分散同时是去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网络的互动性、便捷性使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个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更易受群体心理的影响,群体的非理性化思维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个体思维产生辐射作用,导致个体盲目跟从大流,对于是否会被追究责任存在侥幸心理,因而不加以辨别便进行转发、扩散,进而形成极化现象。这样的极化由于非理性化、责任弱化或者带有目的性,会对社会产生负效应。
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破窗现象”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的“破窗理论”。“公民新闻”、“大学生参政”的时代已经降临,大众成为新闻发布者、新闻解读的主体部分,而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军,舆论再次回到“街谈巷议”的自我生成、自我组织的流变状态,而这种“街谈巷议”又因传播速度飞速增进而使传播机制发生了质变。学者胡珏认为,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够点燃一篇舆论的导火索。新媒体广泛采用头条新闻推送、综合用户地理位置推送当地新闻等及时推送技术,可实现“一报多端”,做到“贴身发行、随手可取”。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普遍有刷微博、微信,上贴吧等网络行为习惯,不少人还会对重大政治事件会跟帖评论,往往楼主的话会对整个帖子起着导向性作用。大学生在浏览这些信息时,思维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引导,情不自禁跟随主流,甚至会主动对消极的舆情进行社交分享,扩大到更大的影响层面。
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学生出于新鲜和好奇会更乐意点击类似“绝密”、“揭开黑幕”等字样的文章,那些负面的内容也更易引起广泛的转载和评论。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朋友圈中的文章,相比于知识性学习的文章,更乐意去点击国家危机事件,因为“坏消息”对他们来说是情绪出口的一个工具,他们认为当大家都在转发的时候,自己也可以转发。这从一定程度表明他们的理性被搁置了,通过这些负面消息和负面评论,他们发泄自己的压力和释放不良情绪,易产生“破窗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的原因
1.大学生政治心理尚未成熟
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群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直观、具体、不定型、不系统的心理反映,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
调查发现,政治心理尚未成熟是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呈现出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大学生政治认知上存在局限性,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几乎不具备社会经验,对于一些政治现象很难做出积极、科学的价值判断,易受到教唆,进而引起大面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其次,大学生政治情感缺乏稳定性。大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正处于人生的求知与探索阶段,各种情感思维正处于不成熟的萌芽时期,对于政治问题与有效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缺少足够的理性思考,仅停留在一种暂时的主观情绪体验阶段,易受一些感性认识影响而表现出个人情绪的冲动;再则,大学生政治价值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在政治价值的选择上也变得多元化,在网络化这一大背景下,西方世界不断通过网络、电影等多种渠道向我国输送它们的价值观。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也充分表现,部分大学生不断追求着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渐偏离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初衷。
2.从众性和依赖性易产生“社会流瀑效应”
美国当代法学家凯斯?桑斯坦认为:“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信息的获取者,不是依靠自己而是依赖他人的思想从而获得相应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常见,如2014年香港的“占中”事件,可以认为其与该群体本身所存在的从众性和依赖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从众性容易加剧群体极化现象发生。当今时代下的大学生虽身处校园,但是其思想活跃而不守旧,对社会的重大事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畅通的网络环境也使得他们能够了解校园之外的重大事件,但是在使用网络媒介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事件时,由于并未亲身体验,在对该事件进行认知和判断时,往往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且参与没有明确的目的,当一种可能性的出现被认同,往往其周边的人也被带动,从而最终导致人云亦云。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依赖性推动极化现象出现。大学生是一个将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相融合的统一体,其有着自身独立的人格,但是处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的他们,由于缺乏时空的限制、明确的规则,在进行政治参与,对信息进行解读和筛选时,其思维和价值观极易出现混乱状态。在对某件事情没有明确的立场时,会更加倾向于相信他人的言论与说法。相对于一个人决策,更容易做出极端的决定。显然,这是一种未经事实论证的、依附他人的浅层次的表达,容易使人产生思维惰性和观点依赖,造成思维僵化。
3.匿名性易引发“责任分散效应”
网络的匿名性使大学生个体成员释放了“本我”个性,在虚拟网这层保护膜下,个体心理活动的潜在形式明显得到强化,其中利己心理、侥幸心理、法不责众心理表现得尤其明显,进而引发“责任分散效应”。
调查发现,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大学生群体较多地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诉求。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大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他们不得不将自身的发展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首要因素,而复杂多样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正好为他们的需求提供契机,进而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念性,一旦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偏向“利己”动机时,责任分散效应便会应运而生。由于网络的非实名制,大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往往会由于心存侥幸地认为自身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引发冲动的本能意识,加之其政治心理的不成熟,较容易出现政治思想的偏差以及盲目性,进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放纵自己的非理性言论和行为。
可见,互联网的隐匿性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失范。政治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普遍抱有这样一种心理,即大部分人都做了这件事,我跟着做,即使这种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我也难予惩戒。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意识的缺失,正是这种心理使“责任分散效应”愈演愈烈,进而影响网络群体极化。
4.不健全的预警机制易导致“破窗效应”
在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过程中,破窗效应表现为某种观点或情绪在网络舆情形成与扩散过程中具有高度传染性。大学生不仅是易冲动、易焦躁的群体,也是易受暗示,易轻信的群体,一旦某种观点变为主导时,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个体能抵制的寥寥无几。此时个体的意志和辨别力迅速下降,大学生在冲动情况下往往不是理智的逻辑思维,而不健全的预警机制通常情况下会导致“破窗效应”的产生。有人说,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新闻发布或声明往往有很大难度和很大风险,因为情况还不是很明朗,不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此时也很容易说错话或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但是可以因为这些理由而等到事情非常清楚了之后再进行新闻发布或对外表态吗?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公众性强、鼓动性强和影响大等特点,通过媒体的积极报道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样,偏差的报道也可能引发社会情绪的不安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如果政府、高校的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则不能在第一时间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那么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就极易产生偏差。比如关于香蕉致癌的传闻,先是在部分小群体中产生,经广东某报纸报道后,迅速在广大消费者中产生,大学生对于网上的消息了解比较及时、性格比较冲动,迅速展开抗香蕉行动,政府部门出面企图澄清谣言,但是又有人说香蕉致癌是一种慢性过程,故等到政府最后能拿出证据的时候,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三.小结
大学生是网络参与的主力军,高校是繁荣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高校的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意识形态的引导,很多大学生持反感态度,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是强制性灌注。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改革,用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相信效果会得到事半功倍。当然,高校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应有新的表述,用形象的比喻来吸引人,用最新的材料来激起学生兴趣,用对比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反思,用身边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当然,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力量,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应当在心中有一个理性判断,面对突发事件首要要冷静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有选择、有判断地吸取他人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尊崇;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主动作为,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面对消极的网络舆论在不参与的同时,还要站出来勇于用不同的声音说话。
〔参 考 文 献〕
〔1〕李忠军,张森林.大学生政治心理与政治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03).
〔2〕章志光,金盛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科.政治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4〕赵宝新,赵丽新.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养与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07).
〔5〕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6〕邹建华.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策略: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3).
〔7〕曹珩.破窗理论视野下的微博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苏州大学,2014,(05).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