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山
【摘 要】
初中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很不尽人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有如下策略:一、文与言,鱼与熊掌也,两者可得兼也。二、鱼与渔,舍“渔”而取“鱼”,舍本逐末也。三、“诵读”,文言教之根也。四、“兴趣”,文言学之本也。五、一与三,举一而反三,方可教也。六、内与外,向课外延伸,路才宽也。
【关键词】
初中 文言文教学 策略
在校园内流行这么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三怕”,怕文言文排在第一位,可见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有多糟糕。正如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所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也很不尽人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去应对:
策略一:文与言,鱼与熊掌也,两者可得兼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文言文的“文”与“言”应是辩证统一的,绝不可走极端。重“言”轻“文”,教师逐字逐句串讲,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或重“文”轻“言”,抛开语言的特点,搞假大空的分析鉴赏,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没有“语文味”的课是难成其语文课的。正确的做法是:一要对文章词、句的含义有基本的理解,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要讲,但不是孤立地讲,注重随文学习,以读带讲,以讲促读,随文而讲。二要挖掘文章的“人文性”,让学生通过鉴赏评析,有所感悟,有所教育, 如曹勇军提出来的:追求文言、文学、文化的和谐统一。
策略二:鱼与渔,舍“渔”而取“鱼”,舍本逐末也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是现成的物;而“渔”则是捕鱼的技术,捕鱼的方法。给你一条鱼,或给你一筐鱼,或给你一船鱼,总有吃完的时候。相反,如果传授你捕鱼的技术,捕鱼的方法,“则终生受用无穷”。引申到文言文学习上,普通的教师总是不相信学生,在课堂上大搞“一言堂”,一字一句的串讲,想“字字落实,句句过关”,一口一口地喂饱学生。这是典型的“授鱼式”教学。可是,事与愿违,学生一旦脱离了教师这根拐杖,则寸步难行。高明的教师则不同,相信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与习惯的养成。既注意课堂的预设,更关注学生问题的生成。这种“授渔式”教学模式,才是我们教学的正确之道。
策略三:“诵读”,文言教之根也
我国母语教学历来重视“诵读”,可说:“诵读”乃文言教之根也。
南宋朱熹曾强调:“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现代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回忆自己儿时读书时的情景时说过:“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无数事实也证明,不少名人,如茅盾、巴金、钱钟书、苏步青等从小就十分重视“诵读”,记忆力就惊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与其超凡的记忆是分不开的。因此,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能“忘本”,应信之,操之、捧之。
策略四:“兴趣”,文言学之本也
学生怕文言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言文佶屈聱牙是一个方面,而我认为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张载也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一个人如对某一事有兴趣,势必心无旁鹜,专心致志,即使有什么困难,也会想办法加以克服。
兴趣来自于语文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兴趣来自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兴趣来自于某种责任,或自己的理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文言文的意义、作用及其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文言文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如果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文言文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的,这样自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策略五:一与三,举一而反三,方可教也
《论语·述而》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说: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一是新旧知识之间要有共同要素,二是学习者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要有一定的概括水平。
2012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第10小题: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忿( ) 狱( ) 答案:愤恨、案件。
当看到这两个词时,学生就会想到课文《陈涉世家》中的句子:“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课文《曹刿论战》中的句子:“小大之狱。”这是一种举一反三。
再如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之”可作三种词性:助词、代词、动词。作助词时有五种用法: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4.宾语前置标志;5.定语后置标志。作代词有两种用法:1.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解释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
1.菊之爱,陱后鲜有闻。(周敦颐《爱莲说》)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3.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4.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5.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
6.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8.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
当学生看到第一题时,脑子里就会闪现“之”的不同用法,这又是另一种举一反三。
策略六:内与外,向课外延伸,路才宽也
学好文言文,单靠教材所选的有限几篇文章,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只有向课外延伸阅读,求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下列经典名著,初中生应有所选择地去阅读:
《古文观止》《论语》《史记》《左传》《资治通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孙子兵法》《世说新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词选》等。
总之,文言文教学策略远不止上面所说几点,由于篇幅所限,就不赘述。只要我们的教师有事业心、责任感,相信文言文教学这座堡垒是能够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