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近年来,教育界对高中语文教学口诛笔伐,声讨不休。语文教学者则有苦难言,深感语文教学负重累累,吃力不讨好。高中语文到底该怎样教?下面我就谈一些粗浅的感悟。
一、教学目标清晰
从教学艺术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控和导向。从学生心理上讲,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学习目标,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模糊、单一、随意的现象。教学目标的清晰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语文教学的目标不要过于宽泛。大容量多目标的课堂也许彰显了一个教师的学识,但对于学生来说,面对纷繁的知识炮轰,又能掌握几多消化几多呢?且目标众多等于没目标,所以我认为不如简化教学目标,一课一至两个目标,吃透、消化,进而娴熟运用。如焦卫龙老师在教学《琵琶行》时,一节课设定了一个教学目标:探究音乐描写。他引导学生听读、自读、解读,然后探究描写音乐的方法,并联系同类作品,让学生摹写。这样的教学扎实有效,简洁明快。
其次,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因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划定同一目标,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而部分学生学习时间则不足,所以在实践中,进行归类分层递进教学,教学的实效可大幅度提高。
第三,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文本和学情。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犹如裁缝剪裁衣服,要想使教学目标这件“衣服”能“剪裁”得恰到好处,教师就必须对“文本”“学情”做到精心测量,从而使教学目标和文本内涵、学生情感浑然合一。例如,教学《老人与海》时,我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自觉吃透文本,兴冲冲去上课,结果出示了探究人物形象的目标后,学生却很沉闷。我猛然意识到忽视了学情。和学生沟通之后,明白了症结所在。原来学生不喜欢西方小说。他们认为情节太简单,桑地亚哥这个人太物单一,提不起阅读的兴趣。针对学生的情况,我重新制定了教学目标。调整为:1.发挥想象力,补出桑迪亚哥的心理活动。2.和中国小说里的英雄相比,桑迪亚哥这个西方的英雄有什么特点?此目标一出,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了。吃透文本,了解学情,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薄弱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考考点清晰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6种能力。这些考点贯穿于语文1至语文5的五个模块及其选修教材之中。每个文本都是独立、完整、不可分割的个体,都是具有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各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切入文本的深层感情领域和内层境界,让学生在能动性地参与中“忘我”“同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能力。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的“明月”和“清风”“惊鹊”与“鸣蝉”就很值得关注和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及这些意象之间颇具匠心的相承与相辅,体味到这一点,作者的心态、追求、审美境界和情趣也就彰显无疑了。
三、教学训练清晰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与高考考查的点是一致的。语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指引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锤炼阅读的思维。教师在每节课中精心设计教学训练活动,必将使学生练就更多的语文能力,必将使教学更为有效。如何使教学训练走向扎实呢?
(一)以点带面,开拓空间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指出:“语文课就是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实践课,就是教师领着学生在课文里走个来回,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训练、观察训练、情感训练、写作训练、行为习惯的训练等”,这些训练,不是每节课都要面面俱到,可以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教学了现代诗、古体诗,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可以抓住文章中的留白,对学生进行想象、写作、情感训练等。每一篇课文都不缺乏可以用来设计教学训练的点,教师要有双慧眼,要捕捉得准,才能为教学开拓空间。
(二)灵活多样、趣味横生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训练必须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单一、僵化的训练只能扼杀语文的灵光和学生的个性,训练的方式要因人因时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使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乐趣之中。如教学成语时,如果采用单一的高考选择题的形式,或机械地死记硬背,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不妨从趣味训练入手,成语接龙,成语故事,成语换俗语等,让学生在这些文字游戏中,理解词义、语言色彩,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将训练寓于趣味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一种积淀,不能操之过急,需日积月累,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