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
最近,北京市政府某部门发布了对于APEC峰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结果。其评估结果是,机动车限行对削减PM2.5贡献最大,达39.5%。为此,该部门表示,“应把治理机动车污染作为深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方向,在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提高新车标准、淘汰老旧机动车等方面持续发力”。
对于他们的结论和今后准备采取的措施,笔者都有疑问,现录出以待方家指正。
首先,机动车限行效果最大值得怀疑。正巧最近我看到一份国内某著名高校应用国际先进方法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报告,对北京PM2.5的分析结果是电力19%、工业34%、民用18%、交通12%、农业10%、扬尘7%。显然这一份报告不支持机动车贡献最大的说法。
我赞成汽车产品应加强节能减排,也不反对北京现行的限购限行政策。我反对有关部门避重就轻,死盯机动车,在机动车中又以汽车为重点,忽略其他贡献度更大的领域。
其次,在该部门准备采取的措施中,也藏有玄机。什么叫“在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提高新车标准、淘汰老旧机动车等方面持续发力”?就是第一措施是进一步限行,五天限一天不够,要改成单双号。第二措施是制定最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第三才是淘汰老旧机动车。
对此,我的建议是顺序应该倒过来:首先大力淘汰老旧机动车,理由是老旧机动车在PM2.5排放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提高新车标准,理由是北京已限购,新车增量很少,加严新车标准对减排作用很小,而且对新车标准加严的影响应全面评估。如果此举造成中国品牌汽车全面退出北京市场,则负面效应过大。最后才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临时的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措施,比如停止非道路车辆施工,万不得已不要限行。理由是,老百姓平时开的汽油轿车,对PM2.5贡献很小,在机动车中不会超过5%,对PM2.5总量的占比不会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