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雕塑的公共性

2015-04-29 00:44宗涛
美术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公共性雕塑

宗涛

【摘要】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究其原因,不外乎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与艺术家的个性创造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而城市雕塑公共性表达的缺失也是目前在业内被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正是从公共艺术表达与创作的角度去探讨城市雕塑存在的这一问题,在城市雕塑的建设中,只有将公共表达与个性创作进行合理地协调,也才会让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城市环境相融,也才会彰显城市的特色与个性,提升城市的形象。

【关键词】雕塑;城市雕塑;公共性

引言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显然,公共性是其显著特点。城市雕塑立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环境、历史和精神风貌。因此,其表现形式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不能随艺术家随心所欲,公众完全不知所云,也不能完全地世俗化,使得艺术性荡然无存。对平衡二者关系的把握,始终是城市雕塑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雕塑与城市雕塑

就概念而言,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又称为雕刻,所使用的手法有雕、刻、塑等。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不同时代宗教、哲学、经济、信仰等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从原始社会的石雕、骨雕到玉雕、青铜器、木雕,再到后来的玻璃钢、综合材料等,雕塑创造出的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形象,由最初的三维静态物体到后来的四维、五维、声光、动态雕塑,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后来的审美表达,雕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同时在意识形态和认识方面也在不断的突破,使得雕塑本身向多维时空、形态探索和发展。

城市雕塑亦可看作是雕塑向不同形态、空间发展的产物之一,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而产生的。它们分布于城市的公共场所,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存在,又可以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其相结合。既能存在于密集的高楼、道路间,又可以存在于空旷的公园、广场上,题材范围很广,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景观,另一方面又能丰富公众的精神享受。

城市雕塑,立于城市的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城市,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城市雕塑势必也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可以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作品,找到能够表达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创作点,并能够反映城市文化特点和历史。因此城市雕塑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创作本身以外,更需要考虑到其本身以外的东西,诸如城市的文化特点、城市规划、城市的建筑形态、城市的人文特点及城市的历史等。

城市雕塑有美化和装饰城市的作用,同时作为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公众的视觉不断地产生交流。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会让参与到其中的公众产生愉悦的精神状态,感受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脉搏。城市雕塑的建立一般是非常严谨和慎重的,需要由行政部门下令,并由其下属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负责筹备、实施,通过招标或邀请的形式由雕塑家们进行创作完成。

作为城市的一个部分,城市雕塑超越了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通过与空间、环境、历史等的互动,城市雕塑具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永恒性,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因此,城市雕塑所具有的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要考虑到公众。城市雕塑无论是从语言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应该服务于公众,考虑到公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及审美意识,同时要尊重城市的风俗。在公共表达这一方面,城市雕塑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性,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城市雕塑应具有引导性,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应体现出城市特点、时代特征和精神。

城市雕塑的环境性,因为城市雕塑脱离了架上的概念,更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空间因素,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等对城市雕塑的创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文化和公共艺术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历史积淀和精神面貌。

二、中国城市雕塑的公共性问题

本文所讨论的是关于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因为与西方相比,中国城市雕塑的历史并不算长,甚至中国缺乏在公共空间放置雕塑的传统。中国雕塑最初的功能多倾向于实用,或用于纪念或用于祭祀。城市雕塑的真正发展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建纪念雕塑的风潮,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属当时的代表之一。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除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留学人员进行过有限的尝试外,新中国城市雕塑事业基本从空白起步。1959年北京落成了十大建筑,并涌现出第一批有代表性的大型雕塑精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农展馆雕塑等,但全国范围城市雕塑发展仍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雕塑的数量并不多,且类型单一,功能旨在装饰和美化城市。改革开放之后,雕塑艺术的发展很快,与此同时,城市雕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城市雕塑的数量、题材、地区分布及城市雕塑的理论建设、规划和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叙事模式,而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并开始走向公众的日常生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和公共艺术的一个部分逐渐显示出作用。

据统计,在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中,上海只建造了40余座室外雕塑,但到了2003年上海室外雕塑总量已达1037座。2012年北京市室外雕塑为2512座,2009年天津市主城区雕塑为400余座,201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雕塑为300余座,均比改革开放前有较大增长,而且包括了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等不同类型,涵盖了传统、现代等各种风格以及具象、抽象等多种形式。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产生了对城市艺术的强烈需求,城市雕塑也开始得到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1982年,北京和上海被中央批准为两个最早开展城市雕塑建设试点的城市。公众对城市雕塑的鉴赏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对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也拥有了更大发言权。这种上下一心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雕塑快速发展。

但伴随城市雕塑迅速发展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城市雕塑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但是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一是因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不长,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城市雕塑的发展历史也相应的很短,对于城市雕塑的创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验。二是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一些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公众的审美步调不一致。三是艺术家的创作带有非常强的个性,由于这种个性创作与公众审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合点,致使创作出来的城市雕塑不能被公众理解和接受。

城市雕塑的发展因为时间较短,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城市环境、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融合不够成熟,很多城市雕塑的创作还限于艺术家本身对于雕塑语言的运用和表现,而对具体的地区缺乏分析研究。

同时,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很多城市也开始意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想通过城市雕塑来带动城市的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很多城市雕塑应运而生。问题随之而来,很多的城市雕塑因为缺乏具体的分析研究,盲目跟风,造成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雕塑出现。而且,很多的城市雕塑在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很多的雷同,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缺少新意,甚至有直接套用抄袭西方的城市雕塑,不但会让公众产生视觉上的厌倦与审美疲劳,甚至因为与当地的环境、人文等因素不符,而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雕塑成为了一座“孤岛”,既不被公众接受,又无法融入城市。

三、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

面对显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城市雕塑如何适时地表达其公共性,什么样的城市雕塑作品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对于这一问题,吴为山认为:“一件雕塑作品要想被大众接受,就必须反映人民大众的情感,表现大众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并且用大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城市雕塑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从公共方面来看,它应该贴近群众,从艺术角度来看,它也应该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体现。贴近群众和高雅艺术并不是矛盾的,而且也应该是不矛盾的,关键是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这种不被公众接受的作品实际上低估了大众的审美能力,从专业角度看,我认为这类作品是比较简单的、比较肤浅的。从表象上来看是大众看不明白,从深层来看,是大众看完之后对其不感兴趣,自然很难接受。”吴为山对于此问题的解答一语中的,而何谓公共艺术?邹文用一句话概括了公共艺术的含义:“公共艺术的一半含义,指在社会开放空间,即公共环境中,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视觉艺术形式,属于一种有广泛传播性的艺术。”显然公共艺术强调的是一种公共环境、视觉共享和传播性。作为一种公共的存在,城市雕塑会拥有无法估量的观众,当与公众的目光不期而遇的时候,公众会接受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城市雕塑的公共性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还有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意义,甚至有时候会带有些许的政治学意义。

城市雕塑不同于架上雕塑,它需要有高度的公共性,不是艺术家、决策者的个人行为,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才是它的“决策者”,它需要考虑到公共环境、公众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刘开渠早在1982年的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学术会议上就已经提出:“一个城市建筑的成就,当然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建设,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状况不仅反映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能够给予经济建设巨大影响。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

而对于城市雕塑公共性的体现,最先影响公众的是其形式的公共性,这也是城市雕塑最基本的内涵,公众难以接受的、过于抽象的城市雕塑并不在少数,这跟盲目模仿西方的一些艺术现象和雕塑创作有关。城市雕塑的文化公共性,是其最重要的内涵,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历史标志,如众所周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是革命光荣历史的象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还起到了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其与当地建筑、风土人情的结合上,这是对文化公共性的补充,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在艺术上的反映。

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从形式到文化,从内涵到外延,从美化装饰城市到象征城市的文化品位,其彰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众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形态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视觉享受的满足逐渐追求精神的享受,对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即是其所代表的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精神、地域特点,甚至是该城市或地区公众的生活状态。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具有特点的公共城市雕塑。

结语

“一个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人们可以在这里读到它的目标和抱负,读到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雕塑在这本书中,常常是至关重要的点睛之笔,城市雕塑可以集中凝聚一个城市的主导性格和基本精神,使城市空间顿时赋予了积极的内容和意义”(孙振华语)。城市雕塑具有公共性质,会给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元素和精神风貌,让城市更具魅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雕塑创作者的艺术思想如何与公众审美趣味、地区文化特色、历史传统等相融合,是决定一件城市雕塑能否被接受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吴为山所说的那样找到公众审美与高雅艺术的最佳结合点,也才能创作出能被人接受的艺术,城市雕塑亦如此。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公共性雕塑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巨型雕塑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自然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