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倡导“语用”的大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态语文课的导入环节还很少关注到“语言运用”,教师们普遍存在着思维的定势,认为语用是主体环节的教学任务,甚至把语用窄化为指向习作技巧的指导和练笔的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无处不在,具有“现时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地习得学法,运用学法,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应全面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导课”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摒弃教师的“独白”,或师生简单化的“应答”,确立“导课”即“导学”的教学理念,巧妙依托学生先前学习的“内存”,创设特定的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丰富和拓展语用的形式,以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解读信息为素材,充分引导学生完成想象表达、解读领悟、意向接续、个性诠释等语言交际任务。
一、巧寻“关键词”联结,在理解中“创意”表达
概括课文内容是常态课堂导入的一种基本模式,概括是对文本信息的择要或重组,是有弹性的,其呈现的“精度”与“效度”更多地取决于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如何在有限的导课时间内让概括训练落到实处?关键词联结是一种适切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繁杂的语词文字信息中梳理出具有张力的关键词,通过词语串联、中心句辐射、标题提炼等联结形式,把关键词与阅读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重构,建立起语词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联系,以顺应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案例1】《沙漠中的绿洲》教学片断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的是阿联酋人民建设迪拜的事,表现了阿联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优良的环保意识。在课文的导课中,我针对文本由“面”到“点”的写作顺序,联结提取的“语词链”展开语言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应。
师: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中的“绿洲”指的是哪座城市?
生:迪拜。
师:像迪拜这样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的城市有很多。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里面有一个词——
生:星罗棋布。
师:对,这个词告诉我们阿联酋的绿洲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相机出示文字投影:沙漠中的绿洲 星罗棋布 迪拜)
师: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谁来试试?
生1: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迪拜是其中之一。
师:说得真好,特别是这个“之一”用得好,简洁明了。
生2:迪拜是沙漠中的绿洲,这样的城市星罗棋布。
师:说得不错,但听起来不太清楚,怎样说可以更清楚?
生3:迪拜是沙漠中的绿洲。在阿联酋,这样的城市星罗棋布。
师:你修改得真好,加上一个“阿联酋”,这样听起来既舒服,又清楚。
生4:在星罗棋布的“沙漠中的绿洲”中,有一个城市叫迪拜。
师:你好像在给大家讲故事,多美啊!很富有想象力。(学生鼓掌)
师:老师也来说一句:“在阿联酋,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迪拜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5:老师采用了打比方的手法,给人感觉更加生动、形象。
生6:把迪拜比作明珠,我听出了老师对迪拜的喜爱。
师:同学们交流得很好。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作者也是这样写的,先告诉我们沙漠中的绿洲有很多,然后再重点介绍迪拜这座城市,采用了由“面”到“点”的写作顺序。
师:那么,迪拜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教学评析】
利用课始提问生成的词语“迪拜”“星罗棋布”,与课题“沙漠中的绿洲”形成“语词链”,契合了文本由“面”到“点”的表达顺序,据此联结展开语言实践,使课堂导入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教学效应。
其一,通过呈现“迪拜”“星罗棋布”“沙漠中的绿洲”这具有关联的三个词,建构其内在的意义逻辑链,降低了学生概括内容的坡度,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顺序。
其二,“用一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着重训练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精度”。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要内容,并相机进行点拨、评价,让学生体会其运用语言的“效度”,更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其中“之一”的运用、“阿联酋”的添加进一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之后生成的“在星罗棋布的‘沙漠中的绿洲中,有一个城市叫迪拜”更具形象性,给人以美的想象。学生丰富的语用形式,彰显出他们语言表达的创造性。
其三,教师参与并依托“下水句”的示范、引领,帮助学生通过比较品味,进一步认识到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妙用,感受到“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迪拜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所蕴含的情感,更为深切地领略到了语言的魅力。
二、巧托“重点句”转述,在表达中“创生”理解
对文本中的人物和事物,作一些简单的评价,这也是常态导课的模式之一。学生大多会直接复制文本中的中心句以应答,缺少了“转换”的语言实践。李维鼎先生的“转换”理论阐明:“语言的运用,即言语的过程,也就是一种‘转换的过程。”语句是语文教学中最核心的元素,也是解读文本奥妙的钥匙。通过关联词的“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学生便知“转折后是重点”“递进后是重点”“结论词后是重点”;凭借双重否定词构成的语句,以及“难道”“不”等词语构成的反问句,学生便能体会其中强调的意蕴。可见,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其表达的效果迥然不同。在导课中,针对文本重点句,教师可采用转述的方式,为学生架设“转换”的思维路径,能有效地引导他们探究“形式的秘密”,深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案例2】《詹天佑》教学片断
《詹天佑》这篇课文的课堂导入,不少教师着眼整体,先从文本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切入,采用“中心句辐射”法,总领全文组织教学,然后围绕“杰出”和“爱国”展开教学。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忽略了中心句的语言实践。在本课导入中,我利用关联词转述的方式,不仅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内蕴,更契合了作者以“杰出”作为重点内容选材的写作思路,促成了学生对文本表达的理解。
师:哪位同学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詹天佑?
生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很好!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师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能用一个关联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2:詹天佑不仅是一个爱国的工程师,还很杰出。
师:“不仅……还……”运用得很好,你强调了詹天佑的“杰出”。
生3:詹天佑不但是爱国的工程师,而且是杰出的工程师。
师:你运用了“不但……而且……”很好。
生4:詹天佑不仅是杰出的工程师,而且是爱国的工程师。
师:语序发生了变化,你强调的是“爱国”。
生5:詹天佑既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又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
师:你用了一个新的关联词,有新意。
生6:詹天佑不但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
师:非常棒!你更清楚地突出了詹天佑的“杰出”。在清朝末年,爱国的工程师肯定很多,但是,像詹天佑这样杰出的工程师却不多,尤其是在修筑铁路方面。詹天佑因为成功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所以被我们中国人称为——
生(齐):“中国的铁路之父!”
师:通过交流,我们知道詹天佑不但有一颗爱国心,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还具有杰出的才能。所以,我们说——
生(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也给了我们学习的提醒,詹天佑的“杰出”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那么詹天佑爱国心和杰出才能表现在哪儿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教学评析】
“杰出”和“爱国”是重点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的两层意思,其重点是“杰出”。但“杰出”和“爱国”两者孰轻孰重,学生很难明白,课堂导入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关联词进行语言转换实践,收到了“言意兼得”的效果。
其一,对关联词的教学,我们通常只让学生体会其在文本中的作用。而本节课中,教师在“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巧用关联词,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该句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更为适切的表达方式,学生在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中,提高了语言实践能力。
其二,多种形式的关联词拓展了学生理解的空间。案例中,学生自主选择适当的关联词,使“杰出”和“爱国”产生关系,或递进、或并列。然后,教师相机作出肯定和点拨,通过“詹天佑不但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巧妙地联系时代背景,让学生体会到“杰出”重于“爱国”。
其三,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巧妙解读,使学生明晰了《詹天佑》“先总后分”的文本结构,以及文中“爱国”“杰出”两方面在选材上的轻重编排,“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促进了学生由文本内容到文本表达的理解迁移。
三、巧设“导入篇”燃情,在聆听中“涵养”语用
激情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有听音乐、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优秀的特级教师对导课中“语用”的渗透尤为重视,他们往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文特点,精心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极富感染力的课堂导入语,将课前创设的氛围和课文内在情境巧妙结合,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其“语用”范式也滋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案例3】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万里长城》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登——
生(齐读课题):万里长城。
师:一起去看——
生(齐):万里长城。
师:一起去游——
生(齐):万里长城。
师: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
生(齐):万里长城。
师:请坐!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有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长城是我见到的最令人震撼的古代建筑。”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奇迹。”
【教学评析】
“未成曲调先有情”,王老师的导课艺术给人以诗意的享受。其设计的导入语独具匠心。
其一,教师通过“看”“游”“感受”的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长城的向往之情,而慷慨激昂地描述相关伟人对长城的评价,更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做到“以情染情”,不仅引发了强烈的阅读期待,还为本课的教学作了必要的拓展。
其二,导语通俗易懂,层次分明,加上排比句式的运用,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导入篇”,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产生与教师、教学内容在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其三,在导课形式上,王老师注重了师生互动,在讲述中有意为学生“留白”,通过师生应和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情感体验,通过参与、聆听,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涵养了语用。
理解是表达的内容,表达是理解的形式。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两者之间“走个来回”,即在理解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加深理解。【案例1】更多指向内容的概括。提取的“语词链”既是理解文本的“信息链”,也是呈现概括的“形式链”,为学生的创意表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案例2】更多指向重点句的形式。巧用“关联词”,旨在通过转述的方式多次对其解构,促使“其义自现”,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案例3】更多指向教学情境的创设。巧设“导入篇”,学生通过参与、聆听,不仅激发起情感,更涵养了语用,提升了导课的“含金量”。
“语用”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通过“语用”训练,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强化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导课中强调“语用前置”,凸显的是教师指导的前置,因为无论是运用文本语言形式进行迁移性表达,还是调动已有积累进行创意性表达,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创设相应的语词媒介和语境,并进行相应的点拨和评价,不仅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言文字的外在形式,更要让学生领会这样的语言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如何运用。这样,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张建平,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212125)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