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从小感性而内敛,喜欢独自搭积木、画图画、玩模型汽车,喜欢听我讲故事。当身边朋友同事的小孩儿都在积极地报名参加各个培训班时,我也曾动过心,但孩子不愿意。当听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时,我也因此害怕过、担忧过。但,小小的他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他会告诉你荡秋千的感觉像春天;
会教育奶奶飞来的鸽子是不能捉的,要放回大自然;
春天,会告诉你杨柳树儿正在向我们招手;
夏天,要拉着你一起寻找可爱的萤火虫儿;
秋天,摘下橙黄的桔子把最大的递给你;
冬天,焐暖被窝说妈妈快过来宝宝让你;
喜时,搂着你的脖子让小嘴巴在你脸上蹭一下;
怒中,蹬着小脚提高嗓门说“你没有道理”……(摘自“宝贝成长偶记”)
那时我就想:够了,有这些就够了。
后来一次和友聊天,她告诉我,有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孩,和妈妈在KFC躲雨,因为无聊,孩子便在厅内选择了两个点开始了往返跑,跑得气喘吁吁,却不亦乐乎。友竟为孩子数起了遍数,共100多次。友人说:这就是孩子,一个“真”孩!是的,也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说:这有意思,那没意思。我们常用自己的判断掌控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大人们的“有意思”对于孩子们来说就真的“有意思”吗?大人们的“没意思”孩子们就一定觉着“没意思”吗?我想那个小孩儿的妈妈一定有十分了得的育儿理念,要不然绝对会认为在公共场所往返跑是毫无意思的事。
友口中的这个“真孩”让我想到一首诗,题目叫《如果他只是个孩子》——
如果他是个单纯的孩子,
就让他单纯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美丽的孩子,
就让他美丽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善良的孩子,
就让他善良一辈子;
不要教他太多的事,
不要说他太多的不是;
不要让大人的无知,
惊动了他美丽的心思;
如果他只是个孩子,
那就让他活得像个孩子;
不要让他聪明得,
失去了最初的样子。
不要让他失去了最初的样子!也不要藉着“为你好”的借口,让妈妈爱孩子的心变了味儿。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要面对全新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认识不同的新同学,拥有第一个同桌,认识不同性格的老师……但是,却将接受一个标准的评价制度和体系。
孩子不知道,他的成长过程对于父母来说有时却是煎熬和纠结的过程,是不断挑战父母认知、理念的过程。
孩子虽然要上一年级了,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作为家长,我不能要求孩子太多,最重要的,我千万不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要求他的首要标准。
孩子的成长,也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接受培训,记得肖川先生曾经提出:
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首先是给予孩子成熟的、无条件的爱。
其次,以自己模范的行动引导孩子亲近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
再次,作为称职的家长,需要骄傲着孩子的快乐,特别是不要体罚孩子。
还有,帮助孩子学会了解并驾驭自己的情感;敏感地知道他人的需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知道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懂得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索取的同时要懂得给予;学会直面冲突并在解决冲突中获得成长;知道自己行动的结果。这样孩子就更有可能成为受人尊敬和受人欢迎的人。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工程,不能因为看见别的事物的美妙而改变了工程的计划,在如此美好的生命遇见里,不能让他失去最初的样子。
(朱丽丹,常熟市石梅小学,2155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