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霁
若你在一个崭新的八月乘上那辆接驳巴士,穿过西子湖畔的繁盛树荫,驶过武林广场的车水马龙,眼见着京杭古运河之上运输船悠然划开水面……一路朝着西北驶去,在夏日醉人的暖风中,我想,你会从生命最深处感受到这个江南水城的温厚与善意。而当巴士缓缓进入一道开放式的大门,来到你面前的,便是半个世纪前李约瑟眼中的“东方剑桥”——浙江大学。
水韵江南度韶光
杭州源自海潮涨落,历经千年造化,终成今日沃土,东临沧海,西贯水系,南枕钱江,北通长河,自烟雨春日至飘雪寒天,自有一番水汽氤氲之美。而坐落于此地的浙江大学,便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新近落成的海洋学院所在地——舟山校区,以及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建立的海外校区以外,其余五大校区分布于杭城备水域之畔,且被赋予了极为水灵的姓名:紫金港、玉泉、西溪、之江、华家池。
五大校区一脉相生,又各成一番天地。面积最大的主校区——紫金港校区,毗邻西溪湿地,兼具现代化的活力与园林化的舒适。春日黄昏,散学时分,从最南端的医药学院大楼返回最北端的宿舍区,既可坐上校内小电车,风也似的穿过一群群单车少年,也可选择半小时的步行,慢悠悠走过新芽初露的情人坡,沿途欣赏启真湖中黑天鹅游水戏闹的美景。走过图书馆,看那夕阳洒落在光洁的大理石台阶上。走过美名日“亚洲最大”的食堂,它南壁的巨幕电子屏中,或许正有校电视台的美丽记者将校园新闻娓娓道来。在寝室楼下的奶茶铺买上一杯热饮,在果蔬店挑一袋当季的水果,再去小书屋淘上一本杂志,最后走进宽敞的宿舍大厅,与楼长阿姨互道声好,都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点滴的小确幸。
而相隔两个街区的玉泉和西溪两个老校区,临近西湖,靠近杭城中心,而自保留着治学之宁静,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风范。从四校分治时期起,这两地便分别是工科男、文科女的集聚地。老校友们谈起当年的故事,常会分外亲切地忆起那时念工学的玉泉男生是怎样骑着单车,穿过一大片开阔稻田中的蜿蜒小路,去约会那读文学的西溪姑娘。如今,稻田已变为闹市,小路也已修成大道,两地注视着杭城在它们周围从古老长成繁华,也静守住了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蕴藏。
之江校区是钱塘江畔、六和塔旁的守望者,也是光华法学院所在地,因校区依山势而建,法学生们便常将自己戏称为“山民”。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校区曾是美国人建的教会学校,每当红砖钟楼敲响钟声,那些坐落于苍翠林木之中、古朴而优雅的民国风建筑便能将人带回美好的旧时光。而若步行下山,漫步于钱塘江畔,静听钱江秋涛,心中又生一派开阔之情。
华家池校区则位于杭州东大门,毗邻京杭大运河支流,主要是农学院、医学院部分高年级生的聚居地。舂暖花开时,在紫藤萝回廊下听着音乐捧着小书的姑娘,或许上一刻还是在教学实验室内不苟言笑的白衣天使,此刻却又投入暮春江南之美妙了。
浙大人的求学生涯便在此度过。入学头两年,无论学科类别,学生们集聚生活在紫金港校区,修读不同类别的课程,接受博采众长的通识教育,同时选择参加各类组织、社团活动,发扬兴趣,挖掘潜能,叩问本心,逐渐明晰未来几年的专业方向。自第三年起,学生们开始告别“新手村”,根据不同科系、专业的划分,逐渐搬迁至不同校区,开始在更为专业的领域内成长、修行。
在此间度过的青春岁月,与师长的促心长谈,和朋友的把酒言欢,与伴侣的温馨甜美,都是浙大人心底那一片最温柔的明月光。而在杭城街巷留下的欢笑足迹,绕着西湖的春日骑行,宝石山顶听着灵隐钟声等来的新年日出,河坊街上品尝过的杭城小吃,西湖音乐节上飞溅的啤酒、汗水和摇滚乐……那些明媚无邪的时光,又化成了心口那颗最鲜艳的朱砂痣。
百年旅途浙大魂
浙大人的品格,一为求是,二为创新。这也是刻在校训碑上、历百年风雨洗濯而不曾褪色的那两个道劲大字。
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建立,自此,求是精神便植在浙大人的血脉之中。
在浙大,当你在清晨的图书馆瞧见一张从厚厚书页间偶然抬起的面孔,或是在通宵的小咖啡馆望着筹备项目的同伴们通红的双眼,抑或是看着满头银丝的老教授一笔一画地写下板书,你会相信这份执着力量的一以贯之。而在校园剧场,一代代年轻的浙大人将这精神熔炼于热情激扬的表演中。校剧社原创话剧《求是魂》,竺可桢老校长在领导浙大西迁途中的铿锵话语,随着战地的枪声炮火在耳畔炸响:“人一旦做了选择,就再也不悔……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这是浙大人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姿态。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校歌中的这两句,唱的是创新精神。
于是,从一间间看似普通的实验室出发,新型人造电子皮肤诞生,热液采样器助力“蛟龙号”国家工程,小型足球机器人斩获机器人“世界杯”大奖;经过月牙楼,时常能见到建筑学院的小伙们正展览出自己的模型作业,而传媒学院的姑娘们或许正在布置她们的毕业影展;每个月都有数不清的原创戏剧、音乐节、文学聚会轮番上演,文艺爱好者们在其中大展其才;社团纳新周,当宣传墙上的海报贴得不能更满,“百团大战”便打响了,文化广场上接连几天挤满了活力欢乐的人群,非洲鼓社、轮滑社、“三农”协会、对外交流协会、未来企业家俱乐部……数百个由学生组建的社团组织各领风骚,热闹非凡,让人感慨青春之疯狂烂漫。
创新基于包容、开放之氛围。浙大每年都会邀请校内外各界名人开设讲座讲堂,在这里,既能与大科学家霍金面对面探讨宇宙维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讨论资本流动,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探讨传媒的未来,也能聆听李彦宏分享创业人“每一天都不一样的生活”,聆听姜文、王小帅畅谈电影艺术,和李银河教授探讨同性婚姻合法化……在理性、自由的氛围之中,浙大人不断开拓着思维理念的广度与深度。
苏堤新绿,断桥覆雪,百年恍如一瞬。浙大也已走过118年曲折而灿烂的日子。曾在军阀混战时期遭遇被迫暂停办学的困境,也曾举校西迁,唱响史称“文军长征”的壮歌;曾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度过了长达46年的四校分治期,也曾在1998年四校合并,重归圆满,直至今日,傲立于全国高校之林。“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历史赋予了浙大百年荣光,而当下,活力、友爱的浙大人依然耕耘着天下来同的大道理想,不负韶华,灿若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