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好局部特写的10大技巧

2015-04-29 00:44雨辰
中国自行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焦段特写拍摄者

雨辰

在此我们针对局部影像的构成、取景及元素运用为大家进行解说,讲述如何将观察与,基础摄影技巧配合,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局部特写作品的10大技巧。

设法凸显主题

拍摄局部特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将镜头聚焦在主体上,使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拍摄者想要表达的重点。这类手法常见于美食、花卉、生态,甚至是人像或商业摄影,其特色就是以醒目的主体抓住众人目光。因为是直接拍摄重点,所以在按下快门前应考虑好构图。这看似简单的拍摄方式,其实更需要拍摄者仔细思考各元素在画面中的安排,往往差之毫厘的构图就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因器材或现场环境的限制,不能取得最理想的构图时则可以通过后期用裁切或其它方法(例如加上暗角效果)的辅助,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试着“反客为主”

将焦点放在和主体有关联的部位,例如舍弃拍摄人物的全身或半身照,改为拍摄手、脚或脸部表情等。这样的拍摄可以反客为主,重塑影像焦点。很多时候捕捉与主体相关联的局部画面,会比直接拍摄全貌更具故事性,同时给读者带去更多的想象空间。如此,图片传出的讯息就被放大了。若能以局部表达就应舍弃拍摄全景的念头,让原本的绿叶成为影像重心,这样不仅能拍到一幅成功的局部特写作品,也能训练自己突破思维框架,培养更敏锐的摄影眼,创造出更多精彩的影像。

运用景深突出层次

景深在光学范畴的运用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对摄影而言,尤为重要。景深是由光圈大小、镜头焦段、物距(相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三者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光圈越大(f值越小)、镜头焦段越长、物距越近,就越容易拍出景深越浅的照片,反之则景深越长。通过了解景深的概念,我们就可运用在局部特写中,让适当景深表现出远近的空间感和距离感。

以经验法则来看,使用等效24mm~35 mm的镜头焦段,加上不小于f/2.8的光圈值,同时尽量靠近主体拍摄,所得到的成像会更有空间感;若是采用等效50 mm以上的中长焦段并辅以大光圈拍摄,则可拍出独具压缩感的影像画面。虽然两者同样能达到虚化背景的目的,但其效果和观看感受却截然不同。这当中并没有对错或好坏的问题,完全要看拍摄者想呈现出怎样的影像效果。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学习如何善用手边器材,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想法化为一幅幅真实的影像。当然,要拍出层次感强的照片,光圈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观察背景与主体的对应关系,再决定是要放大还是缩小光圈拍摄,以虚化或清楚呈现背景与主体相呼应。因此在寻找局部特写题材时,我们必须同步思考画面最终的整体构成,并灵活运用景深,突出该有的层次感。

留白的美感

虽然说,直接将镜头聚焦在主体是最简单的局部特写拍摄方式,但这种让主体占满整个画面的构图,除非主体本身就具有吸引人的特质,否则很容易使作品没有辨识度,沦为过目就忘的糖水照。因此,若想拍出简单、有感觉的局部作品,在构图上不妨试着多些留白的空间,不要把画面塞得很满,这样除了能让读者的视觉有喘息的机会外,还能制造出空灵感。

即使主体没有塞满整个画面,我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留白处理,让大量的“白”与主体形成强烈对比,进而引导观众的眼睛停留在主体本身上。要拍好这类的留白局部影像,玩家可从基本的三分拍摄法(也称井字构图法)开始练习。拍摄前,可先视现场情况与构图安排,将画面横切或直切为三等分,然后预留2/3处做留白处理,仅保留1/3的画面放置主体重点;或是把画面切成九宫格,再将影像焦点安排在井字的4个交叉点上。只要运用这种极简留白的构图法,就能拍出水平之上的局部影像,值得摄影爱好者尝试。

光影影像的魅力

尽管拍摄的是局部特写,但还是有许多元素可以捕捉利用,进而增加作品的丰富程度。其中又以光影这个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元素最容易取得。因为透过不同光线所散发出的质感,可用来增强影像的张力和通透性,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观察光线的方向与掌握拍摄的时机。

如果以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一天当中最佳的拍摄时间是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的1到2h,因为这两个时段的光线是以比较接近30°~45°的角度照射,也就是斜射光,此时光线不仅质感比其它时段更好更柔和,影像的色彩也会更丰富。同时被照射到的物体的影子会拉长,整体视觉感受将更立体、深邃。此外,还可以利用这个特色大玩影子游戏,在生活中寻找可拍的局部影像来和影子对话,让作品更加有趣,并借此训练自己的摄影眼。同理,若是在室内拍摄,我们一样也可以寻找是否有斜射光源,并配合光的照射方向和构图为局部影像加分。

除了斜射光之外,另一种可运用在局部特写题材的光线就是逆光。逆光在摄影上是一种相当常见,并拥有强烈艺术魅力的光法,最大特点就是能有效增强影像的质感及氛围渲染力,尤其当光线照射在具有透光性的物体上时,更能发挥凝聚目光的作用。譬如在逆光下拍摄植物或绿叶的局部特写便是如此,因为逆光不仅能清楚呈现被摄物的表面纹理,而且能带来一种梦幻感。另外,我们也可以运用逆光拍出剪影的效果,只要观察并找出物体局部值得记录的有趣形状,就可用剪影塑造其轮廓,创作出另类的局部特写作品。

用色彩表现情绪

要将局部特写拍得好看,色彩运用是不容忽略的,因为它不单纯只是颜色上的表现,同时包含了不同的情绪和意义。例如由红、橙、黄所代表的暖色调,能带来温暖、朝气的感觉,给人赋予热情、积极和欢喜的情绪;由蓝、绿代表的冷色调,则有一种平静、安祥、和平的牵连感。如果将这2种色调一起安排在画面里,能产生对立、矛盾、戏剧性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寻找局部特写题材时,除了要留意光线的方向外,色彩也是可以拿来大做文章的元素,只要能在拍摄时善加利用,绝对会让作品更加醒目有趣。

除了颜色的区分外,色彩饱和度的深浅与明度的高低也会影响作品的观感。一般来说,高饱和度的影像容易给人带来较扎实的感受,在主观讯息的传递上也会强烈许多,而低彩度的画面通常搭配低对比一起呈现,是属于大众认知中的轻日系风格。与上述的高彩度相比,这类影像不会让人有紧迫感,同时也保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至于明度,它的表现会影响整张作品的曝光和彩度深浅,当然这通常属于后期的范畴。将明度调整得越高,整张作品看起来就会越亮,但相对颜色就会越浅,反之则会偏暗且深。所以当了解色彩的这些特性后,我们在寻找局部特写的题材或是后期制作时就可灵活运用这些元素,成功传达想表现的主题。

善用线条引导

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几何线条元素,这在摄影中也是引导视觉的重要手法,主要是让观者利用影像中几何线条的指向性,进而看见拍摄者所要呈现的主题。在局部特写拍摄中,我们除了可用几何线条来引导视觉外,还可以用这些元素作为主角,呈现与众不同的影像。

要在局部特写中加入几何线条其实不难,只要稍加观察就能找到许多可捕捉的画面,例如庙宇屋檐上的雕像、汽车的车轮拱板和轮胎、墙上的窗户或树叶的纹理等,甚至连前面提到过的剪影也可归类于几何线条。除了可以轻易辨识的实体线条外,我们还可运用光线和色彩作为引导视觉的线条,最简单的如色彩渐层与光线明暗的方向,就是局部特写上的线条元素。因为这两者皆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视为线条的另一种延伸,它们不仅能引导观众的视线随着渐层或明暗的方向移动,而且其中的过渡变化很有吸引力。

此外,几何线条通常会联想到抽象艺术,这其实源于每种几何形状给人带来的情绪和心理上的感受。以圆形来说,它代表圆满或空洞,也可代表深邃或延伸。而如果我们只框取其局部,也就是弧线,反而会令人有缺憾的不安定感。拍摄者可由单独的局部线条颠覆观者的想象,让抽象的形体来激发更多的思维。至于生活中还有哪些几何线条可以与局部影像相结合,有待你在实践中去发掘。

用视觉与氛围拍出故事

影像之所以会说话,完全取决于拍摄者的掌镜能力。用手中镜头铺陈出有说服力的故事,让照片表达出客观事件或物体后面的含义,进而引导观者去思考与联想,甚至引起情绪上的共鸣和感动,这就是一幅成功的影像作品。而在局部特写拍摄时要拍出故事性,其中的关键便是学会掌握视角和氛围。

所谓视角,是指人们观看影像的角度,其中包含镜头焦段的差异、取景距离的远近及角度的拿捏,这些都会左右画面所呈现出的观看感受。一般来说,广角镜由于涵盖的范围较宽广,加上近距离特写,会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如此可将主体与前、中、后景一起捕捉入镜,同时营造出影像的空间感,让观者能迅速进入拍摄者所设定的空间氛围里。使用望远镜头要拍出同样有前、中、后景的影像虽然比较困难,但我们可利用其远眺的优势捕捉具有故事的画面,也就是寻找画面中的“小画面”,当然这更考验拍摄者对周遭事物的洞察力,才能从看似平凡的环境中,拍到有故事性的局部特写。

构图角度则会影响描绘故事的观点,不外乎有平视、俯瞰和仰角这3种形态。水平直视是最常见的取景角度,就像说书人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娓娓诉说故事内容一样,直接但比较缺乏视觉层面的心理感受,重点会落在局部影像本身,因而必须要有足够的故事性引诱观者的目光停留。俯瞰角度则带有掌握、预知的含义。仰角通常具有期望、崇拜的意味,若能掌握这些拍摄角度的特性,将能为作品注入更多不同层面的叙事观点。

至于氛围,就是影像气氛的呈现,而它绝对脱离不了光影、色调和视角这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线方向和温度、冷暖色调的掌握及构图视角的安排等,这些都是影响氛围呈现的重要原因。或许有人觉得要拍出有氛围的局部作品好像不太容易,但静下心来细想便可发现,只要将前面所提到的技巧加以组合并灵活运用,自然就能顺利捕捉到每张画面的氛围,让讲述故事的味道更强烈,故事性更丰富。

真实与抽象的融合

在局部特写拍摄上,还有一种元素就是倒影。它之所以有趣,是因为能反射出和真实物体一模一样的形态,且会随着媒介材质的改变(眼睛、玻璃、水面等)而产生不同结果(例如倒映出扭曲或变形的形体),为局部影像的创作增添不少趣味。想要拍好这类特写题材,建议使用等效50 mm或以上镜头。因为视角的限制,在拍摄前需要有更多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在有效的取景范围内找到值得记录的倒影画面。有时也会碰到焦段不足或倒影比真实物体还精彩的情况,这时该如何决定画面的取舍,就要考验拍摄者的构图能力了。

除了倒影之外,另一种局部特写法就是将主体拟人或拟物化,使真实与抽象之间的融合更虚化更形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利用特写镜头捕捉人体的局部,再配合光法的运用(通常是侧光或侧逆光),将人的背部或臀部曲线、双峰弧度拍出盆地或山峰的造形。这常见于人体艺术创作题材,也是人体局部特写拟物化的最佳典范。反之,我们也可以运用相同的方式将物体拟人化,为其赋予人类的表情、形体或生命力,以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局部特写作品。

用后期强化本意

虽说大部分的局部特写都能在当下拍到理想的画面,但更多的时候受限于现场环境、光线、镜头焦段等因素,因此必须将作品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以强化心中想传达的影像本意。甚至要对照片画面进行裁切或者二次构图,所得到的便会是一张崭新的局部影像特写作品。

猜你喜欢
焦段特写拍摄者
Consent,Camera,Action
相机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从特写到长镜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大变焦比镜头
特写
无巧不成图
你需要怎样的微距镜头?
标准镜头“常规”焦段比你想象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