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谍战剧市场化路径特征与创新出路探析

2015-04-29 07:26彭倩敏
大观 2015年11期

彭倩敏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从讨论各时期对国产谍战剧的概念界定出发,进而介绍国产谍战剧市场化路径的主要特征,着重分析当前我国国产谍战剧的现状与困境,并针对国产谍战剧市场化道路上的问题提出针对性与创新性的建议。本文希望对我国国产谍战剧市场化领域研究以及谍战剧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产谍战剧;市场化路径;创新出路

国产谍战剧是我国影视行业里特有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先前国外学者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反特片、战争片以及间谍片上,而有关谍战剧的研究却很少。国内研究学者对于我国国产谍战剧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国产谍战剧发展的历程、谍战剧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领域,极少涉及国产谍战剧市场化路径以及市场化出路探析方面。本文希望在能够完善和丰富国产谍战剧市场化研究理论的同时,也能给予国产谍战剧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国产谍战剧的界定

关于谍战剧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学术界对此还未有统一的定论。从谍战剧出现至今,国内学者在涉及国产谍战剧研究时,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对谍战剧有不同的界定。如国内学者周星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中对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此类影剧统称为“反特剧”,另有学者郝建在其《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中指出:反特剧是将侦探片的悬念与逻辑等元素、惊险片中跌宕起伏的危险情节与宣传捍卫国家主权、保卫社会主义等主旋律有效的结合了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特有的亚类型题材影剧。另外,学者戴清在《主旋律的一支奇异变奏》中将有关谍战影剧统一界定为“特情劇”,戴清认为国产的特情剧与欧美的谍战片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国产特情剧有着鲜明的国情特征和电视剧特色。

从“反特剧”或“特情剧”的名称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可以看出,该类影剧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宣传效应。学者李皓认为,谍战剧是指以间谍活动和谍报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而“潜入敌人内部”是谍战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谍战剧的剧情时间多为国共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时期,参与谍战斗争的政治势力有中日两国,国共两党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公安人员和违法犯罪人员,其中中日、国共两种斗争力量可能在剧中同时出现,谍战剧通过对不同阵营间斗争的表现,歌颂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以及坚守信仰的高尚品格。

以上学者对于不同时期谍战剧的界定在角度和侧重点方面各有不同,但近些年“反特剧”或“特情剧”已不能完全涵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谍战剧的戏剧内涵,越来越市场化的国产谍战剧在故事叙事模式、剧情社会背影特别是受众审美需求方面与先前的“反特剧”或“特情剧”有着明显差异。

二、谍战剧市场化的主要特征

(一)叙事模式的转变

国产谍战剧其市场化道路上越来越追求叙事模式方面的创新,以往的反特剧主要是以“敌暗我明”为叙事格调,以打击特务破坏活动为剧情内容,并以实现弘扬主旋律的价值观为主要的叙事任务,如《誓言无声》、《冰山上的来客》等;而谍战剧在市场化发展中越来越突出“敌明我暗”的气氛,并且剧情主要以烘托和塑造主人公的英雄人物形象。

(二)注重商业性与娱乐性

“反特剧”或“特情剧”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这也是其所在阶段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因此这一时期的谍战影剧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市场化的谍战剧开始注重其娱乐性与商业性,并且也越来越迎合与市场的需求,尽管谍战剧仍然会被负载部分政治声音的功能,但市场化的谍战剧逐渐隐藏意识形态话语,收视率与票房转变为市场化谍战剧的根本推动力。

(三)追求多元化与个性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七十年代,国内还处在一个全民崇尚权威、思想一致对外来巩固新生政权的特殊阶段,反特剧的受众群体基本上都是将阶级立场、民族感情、爱国热情等寄托在反特剧的主人公身上,并且受众群体的审美心理以及个人需求都是空前一致[6]。因此可以从该时期反特剧的剧情题材内容、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政治立场的宣传以及趋于扁平的反面人物形象等方面看出,该阶段反特剧的创作特征基本是相近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反特剧,不管是从创作方面还是从受众审美角度来看,都是高度趋于同质化。而新世纪的谍战剧是越来越市场化的结果,也是为迎合市场需求和受众审美个性而产生的,并且该时期的谍战剧也会加入战争剧的元素,例如《雪豹》等影视著作。

(四)人物形象越来越立体化

市场化谍战剧里的正面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已不再是“道德圣人”般十全十美并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人物形象,而是越来越充满个性化的容易被受众所铭记的人物形象[7]。比如《潜伏》里的主人公便是一个个性鲜明、附有世俗化和生活化符号的人物。其次,市场化谍战剧中的反派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化,不再如反特剧中那般小丑化和妖魔化,比如《黎明之前》就将反派人物谭忠恕塑造成有血有肉、复杂多变的形象,这就使得整部影剧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另外,新世纪谍战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传统反特剧中的女性人物特别是女主人公基本上是持有严肃和正义的标签,但市场化谍战剧中的她们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女人”,她们不仅成熟或富有个性,而且还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她们刚柔并济或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使得整部谍战剧变得更加有趣味。这些多元素的人物形象在市场需求与推动中变得更加立体化,变得更加贴近观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三、国产谍战剧的现状与困境

现如今,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国产谍战剧也在受众的需求与受众的批判中不断前面,而在谍战剧一波波热潮的同时,谍战剧的创作却越来越雷同化、同质化,各种雷人的创作剧情也使得重现先前历史的真实性更容易遭受非议。

(一)跟风与同质化严重

近几年国产谍战剧虽然在影剧数量上呈爆发式的增长,但制作方与广电总局缺无法保证国产谍战剧的质量,如今谍战剧市场里的跟风扎堆、题材重复、创意雷同等问题已是国产谍战剧难以掩饰的硬伤[8]。国内学者方莉曾指出,现有很多观众认为我国多半以上的谍战剧是在盲目地跟风抄袭,在故事情节、人物设计以及内容构架上缺少创新。

(二)缺乏真实性的剧情

国产谍战剧在追求收视率与市场利益的道路上,市场口碑可能已不是制作方追求的目标。一些谍战剧的剧本没有精彩的剧情,却通过夸大剧情、违背常识甚至添加暴力与情色来博人眼球,这些非真实性的题材“创新”可能会适得其反。是在影作《潜伏》热播之后,各种硬伤频现的剧本开始大量被翻拍,但改编上缺不成熟,尤其是在细节上不够真实,故事衔接也较为生硬。

(三)本土化特色的缺失

谍战剧《黎明之前》在播出之后,许多受众群体评价它是“最有美剧范儿的国产电视剧”,因为该剧以强情节、快节奏、多角度、碎镜头等美剧特征吸引了无数观众,但在该剧热播之后,许多山寨美剧开始浮现在人们眼前,甚至直接放弃国产谍战剧的中国元素和本土特色而全面复制美剧的元素。

四、谍战剧创新出路探析

(一)追求叙事模式与细节的创新

为迎合当下多元化与个人化的社会文化需求,国产谍战剧要在叙事模式和内容细节方面追求创新。叙事模式的创新即要在彰显人物的情感以及挖掘他们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要将当时的历史背景融入到个人真实的生存环境中,这种注重细节的叙事手法虽然淡化了意识形态,但另一方面会极大的彰显与其他剧本的不同之处,即凸显与传统价值观不同的生命观和群体观。

另外,国产谍战剧可以尝试在故事的细节衔接方面添加一些反传统的悬念,利用抑制、裂变设悬以及连环设悬等手法来形成一种审美的刺激引力,这就让剧本在情节上营造出了扑朔迷离的气氛,使得创作在悬念的设置上呈现出反传统的创新特点。

(二)剧情创新要真实可信

新世纪谍战剧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市场与商业化的推动,但諜战剧不能为了迎合少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而一味求奇求险或制造血腥暴力的场面,更不能忽视故事的真实性与逻辑性。

因此,如果要保持国产谍战剧最根本的原创力并取得市场上的成功,就必须在剧情设计上要严谨真实,力求剧情细节真实可信。当然另一方面讲,这也要求了创作者要拥有独特的艺术视野和精神高度。因此,只有在尊重叙述故事真实性的前提下添加时代的艺术,并注重故事背后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国产谍战剧的良好发展。

(三)打造特色鲜明的国产谍战剧文化

当前国内外的影视行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包括我国国产谍战剧在内的国产影视著作,要想保持永久生命力或者走出国门踏入国际市场,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本土标签。美剧之所以能俘获观众的审美,是因为其有着缜密的情节设计,悬念铺垫的节奏感也很到位。但如果国产谍战剧未经改善和创新,急功近利,一味的引入和复制美剧的话,国产谍战剧将失去自己本应有的风格。因此,国产谍战剧应在充分表现我国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形象的同时,尊重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习惯,批判性地运用国外同类影视剧的叙事模式与剧情设计,这样才能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本土化的国产谍战剧。当然,如果创作者能在剧中体现出对历史和战争反思的同时,提供给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田湘平.改革开放以来国产谍战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星.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戴清.“特情剧”:主旋律的一支奇异变奏[J].中国电视,2008(06):29-33.

[5]李皓.国产谍战剧构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6]冯慧玲.中国新谍战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7]叶勤.身份危机的多元表述与身份迷思的多元建构——国产谍战片的类型研究[J].当代电影,2013,(09):044.

[8]边莉.当前谍战题材电影的发展与创新[J].电影文学,2015(15):19-21.

[9]胡建红.新世纪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与困境[D].辽宁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