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物题材形象设计特点灵感依托于对传统设计文化的理解,中美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文化传统,因而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设计风格。时至今日,这种差异化正在逐渐消弭,相互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已悄然成型。
关键词:动漫;动物题材;形象设计
动漫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内容题材、视觉形式、后期制作等环节,而内容题材在整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犹如事物灵魂之所在。笔者认为里面最能够抓住人们眼球的莫过于成熟的动物形象设计。
一、動物题材形象选取的公知性特点
(一)具有良好的大众认知基础
悉德·菲尔德认为,“人物是电影剧本的基础,它是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能引起观众兴趣的是人物,使观众感动和思考的是人物,使观众发笑和流泪的是人物,最终能吸引观众继续看下一集的也是人物。上世纪60年代制作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在动物形象选取上承袭了这一特点。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形象塑造,是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构建一个艺术典型,亦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人想必对于这些故事情节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类似的印记。而孙悟空作为家喻户晓的护法使者,提及它的名字其精神内涵已跃然纸上。由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片中主角阿宝,其原型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国宝熊猫。首先视觉上就已经紧紧抓住人们的心里,从外部造型上来看,它符合大熊猫的外部特征,还赋予它一种人性的灵动。
(二)经过夸张放大的艺术加工方法
荷兰艺术家、大黄鸭的设计者霍夫曼在谈到《大黄鸭》设计灵感时曾经说过“童年的记忆放大了,世界就变小了”。笔者认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动漫题材动物形象设计。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夸张并非无限地夸大特征,而是在形与形的对比中突显特征。对比的夸张,更能突出形象的个性。同样是梦工厂出品的《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征。四个天生可爱充满冒险精神的企鹅经过拟人化的夸张处理,在世界各地经历一系列的冒险旅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迪斯尼动画片《猫和老鼠》是伴随80后成长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夸张的造型、机智幽默的情节设计赢得了全世界众多小朋友的喜爱。影片中将我们日常中看似不可能的一对“小冤家”提取出来无限放大,故事情节即可反转,老鼠处于优势地位。虽然杰瑞和汤姆是天敌,但是作者采用夸张、诙谐的叙述手法打破了我们对于一些传统观念的认识使其两者共生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种艺术加工方法很好顾及受众心理。
通过不同时期的比较可以看出,动漫发展的第一步要树立典型的人物形象。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大众认同感拉近与欣赏者的心理距离。正如悉德·菲尔德所说,人物是电影故事的脊梁,只有构建一些受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形象,并且经过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法,才能够使动漫作品具有良好的公知性特点。这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传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这种变化对于当下我们动漫创作具有重要的开示作用。
二、气韵生动的中国风与崇尚写实的美国派
(一)具有中国绘画写意似的的空间比例关系
中国动漫在动物形象设计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动漫是集电影、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其中动物形象的设计与传统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透过众多传统经典的动漫作品不难看出,角色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头部、动作来展开。而中国美术历来讲求意蕴的神似,不拘小节刻画。这种意念同样渗透到动漫角色的塑造中。动物的五官采用表象化的符号加以替代,通过线条的变化抓住动物表情的主要特征。如《天》中对于孙悟空头部设计,借鉴国粹京剧脸谱形象,眉毛、眼睛、嘴的程式化处理、虚实相间的构造与动漫艺术结合起来,在表现浓厚文化意蕴的同时将悟空尖嘴猴腮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具有西方高度写实的角色设计
与中国注重随心逸动追求神似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是,美国动漫更多的是在意写实性的描绘设计。通过前期的调研不难发现,他甚至会请真人进行试演,并将整个过程录制,供设计人员揣摩动作细节,正如美国动漫界大佬迪斯尼所说,“真正的卡通是真实的或可能的事物,甚至是即将发生的事物,加上幻想与夸张。”比如《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它的形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照搬过来,外形逼真,质感与体量十足;在《功》中熊猫、虎、鹤、猴、蟑螂等动物造型完全是按照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来设计,都是高度写实的再现,所以美国的动漫在动物形象上还是一板一眼,遵循焦点透视等规律法则。
(三)借鉴民间美术色彩的意向性特征以及传统水墨画的优雅精巧
民间美术色彩最为显著的视觉特征就是其意向性。民间一直流传着类似的俗语如“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等,红绿色很好的迎合了大众祈福安康,驱邪避害,讲求完满的基本心理诉求,这在动物题材形象设计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在《天》中孙悟空出场着装在设计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在《西游记》中我们熟知的着装:橙黄的上衣,虎皮束腰小短裙,赤红的裤,黑色的底靴,非常符合其古灵精怪、干练有佳的秉性。除了追求刺激、大胆、夸张的视觉效果以外,也注意色彩和谐共生与互补。比如黄色,正所谓“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哪吒角色设计整体运用红色、绿色,背景色同样是以黄色衬托,在设计心理上给人以柔和、生气、接地气的视觉感受。这种对于传统民间美术色彩的借鉴对于其设计造型成功无疑增添了必胜的把握。
在《功》中穿插出现的背景借鉴了传统水墨画带给人的优雅精巧,引人入胜,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使得大众较好的融合到剧情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以传统水墨的方法杂糅进动漫的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的共赢:水墨的实实虚虚与优雅灵巧的动画,它们的结合极大革新了以往动漫的思维方式与基调。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少即是多”、“此处无画盛有画”等等。在《功》中墨的运用特别到位,它看似无色,实则包含了自然界的众色,在墨与水的配合下,呈现出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合或散的肌理效果。这些细节都紧紧抓住了人们的设计心理,在面向中国之时票房一路高升,成为当时动漫界的“凯泽斯劳滕”神话。
三、结语
动物题材形象设计特点灵感依托于对本国设计文化的理解,中美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文化传统,因而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设计风格。时至今日,这种差异化正在逐渐消弭,相互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已悄然成型。这种变化就要求动漫创作者在坚守本民族精神特质的同时,更好地融入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风潮中。如何在当今中国文化元素铺天盖地之时,回归原汁原味的民族性,是摆在众多动漫设计工作者面前的心结,打开了它桎梏内心思想的藩篱也会随之消逝,其实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
作者简介:张丹丹,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理论与设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