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雪花里的古雅情思

2015-04-29 00:44木千容
艺术品鉴 2015年12期
关键词:雪花

木千容

融雪烹茶

进入12月,节气便到了大雪。

造化万千,自然奇妙,雪花确是一种从天而降的何其浪漫的事物。

汉朝的《韩诗外传》里说:“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草木之花多为五瓣,而雪花却有六瓣,飘飘洒洒地从九重苍穹上曼舞下来,泛出一天的珠光,轻盈欲飞宛如精灵,晶莹剔透赛过水晶。无怪乎晚明的奇人张岱也要赞叹一句:“雪花曰霙”——雪花雪花,雨水凝固而成的那点精华,群芳中间的一缕精髓。

在数千年的漫长时光中,当雪花每一年都准时带着她固有的姿态降临人间,形形色色的人读出了她不一样的内涵与风韵。

宋朝的翰林学士陶榖,某一次得到了党家的佳人。正值雪天,为博佳人一笑,陶榖命人取来干净的雪水,用雪烹茶。这茶滋味自然不同凡响,陶榖便问佳人道:“党家人也懂得用雪水烹香茗的妙处么?”佳人微微一笑道:“那一介武夫,岂知天下竟有这等味道?他只晓得坐在奢侈的锦帐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罢了。”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可阳春白雪和任性土豪的形象,也就惟妙惟肖了。

不知陶榖是否是白居易的粉丝。因为白居易作过一首《晚起》,先写冬日的某一天,他一觉睡到日竿起,才不慌不忙地推被而起;暖洋洋的炉子温暖了一室,对着镜子随意梳洗——然后“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瞧瞧,这日子滋润得——点燃茶炉,文火融化了雪花,将上好的茶叶搁进茶壶里同雪水一同细细煎煮。一面又慢慢地调匀奶酥,另起炉灶煮成乳糜。片刻之间,雪之清冽、茶之清香、连同乳之甜润,丝丝入扣地融合在一起,萦绕在鼻端。

品茶,雪茶清妙不可言,一股子轻浮的口感似一对小小透明的薄翼,带着一缕风飞旋过他的唇齿,开头似乎略微清苦,可回味却是清芬无穷。尝食一口乳糜,入口即化,浓郁又如丝绸般细滑,滑下喉头。不知不觉中,人又平添了几分慵倦,然而能在这慵懒贪馋中无忧无虑地度日,实则人生一大快事,如此快活,又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呢?

陆龟蒙也有一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闲坐青松下,将自松树上拂落收集的雪花,用来煮茶。但见雪水翻滚如浪,白浪之间,时不时涌现出青绿泛蓝的茶叶。“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待茶烹好,喝上一口,瞬息之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神清气爽心中大快。幽冥中一点微光一闪,又灭了下去,一时间尘埃落定,所有的欲念挣扎在那一刻化为澄明,万籁俱寂。此时此刻,任何有形的文字书本都变得有些无谓,不如合上书卷吧,去大自然里,虚怀澡空,但看云卷云舒。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幅宋朝的《雪窗读书图》,这是幅绢本设色图。画中直呈山石和茅庐:左侧山崖高耸陡峭,覆着大雪,林木浓茂遒劲,斜发低垂,探出一枝来似要笼罩其下的茅庐。山崖下围出一个小小院落,种有几棵树,支起篱笆,里边两三间茅屋,地上屋檐都积着雪。当前的一间屋子里,屋门半掩,可见里面有一人正在捧卷静读。望远了,远山如黛,渺渺一线勾过,越发显得雪满山河,意境辽远。此画布景严整,山石用大斧劈皴,从时代风格看是北宋南宋初的作品,从个人风格看则宗法北宋画院的待诏李唐。

涉雪羽化

爱雪之人,总有些飘飘欲仙的气质。

晋朝名臣孟昶,颇有眼光,发迹以前有一个下雪天,见到当时的贵族王恭。王恭坐在高车上,披着鹤氅,清雅飘逸,自雪地里跋涉而行。孟昶为之感慨:“这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呢。”

贾母在大观园里见了宝琴,也给出了类似的赞誉。那年下雪天,一园子的姐妹们簇拥着老祖宗,远远望见山坡背后立着宝琴。她披着野鸭子毛作的凫靥裘,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被周遭的雪光一映衬,让人满目的诗情画意,那画面赏心悦目得连仇英的《艳雪图》也被比下去了,比自画上走下来更令人难忘。

元朝的大画家王冕,至情至性之人。一日大雪,兴致来了,他偏要赤脚去登炉峰。到了峰顶,四下环顾,但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白茫茫一片天地,好似俱由一整块白玉砌成,人处其中,雪藻精神,使得心胆俱为澄澈,由不得在山顶大呼:“此情此景,真可以让人飞仙了!”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幅清代皇子永瑢,即乾隆皇帝第六子的作品:《古雪轩图》轴。此图是1763年,永瑢为南塍先生绘制的古雪轩。但见图中,近处坡石磊磊,上边散落着几株红黄相间、经秋霜打过而愈显萧瑟的树木,坡下一潭寒波清澈,倒影出岸上山石林木的样子。镜头推远,碧波对岸,半山腰林木苍茏,可连同山地都铺了一层茸茸白雪;依山傍水处筑有一间小小茅庐,白雪覆檐,远离尘嚣,简洁清静。再远处,山越发崎岖,一座奇峰兀立,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红霞与雪光荡漾在一起,画面显得如仙似幻,引发无尽幻想。

在这样一座白雪皑皑的小轩里,无论读书,澄怀冥想,还是约一两知己好友烹茶小酌,推窗远望,都会心旷神怡,神思飞越千山去到很远很远……这样的时光,一刻抵得过十年尘梦吧。

图上,有永瑢自题的诗,道出他作这画的用意和来源。开头几句这样写道:“先生庐傍孤山结,日嚼梅花耽高洁。北来雪片大于掌,故乡风味心魂切。”一开始就表达了对南塍先生品格的赞誉:先生结庐在远离世俗、意境辽阔的孤山处,可知其气清高脱俗、淡泊名利。而口嚼梅花为何寓意“高洁”呢?这里边有个典故。

有铁脚道人,喜欢赤着脚在雪地里走,兴致来了,则迎雪朗诵庄子的《南华·秋水篇》。这还不过瘾,信手拈来几朵梅花,抓握起一把雪,和着一块儿吞下去。满口又是雪水冻彻心扉,又是梅香唇齿生芳,他解释道:“我这是想让寒香沁入心骨。”这般如颠似狂的情形,却是真名士之风流,不拘小节,自成风格。虽那铁脚道人到底是宋朝人还是明朝的杜巽才,不得而知,可至此他那种潇洒风雅的做派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孤傲高洁的代表。

高士慕雪

想那永瑢六阿哥,出身高贵,置身皇宫,却偏生羡慕世外的闲云野鹤、高山流水,也是有趣。更有意思的是,他这一腔繁华底下偏要向远山的情思,竟感染到了周围人,惹动了其他皇子的隐逸情怀。

在《古雪轩图》轴上,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等另外一些贵胄,组成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皇子粉丝团,纷纷题跋:“君生圣湖边,寒梅围老屋。孤山和靖岂前身?……点茶泛酒嚼琼英,齿颊流芬胸积玉。况逢林下月明时,仿佛遗世。……潇洒四壁三白悬,何异袁安闭门高卧耽幽独?……”

“孤山和靖岂前身”,和靖是指北宋名士林和靖。他生性淡泊,隐居西湖,终生都不仕也不娶,除了诗书,酷爱梅花和白鹤,自谓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以后人称之为“梅妻鹤子”。

“点茶泛酒嚼琼英”,便是引用铁脚道人口嚼梅花之典。

“况逢林下月明时”,典出自明初诗文大家高启的“月明林下美人来”——宁馨的月光静静洒向林间,使得树林仿佛荡漾在一波宁静的水中央。但见那笼罩在淡淡白光里的树姿婆娑、影叶邈邈,平添了几分幽谧。此情此景,如梦似幻,不知是否会自中逸出一位颜如玉?“况逢林下月明时,仿佛遗世”,这是只有遗世高人,才会享受的境界吧。

而“潇洒四壁三白悬,何异袁安闭门高卧耽幽独”,则是用东汉司徒袁安卧雪的典故。

袁安早年客居洛阳时,一日天亮人们发现闹了雪灾,积雪压得连家门都很难打开。人人都忙不迭除雪,唯有袁安住的屋子里什么动静也没有。等到洛阳令来视察民情,各家的雪都扫除得差不多了,只有袁安家门前积雪如故。洛阳令怀疑屋内人多半已被冻死,才会这么沉得住气,赶快下令让人扫开一条道进去察视。

谁知竟见袁安静静躺在床上,虽冻僵了却到底留着一条命。洛阳令大惊,问他为何僵卧不出,他仍然气定神闲答:“大雪天,大伙儿都饥寒不堪,我就不要出去干扰劳累他们了吧。”洛阳令为他的镇定超脱所倾倒,推举他作了孝廉人选,后来他果然做官造福百姓。

冬至情思

12月下旬,便到了冬至。

这天以后,日色渐长。在古代,人们会发现自冬至起,太阳打在日晷上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依据天色做女红的女子们,也因此能够比之前多绣上一根线,这就好比杜甫的一句诗:“愁日愁随一线长”。

古人也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在皇宫里,群臣要入朝庆贺,皇帝赏赐礼物,一派欣欣向荣;在太庙,要举行祭祀大典,由宰相主持大典。条件尚可的人家,也要准备好吃好喝的,入祠堂祭拜先祖;要走亲访友,奉送礼品;还要合家或者邀请亲朋尽兴宴饮一天。条件再不济的人家,在这一天也要拼尽了全力,哪怕是为家人换置一身新衣好过冬呢。所以这天街上都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比过节还要热闹。

说到寒衣,有个故事充满了久远老时光里的绵长味道,适合冬天。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年临近冬天时,前线军人收到一批寒衣,这都是皇宫里的宫人们奉命缝制给他们御寒的。战士们在已然凛冽的寒风中展开这些来自远方的棉衣,犹如某种承载着美好的事物向他们敞开了温暖的怀抱。

无意中,一名战士摸索到棉袍衣料下边有点不一样的触感,不像是棉花。那是什么?他小心翼翼地自一条衣缝中摸进去,半天竟摸出一小幅书写用的绢纱。战士识字,但见绢纱上用娟秀的小楷写着一首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战士当即愣住了——

遥远的边疆沙场召唤着英雄,往往以苦寒以生死考验着战士。我夜夜就着摇曳烛火,一针一线、用心地缝制出了这件战袍,不知它会寄到谁的手里、温暖谁的身躯?总是担心那个人在边疆,会难御朔风的苦寒,所以我着意添加了棉花,加密了针线,想来这样才能经穿。只是今生今世,我在深宫不自由,而君在沙场难预测,这份心意终究镜花水月虚化了。但愿来世,有缘相会,长相厮守。

恍惚之中,战士的眼前幻化出了一名妙龄多情的女子,朝着他款款而来,低低吐露着某种他从未领略但却无比甜蜜的心声。呵,那是一种他只能隐隐憧憬却无从体会的温柔……

此事很快传遍了军队,军中皆以此为奇,一层层上报,最终到了玄宗那里。谁知权威并重的天子,得知此事后,竟下令召来那名战士,同时在宫中找出做了此诗此衣的宫女,让两人相逢,结为连理。

这个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长久地感动了一代代人。它被宋人计有功编撰入《唐诗纪事》里,让我们看到那一刻,唐玄宗不再像一位高高在上的王,而更是一位知冷知热、宽宏包容的长者。

这个故事连同里边的人物,都穿越了上千年的风尘,令今天的我们,依旧在冬日里感到人性的温度。

猜你喜欢
雪花
雪花的敲门声
小雪花
雪花
雪花飘飘
小雪花
小雪花(1)
雪花 等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