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东北农业大学为了建设更具综合实力的“211工程”大学,正式成立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经历了10年的发展与壮大,在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教师共同的不懈努力下,以院长张建设教授为核心的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团队,不仅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更为黑龙江省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5年9月至11月,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开展了“庆祝建院1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工业设计》杂志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工业设计》杂志对院长张建设教授进行了专访。
《工业设计》杂志:张院长,您好!首先,祝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成立10周年!作为从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成立时,就到艺术学院工作的教授和领导,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成长历程,以及其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去克服和解决的?
张建设教授: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于2005年成立,当时学院在办学设施和师资条件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各方面工作都在探索中推进。我作为当时艺术学院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招聘师资、采购办学硬件设施、编写本科培养计划,并与学校招生部门配合辗转山东、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开展招生工作。2006年7月,学院成功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2008年,学校党委正式任命我为艺术学院院长,在这一阶段的办学中,艺术学院逐步建立了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声乐系、器乐系、公共艺术部、教学实验中心等6个教学部门。在科研方面,我院获国家和省级的各类课题60余项,共获得国家专项科研基金40余万元。此后,艺术学院各项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但我院在师资和办学硬件条件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困难。从2011年起,学校调整成栋学院的办学隶属关系,原有成栋学院部分师资逐步转入艺术学院,艺术学院专业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在这期间学院又增加了四个专业的方向;同时成立了影视传媒系和服装设计教研室。艺术学院教
职员工达到了116人,招生人数首次突破500人。在这种情况下,原有音乐楼的教学环境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求。因此,学校做出了艺术学院部分教学、办公地点搬迁的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3月,学院除音乐类专业外,全部搬迁至成栋新艺术楼。在新的教学环境中,艺术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实验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与发展,为艺术学院的未来办学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艺术学院的进步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工业设计》杂志:我们看到,您来东北农业大学其实就是为了组建艺术学院,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前面您谈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具体的解决办法,都能感觉到是您对自己所从事的设计艺术的创意和教育工作非常热爱;并且传递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的人生态度,我想问一下您: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您一直这么努力的、不懈的去做的呢?
张建设教授:概括的来说:我是对设计艺术教育工作的热忱和教育事业的责任及热爱。设计艺术教育工作是我的本职,是我毕生所钟爱,这自不必多说。对于教育事业,我常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句话来自勉。陶行知先生所说:这件“大事”就是教育,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进而引领社会。为师者,能做这样的一件“大事”,是不辜负“人生”、也不辜负“禀赋”的。
《工业设计》杂志:张院长,我们知道您在艺术设计领域和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和研究成果;并且咱们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在黑龙江省艺术领域也是做得比较好的院校。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创新平台的背景下,您认为高校的优势在哪里?接下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
张建设教授:在高校依托地方经济、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与利用科研优势中,艺术学院为社会提供服务、输送艺术设计人才是重要的责任之一。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创新、创意平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的同时,重点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门类创意、设计水平、文化的内涵。为了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我院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也拟与“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联合打造”、“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并完成黑龙江工艺美术创意集散中心,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品网络展示、营销平台,以及工艺美术大师创意工作室(联盟创意孵化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联合打造“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文化创作产业基地”,并完成黑龙江工艺美术创作集散中心,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品网络展示营销平台,工艺美术大师创意工作室(联盟创意孵化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