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动荡不止西方负有原罪

2015-04-29 00:44丁隆
党员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派阿拉伯中东

丁隆

如果把当前阿拉伯世界的种种问题统称为“阿拉伯病”,那么,病因是发展迟滞、民生艰难,而非“不民主”“不自由”,西方开出的“民主化”药方显然不对症。曾几何时,阿拉伯帝国是世界文明的灯塔。近代以来,阿拉伯世界却大都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

距离阿拉伯世界的这场整体动荡已有四年多时间。当初,西方视这一地区的变局为吹响“第四波”民主化的号角,鼓动“颜色革命”。然而,中东乱局几年来经历清秋,步入寒冬。政治剧变没有推翻民主化问题上的“阿拉伯例外论”,西式民主成了水中花。有关国家政治转型一波三折,多个国家还陷入内战深渊,走向民族解体。叙利亚一半人口流离失所,难民潮对周边及欧洲国家形成严重冲击。各动乱地区成为域内外大国相互角力、打“代理人战争”的战场。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趁乱崛起,威胁国际安全。

当前,阿拉伯世界的种种乱象是政治剧变的衍生品,其乱象背后隐藏着近百年来中东政治发展的逻辑。

“阿拉伯病”的根子是“不发展”

如果把当前阿拉伯世界的种种问题统称为“阿拉伯病”,那么,病因是发展迟滞、民生艰难,而非“不民主”“不自由”,西方开出的“民主化”药方显然不对症。曾几何时,阿拉伯帝国是世界文明的灯塔。近代以来,阿拉伯世界却大都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以来,阿拉伯世界便被两个难题困扰:一是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性,实现现代化?二是如何对待本土文化和传统?

与之相应,阿拉伯世界也出现了不同的救亡之策。其中一种主张学习西方的世俗民族主义,终因不能解决发展问题,逐步失去了政治合法性。从经济上看,以埃及为代表的共和制阿拉伯国家,独立后开始投入国家主导的经济现代化运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发展国有经济和民族工业。然而,中东战争消耗了这些国家的大量资源,人口膨胀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食品进口费用急剧攀升,使多数阿拉伯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无力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埃及等多个阿拉伯国家被迫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并按照其要求,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改革虽使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显著提速,但增长多来自非实体经济,难以创造就业机会。无序的私有化还催生了“裙带资本主义”,一批政商通吃的寡头垄断经济命脉,百姓却无缘分享发展成果。这种非包容性增长不仅没有改善民生,还摧垮了城市中产阶级,最终导致绝望的城市青年“揭竿而起”。

从政治制度看,“革命军官”上台后,继承了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制度和手法。在内忧外患之下,选择威权主义稳固政权,强化军警、情报等强力部门,百姓的尊严和权利被随意践踏。美国学者罗杰·欧文将共和制阿拉伯国家称为“总统制安全国家”,总统终身制不说,还企图搞家族世袭。世俗民族主义政权的失败,为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主义政治力量提供了运作空间。然而,其向后看的历史主义取向,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注定不能提供现代化的可行方案,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组织成为“合格的反对派,不及格的执政者”。更严重的是,世俗政权对政治伊斯兰的打压,使后者走向激进,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大量涌现。

殖民者制造的“人造国家”失败

除埃及等个别“天然国家”,阿拉伯国家多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人为制造的“人造国家”,民族构建水平低,社会同质性差,被民族、教派、部落矛盾撕裂。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具备了现代国家的所有要素,但独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

社会大动荡后,民族、教派和部落等前现代因素浮出水面,民族国家走向解构。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教派色彩显著的政权,引发以宗教极端主义为表现形式的逊尼派武装叛乱,“圣战萨拉菲”主义被地区乱局和教派冲突激活。“伊斯兰国”武装借伊拉克、叙利亚乱局崛起,由恐怖组织升级为政治实体。利比亚、也门等国的部落和教派武装趁乱崛起,破坏政治过渡,引发内战。

大国不负责任干涉,发展无从谈起

从域内看,中东出现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之间的“新冷战”。双方用教派冲突包装霸权之争,无关国家被迫以教派画线,选边站队。双方在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国各自扶持代理人,将其当作相互角力的战场,甚至不惜直接出兵干涉。

中东因其战略位置和丰富资源,历来是大国博弈的战场。中东被称为“超级大国的坟场”,从英国、法国,到美国、俄罗斯,大国仍前仆后继,搞不定时便一走了之,留下一个烂摊子。美国在中东一贯“拉一个,打一个”,在中东搞战略平衡,扶植激进势力,饮鸩止渴,最终反受其害。从扶植萨达姆政权,遏制伊朗,到帮助阿富汗“阿拉伯圣战者”抗苏,再到支持叙利亚反对派,莫不如是。

“伊斯兰国”的崛起是美国不负责任的中东政策的直接后果。伊拉克战争后,在美国主导下,前政权军队被解散,复兴党分子被打压,为教派冲突埋下了种子。美国在伊拉克安全局势尚未显著改观,伊拉克军队无法维护安全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匆忙撤军,造成了伊拉克逊尼派省份的权力真空,为“伊斯兰国”武装崛起提供了机遇。如今,美国留下的真空,又被俄罗斯填补。俄罗斯以空袭为开端介入叙利亚内战,将引发各派力量重新洗牌。俄罗斯能否达到战略目标,叙利亚及地区局势能否好转,需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只有实现经济腾飞,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阿拉伯国家才能逐步走出困境。然而,在当前内战不止、极端主义猖獗、大国干涉升级的情况下,发展问题无从谈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东局势还将继续探底,何时企稳回升尚未可知。

(摘自2015年10月9日-15日《国际先驱导报》)

猜你喜欢
教派阿拉伯中东
中国化视野下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的历史及本土特点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的多重线索
教派与国家利益双重视角下卡塔尔断交事件分析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乐教派”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