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何要开辟“第二战场”

2015-04-29 00:44刘怡然
党员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巴沙尔政府军伊斯兰

刘怡然

9月30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向总统普京授权,允许他在叙利亚动用武装力量。同样的授权发生在2014年3月,那次,俄罗斯出兵控制克里米亚半岛,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年半过去了,乌克兰乱局还没摆平,俄罗斯又果断在叙利亚开辟“第二战场”,此举非同寻常。此次对叙境内恐怖组织据点展开的空袭,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首次对中东地区进行武力干涉。

对肆虐叙利亚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来说,他们可能未曾料到俄罗斯会突然动武,但这很符合普京的出拳风格。

在难民危机搅动西方世界的背景下,俄罗斯动用武装力量,既是对当前地区反恐形势的应对,又是大国博弈的战略出击。兼顾乌克兰与叙利亚的“两线作战”,是普京打的一张冒险牌,以此在俄美对抗中争取主动。

出其不意的开火

四年前,“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诺骨牌波及叙利亚,抗议升级为冲突,冲突演变成内战,美国在幕后“偷着乐”。

而在叙利亚与伊拉克交界的真空地带,“伊斯兰国”趁机扩张,占领伊拉克大量领土后,又向西长驱直入,逐渐控制叙东部地区,直逼首都大马士革。这个时候,美国沉不住气了,欧洲更是深受其害。

“伊斯兰国”肆虐是困扰欧洲难民潮的最直接原因。当难民来到自家门口时,不堪重负的欧洲终于尝到了战争的恶果,他们意识到除掉叙利亚极端主义顽疾的迫切性。因此,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反恐,欧洲各国的心情虽然复杂,但同时也打着乐见其成的小算盘。

俄罗斯出兵之前,在打击叙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行动中,美国充当主角,但效果十分有限。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在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可以与政府军合作,而在叙利亚却不行,因为该国总统巴沙尔是美国一直想扳倒的人。

而且,在叙利亚作战的各国部队的作战意愿有限,而与美国合作的叙各路“温和”反对派又是吃里扒外的货色,一些接受过美军培训的反对派骨干甚至加入“伊斯兰国”。

这样的局势令美国尴尬不已,却给了俄罗斯介入中东事务的难得机会。

毫无疑问,俄罗斯的出兵将突出巴沙尔政府军在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的作用。普京强调:“拒绝与叙利亚政府军合作是个巨大的错误,正是他们在勇敢地与恐怖主义直接斗争。”

可以说,普京这次大胆出手,是在利用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反恐的迫切需求,在叙利亚反恐行动中另起炉灶,建立以叙政府军为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的新联盟。这将实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利益最大化,进而试图重拾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两线作战无路可退

在强势介入叙利亚冲突的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正越陷越深,乌克兰和叙利亚分别成为俄罗斯的东西两线战场。

在军事上,两线作战往往是下策。可普京为何在乌克兰危机警报尚未解除的时候,又将已经变得有限的外交军事力量投向叙利亚?

从战略角度看,在美国长期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背景下,俄罗斯认为叙利亚的价值与乌克兰同等重要,不可能放弃其中任何一个。

俄罗斯要想重树全球大国地位,乌克兰和叙利亚是两个不容有失的战略要地。前者是俄罗斯面对北约军事威胁的最后一道屏障,后者则是其在中东发挥影响力的最后一个支点。

从苏联解体到东欧颜色革命,苏联时期的传统盟友与俄罗斯渐行渐远,俄罗斯的地区影响力一再被削弱,自身安全受到来自东欧和中东地区的威胁。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危机和2014年的乌克兰政变,终于把俄罗斯逼得无路可退。

就乌克兰危机而言,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亲西方的势力得以执掌政权。俄罗斯明白,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的事实已无法改变,只能顺势接管克里米亚半岛,保住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以延续黑海舰队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势力,牵制乌克兰新政权,为自己在西部边界留下缓冲地带。

反观叙利亚危机,中东在历史上就是美苏博弈的主战场,各自有输有赢,有得有失。但近年来,美国攻势有余,俄罗斯守势不足。特别是2011年西方支持的反政府抗议浪潮席卷西亚北非,由于俄罗斯没有反对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导致卡扎菲倒台,丢掉了利比亚这个曾经最坚定的盟友。

此后,与俄罗斯交情深厚的中东政治强人一个接一个倒下,美国几乎独霸这一地区,留给俄罗斯的只剩叙利亚这个弱小的兄弟。而且,位于叙利亚西部的塔尔图斯港是俄罗斯在海外的最大军事基地,这里自然不能落入西方扶植的反对派手中,因此,俄罗斯无论如何不能在叙利亚问题上再开绿灯。

正是这样,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坚定支持巴沙尔政权,三番五次否决联合国有关外国军事干预叙利亚冲突的决议案。在此问题上的反复较量,也让俄美关系一步步跌入冰点。

如今,叙利亚局势发生了变化,颠覆巴沙尔政权的主力,由美国支持的反对派换成世界公敌“伊斯兰国”。于是,俄罗斯的机会来了。俄罗斯在叙利亚动武,支持了政府军反恐,更给了巴沙尔政权生存下去的可能。

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永远都是本国利益至上。观察俄军首周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可以发现,“伊斯兰国”仅是其打击目标之一,很多反对派的军事据点也被俄军战机轰炸。

奥巴马警告俄罗斯,俄军的空袭行动针对所有巴沙尔的反对者,这只会让“伊斯兰国”变得更强,美国不会与之合作。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即便无法同意,也很难反对。事实上,巴沙尔政府军具备一定实力,只要美国领导的联盟在打击“伊斯兰国”上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形势就对俄罗斯相当有利。

“新冷战”或现新转折

虽然美国并不认同俄罗斯联合巴沙尔政权打击“伊斯兰国”的方式,但至少两国已就叙利亚反恐问题恢复了带有积极意义的对话。9月28日,在联合国总部,普京和奥巴马谈起了打击共同敌人——“伊斯兰国”的问题。同时,俄美两军有关叙利亚反恐的军事互动也已展开,这不能不说是反映俄美关系走向的新信号。

在几天后举行的诺曼底四方会谈上,这一原本是为解决乌克兰危机而设立的会晤机制,却被叙利亚反恐问题“喧宾夺主”,标志着该问题已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新平台。

从西方对俄罗斯本阶段空袭叙利亚的反应来看,尽管各国对俄立场依旧强硬,坚称俄罗斯的出兵不能以支持巴沙尔政权为目的,但由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迫切性,美国和欧洲大国对俄在叙利亚的行动表现出默许态度。

暂且不论西方与俄罗斯在叙利亚反恐问题上的分歧,但在乌克兰冲突中,双方的争论焦点是关乎国家主权的立场性问题;而在叙利亚冲突中,焦点变成了有关反恐途径的技术性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这样的转变让俄罗斯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占据了主动。此前,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现遭到西方国家一致反对,与美国较量的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因此,俄罗斯必须主动出击,找到克敌制胜的切入点。重新“炒热”叙利亚问题,正是普京的一着好棋。

可以说,世界公敌“伊斯兰国”的肆虐,让国际社会有可能走向团结。当普京愿意出力解决叙利亚恐怖主义问题、铲除难民危机的根源时,国际社会大概不会拒绝,而这也将成为俄罗斯重新与西方世界建立合作的基础。

(摘自《环球》2015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巴沙尔政府军伊斯兰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受宠若惊
巴沙尔开车视察前线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