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追逐地热梦驻守高原33年

2015-04-29 00:44夏元
党员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气田高原西藏

地热资源是西藏能源宝库蕴藏的一大瑰宝,最著名的就是羊八井地热气田。

羊八井位于拉萨市西北90公里的当雄县境内,是我国大陆开发的第一个地热气田,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

在羊八井有一支地热工作团队,他们迎酷暑斗寒冬,只为保障藏族同胞日常用电。重庆人曾毅就是其中一员,他已经驻守高原33年。

寻梦有志:主动报名赴藏追逐“地热梦”

1978年,在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曾毅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大学热能动力专业。毕业时,他主动请缨,要求到西藏羊八井从事地热开发。

“当时主动申请到西藏,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筹划已久。”曾毅说,自己一直喜欢上地理课,从小就对西藏充满向往,而且学的是热能专业,相比当时已开发较为成熟的水电、火电,地热开发在我国刚起步,有更大发展空间。

对儿子的这一决定,虽然母亲极力反对,父亲却很支持。曾毅的父亲是重庆大学1952级电机系毕业生,当年毕业后,他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工作。父子连心,父亲能够理解儿子的选择,支持并勉励曾毅“好男儿志在四方”。

带着父亲的嘱托和母亲的不舍,曾毅朝着自己的“地热梦”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筑梦有行:

到海拔4200米高原上“发电报国”

2015年7月,在海拔4200米的羊八井,烈日炙烤加上高原缺氧,记者感到一阵阵头晕目眩。

在一口气井前,曾毅打开阀门,“噗噗噗”顿时一股蒸汽腾空而起,白色气流直冲到20多米的高空,颇为壮观。

“现在羊八井地热浅层气田已开发殆尽了,我30多年前进藏看到的地热场景,比这还要壮观呢。”曾毅回忆说,那时拉萨城区30%的电能都是靠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输送。当时,西藏常年缺电,整个自治区只有几座水电站发电,而每到冬季随着河流冰封、枯竭,“闹电荒”成为常态,因此,开发电力资源成为建设西藏的重中之重。

1982年,当曾毅走进羊八井时,他发现这块宝地远比想象中还要壮观——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地热气田上,冒着缕缕热蒸汽,好似有无数电能等待去挖掘。他顿时感到,曾立下的“发电报国”志愿有了实现可能。在他刚到羊八井的那一年,正逢发电站安装3000千瓦发电机组,他见证了发电机组“调制、安装、发电”全流程,这让他在技能方面得到极大提高。

追梦有力:

将国外技术引入羊八井地热电站

虽然从事热爱的事业让曾毅快乐,但羊八井方圆数里荒无人烟,乏味的生活,一度让当时20岁出头的他感到压抑。

当时,整个羊八井地热电站就只有曾毅一名年轻大学生,由于尚未成家,他只能独自住在简陋的招待所平房。食堂每顿伙食都是千篇一律的压缩罐头、大白菜、土豆、萝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一顿肉。

不过,正因为曾毅是地热站唯一的大学生,加上懂英语,让他得到不少深造机会。从1985年到1998年,曾毅先后多次被公派留学,前往意大利、冰岛等地热发达国家学习取经。学成归来的他博采众长,将国外不少地热发电的成熟经验用于羊八井地热站建设实践中。

在建设羊八井地热电站时,或许因为急于求成,建设方忽略了输气管道在解构、腐蚀和回灌等方面存在的设计漏洞。对此,曾毅结合国外先进做法,对发电设备进行了推陈出新的多项调整。比如,将此前的铁制输气管道换成玻璃纤维管道、通过精细化操作对发电泵机设备制订新的使用规程等,从而延长了发电设备使用寿命,确保了地热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曾毅还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一道,通过对羊八井地热储备情况进行勘察,得出浅层地热资源已开采完毕,需要进行1000米埋深的深层地热资源开发等研究结论,为羊八井乃至西藏地热开发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圆梦有恒:“退休前,我都不会离开这里”

扎根西藏33年来,曾毅深感电力事业对于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一次次拒绝了回到内地、享受优越待遇和安逸生活的机会。

按国家规定,凡是从内地到西藏工作满八年后,可以申请调回户口原籍。在羊八井电站待到第八个年头时,曾毅有了小孩,老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等待他去承担,当时身边同事因为家庭原因返回内地的不在少数,并且当时重庆电力公司也发来了商调函。

但出于对在羊八井奋斗了八年的不舍,加上西藏电力公司的盛情挽留,以及羊八井电站二期建设、西藏那曲和阿里地区电站技术改造等项目的“诱惑”,让曾毅最终决定留下。

由于常年在高原工作,曾毅自30多岁起就患上痛风、高血压等病。同事劝曾毅提前退休回渝疗养身体,曾毅总回答说,自己抱着“地热梦”来到羊八井,目前地热深层次开发正在筹划中,直至60岁退休前,他都不会离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摘自《重庆日报》 图:夏元)

猜你喜欢
气田高原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气田水回注方式探讨
气田开发试采井口流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