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没有学习过如何做父母,对爱的理解有误区,不具备心理学常识,对孩子的教养行为缺乏反思,这是我和很多父母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的问题,孩子成才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学习的机会。谁都不愿意以孩子教育的缺失为代价换取迟来的醒悟。
■ 家长都要学点心理学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日本小女孩和她妈妈的感人故事,说的是福冈县一个叫阿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千惠之间的真实经历。阿花出生不久,妈妈千惠已经治愈的癌症又重新复发。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千惠从那时就开始思考,离开之前教给孩子什么最重要。在阿花4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她做菜,她说:“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到哪,做什么,都能活下去。”一年后,千惠走了,5岁的阿花每天早上5点就站在厨房切菜做饭,所有的家务她都能自己完成,有时候还要给下班回家晚了的爸爸做便当。妈妈走了,却给女儿留下了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独立生存的本领。
这个让人唏嘘的故事,带给人的却是关于教育的思考。爱孩子,到底如何爱?爱孩子,到底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唯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父母和孩子分离得越好,亲密关系就越健康。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父母与孩子这对亲密关系中,越是健康的关系,分离就完成得越好。套用曾奇峰老师的观点,千惠和阿花这对母女关系,可以理解成极端意义的亲子关系的经典。把曾老师的话和这个例子放在一起互为补充的解读是:父母终有一天要先于孩子离开这个世界,孩子终将在没有父母的世界中独自继续生活下去。母子相处的时日极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孩子充分掌握独立生存的本领。父母的插手和代劳越少,孩子的锻炼和成长就越好;父母的干预和控制越少,孩子就越有机会独立和强大。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幸运地拥有健康,甚至健康到完全忽略了生命的无常和分离的不可逃避。我们以为永远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扛在肩上,溺爱和代劳让孩子本应飞翔的翅膀退化、萎顿。
没有学习过如何做父母,对爱的理解处在误区中,不具备心理学常识,对孩子的教养行为缺乏反思,这是我和很多父母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的问题。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学习的机会。不过,谁都不愿意以孩子教育的错失为代价换取迟来的醒悟。所以,既为父母,那就做好学习在前、知识的储备在先的准备,因为养育一个孩子,绝不是繁衍后代那么简单的动物行为。
从我的个人经验看,在接受了一些心理学的教育之后,亲子关系获得了明显改善,这不仅来自于我的自我感受,还来自于儿子的反馈。随着我的变化,儿子得以从我原来过度的控制与干预中获得了解放;因为这些变化,我们之间的互动更加平等、自由和亲密。
在衡量孩子教育成败与否这件事情上,多数普通人的心中免不了还是会将高考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虽然人生的成败并不只有上大学这一件事。无论是否唯读书论,是否唯结果论,高考在人生中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牵动所有人关注的程度毋庸置疑。在高考成绩公布和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我和儿子打电话通告四面八方的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叔叔舅舅姑姑姨妈表哥表姐们。高考在中国就是这么特别,是一件牵动所有亲人的家庭核心事件。
儿子高考考场正常发挥,志愿录取心想事成,收到捷报的亲人们都予以我们最衷心最热烈的祝福。最疼我也最了解我的母亲肯定了我各方面的成长:“你学了心理学以后,确实改变了很多,继续努力,继续努力!”儿子的爷爷听说我在写高考日记,记录自己和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十分赞同:“太好了,太好了,你一定要写下来。”并且补充道,“我感觉到你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是什么让你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太重要了,你一定要写下来。”
是什么让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其实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让我脸红汗颜。不是我现在教育孩子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过去的我,对孩子的教育有多么无知,那些无知有多么的不堪回首。
高考很重要,但没有重要到一锤定终生,将来谁生活得更幸福,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除了考什么样的大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内容。正如曾奇峰老师《致女儿书》中所言:“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再来说说中等生
有一次聽著名的心理专家曾奇峰老师讲课,课堂上曾有一次听著名的心理专家曾奇峰老师讲课。课堂上,曾老师插入这样一段故事:他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有一次肚子痛得很难受,做父亲的说,那我们去看医生吧。女儿捂着肚子说,肚子再痛也没有学习不好那么让人心痛。听了这话的父亲觉得,他看到女儿身体这么不舒服的情况下还如此无法放下自己的学业,还耿耿于怀自己的成绩,他当时的心痛比女儿的心痛更甚。曾老师接下来说,“其实我从来没有对女儿的成绩有过不满意,她们年级有600名学生,她在年级排第300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处在最中间的位置。既没有太靠前,她不会因为成绩比太多人好而产生内疚,也没有太靠后,让自己的自恋受损。”这是精神分析思维下的父亲对中等生女儿排名的解读,当然这其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属于这个父亲的价值观和幸福观。
这堂课有100多名学生在线收看。每一个听到曾老师这话的人产生的联想肯定都不一样,对这一个偶然插入的故事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同学在对话框里打出“曾老师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有些同学则开始讨论“自恋的满足和自恋的受损”问题。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从脚底涌上来,暖遍我的身心。这是我的第一反应,我没有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去思考老师所举例子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只是觉得作为一个中等生的妈妈被认同后的那种温暖。继而,让我更加感到温暖的是,曾奇峰老师作为一个相当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心理学带头人,他培养着一批批将去帮助和温暖他人的心理学工作者。在曾老师课堂上的任何一个例子,任何一种倾向、观点、理念都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曾奇峰老师无论在他的专著《幻想即现实》《你不知道的自己》等作品的字里行间,还是课堂上、治疗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人性关怀的光芒,是从每一个角度对人充满慈悲的支持。
如果我们的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社会对个体、舆论对公众都能够以人性的关怀为最本质的支持,那么我们的孩子应该会少一些因无端的攀比和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我们的孩子会在一种更加宽松的心灵环境中发挥自己最闪光的特质。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另外一种更普遍的声音。我有个要好的朋友,知道我在写关于中等生儿子高考的文章,并且知道我的观点是“中等生正常发挥就是完胜”,他即刻批评我说“这种观点要不得,要是中等生个个都只求正常发挥,那怎么还会有比学赶帮超,怎么还有向上奋斗拼搏的勇气。”朋友继续发表他的看法,“你的这个东西重点应该放在写中等生如何才能超越自己,做父母的如何帮助孩子脱颖而出。”朋友的观点并没有错,与我的也不矛盾,应该说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比学赶帮超”这样的口号,应该建立在更加人性的态度之下。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自信、理解、快乐,能够甩开名利、强迫、压力之下的不快乐的负压包围,孩子自然会超越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
我们承认人的基因组成各不相同,人的养育环境也千差万别,孩子的知识基础有强弱、学习能力有高下,同一条跑道上的步伐有大小,到达终点的速度也有快慢。高考很重要,但没有重要到一考定终生。将来谁生活得更幸福,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除了考什么样的大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内容。还是借用曾奇峰老师《致女儿书》中的话:“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这个世界很精彩,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同。
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是因为我们还能做得更好。
或许我们也可以很自我地活着,也可以任性于自己的情绪,但一旦作为母亲这个重要客体与孩子产生关联,一旦我们的不良状态将辐射和影响到孩子时,修正和成长就成了必需的功课。让自己真正的健康、轻松、快乐,这才是一个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母亲成长的机会
经常接触到一些刚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的妈妈们,她们后悔没有早些开始学习心理学,后悔在养育孩子之初因为不懂得心理学,错失了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尤其是有机会听了一些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家庭治疗等流派的高水平专家的精彩的亲子关系报告后,常有女性听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再生一个孩子,从孩子婴儿时期就开始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和养育,不再因自己的错误让孩子成长的路上遭遇创伤,不再因为自己的不懂教育耽误了孩子本应该发展得更好的人格和天赋。类似的如果和假设,在我学习心理学之初,同样有失之交臂的痛悔和遗憾。然而就像禅师说“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我们生命的真相只存在于此时此地此刻。对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的关系唯一不能错过的就是当下,我们能够珍惜和享受的做母亲的机会在每一个刹那。
因为做母亲的机会,女人在怀胎、分娩和哺乳时比男人在身体上有更多直接的付出,与孩子有更深的情感连结的体验,与此同时,女人也比男人多了一次自我修正与成长的机会。
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致可以对应心理学上说的“母婴依恋”“亲子关系”这样一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紧密的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和关系中,我们都会更多去关注亲子关系對孩子性格的影响。事实上,这个过程也是母亲再次成长的一个重要机会。在孕育、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母亲从无条件满足孩子生长需求的喂养开始,到孩子逐渐长大、独立的过程中,要重新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能力,尤其是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校与孩子关系中的位置。从磨砺耐心、牺牲自我、修正言行到反观自身,孩子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是母亲自我角色需要跨越的一道门槛,每一道坎的成功跨越都是女人自我成长的一次机会。
就拿高考前的这个阶段来说,这是一个对亲子关系发起密集挑战的非常时期。以我个人的亲身体验为例,如何克服考前焦虑就足够我调动各种方法暗暗拿自己开刀。起码理性地告诉自己,儿子正在前方全力以赴,我有再多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焦灼也不可以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况且,即使我的焦虑能够做到在儿子面前克制住显性的发作,但是焦虑情绪却像涌动的暗流从每个缝隙潜入到互动关系中。
或许我们无时无刻都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认识,或许我们也可以很自我地活着,也可以无觉察地任性于自己的情绪,但一旦作为母亲这个重要客体与孩子产生关联,一旦我们的不良状态将辐射和影响到孩子时,修正和成长就成了必需的功课。
让自己真正地健康、轻松、快乐,这才是一个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