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经验课程视野下的音乐课程改革

2015-04-29 18:24王颖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
关键词:杜威音乐教学课程改革

王颖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理论完备且极富独创性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教育影响深远。如何在音乐课程改革中借鉴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称为一新课题。

【关键词】杜威;经验课程;音乐教学;课程改革

一、经验课程形成背景

(一)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处于社会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走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

1861—1865年间的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取得了胜利。国家统一、丰富的资源、大量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和科技的进步为美国社会工业革命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工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美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也随之提高,社会对人才的模式产生了新的需求:需要大批善于使用工具和机器的工人,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而传统的教育制度所教会学生的内容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根本无法满足工业化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这不仅顺应了需要大量新型劳动工人的需要,也满足了大量底层劳动人民渴望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工作机会从而改善生活的需求。

2.大量移民的涌入对教育的新要求

美国实行开放的移民政策,由于大多数移民缺乏资金和受教育程度不高,只能担任非熟练劳动工人的角色,受资本家的剥削。此外,新移民普遍受到较早来的美国人的歧视,移民也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生活现状,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能扩大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求能使移民“美国化”并增强本土意识。

3.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教育新压力

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1860年—1910年,城市人口由1860年的1/4增长到1890年的1/3再到1910年的约1/2,城市人口由600万增长到4400万。①

学校教育的压力的增大伴随人口增多而来。传统美国城市中的公立学校非常少,教育质量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大量移民涌入的时代,要求能有与之适应的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随之兴起,杜威的经验课程论的诞生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传统教育以传授书本知识为核心,注重教材对人的道德品质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或者忽视。

由此,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整体转型的变化,逐渐暴露出传统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课程设置

传统的课程分为两者之间并无联系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这就导致了教授过程中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关注,而脱离对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关注。

2.教材

传统的教材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了使教材适应儿童,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编写教材,适应儿童各个阶段的学习,并且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3.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教育以课本、书本知识和教师为中心,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也导致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因此面对教育需要改革的这一迫切难题,杜威的经验课程论就应运而生。

二、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一)经验自然主义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集中反对的是传统的主客分立的二元论,即反对经验的主体(儿童)和经验的客体(环境)相对立并片面强调某一方,认为发展是儿童在本能和冲动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不断增加经验的意义的过程。

(二)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主要特征

1.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这种改组或改造,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②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中,“经验”的概念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杜威认为经验产生理论,进而产生教育。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即为杜威经验课程的“经验”的内容。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1)教育即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人的个性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不断发展和改造。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学校与儿童生活相结合和学校与社会生活是教育即生活包括的两点内容。

(2)教育即生长

包括身体、智力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儿童生长和社会的民主化的推进是杜威所指出的“生长”。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就是生长,学校教育的价值,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③

3.经验课程与问题解决内在统一

在“经验的情境”的创设中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并且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学的艺术即为使新的问题的困难程度足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或者继续提供新的因素来引起疑难,使学生得到启发,并使学生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设想。

4.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

儿童、学科知识和社会三点是经验课程内容的来源,最终统一为儿童连续的经验。杜威在1902年出版了《儿童与课程》中辩证地回答了儿童与学科的关系问题。真正统一儿童与学科的基础是经验。

杜威认为,为了达到心理经验和逻辑经验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儿童和学科统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教材的心理学化,就是把学科教材解释为儿童的经验,并且指导儿童经验的不断生长,最终可以使儿童的经验达到成熟的逻辑经验的水平。

5.实用主义哲学——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

(1)从做中学

杜威用实用主义哲学成功消解了近代以来西方精神世界典型的主客二元论,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杜威的教育思想始终重视教育的社会性,认为促进社会的进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杜威认为在传统教育中将教材强加给学生,因此,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应以儿童为中心。

杜威强调“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因此教材的选择就需要与儿童相适应,与儿童相联系,反对超越儿童经验和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

(2)主动作业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儿童本身的需要和活生生的经验。杜威认为“主动作业”最终希望实现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持续生长的教育理想。

三、杜威经验课程对我国音乐新课标改革中的启示

(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目前处于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

第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概念,在应试教育中,只重视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多弊端,如在课程目标方面偏重知识技能取向,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需求;在课程实施方面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等等。由此看出,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杜威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有所不同,但是在这次课程改革中采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的内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并不妨碍新课程从杜威的吸取有利于我国课程改革的积极因素。

(二)音乐新课标的变化

就《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文性特点,更突出学科音乐的特点,注重审美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与时俱进

“音乐新课标”改变了“旧课标”中课程内容繁、难、旧、偏和侧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突出育人功能。重新审查、修订和完善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四个教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可行性。

2.突出学科特点,注重人文性

“音乐新课标”从学科背景、结构、审美需求和时代发展等方面论述音乐课程人文性的重要性。音乐课程对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的人文内涵和养成良好的人文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审美与实践的结合

在“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实践形式才得以实施。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激发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4.关注学生个人发展

音乐新课标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展自我。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杜威经验课程对新课标的借鉴意义

1.实践性

杜威经验课程的“经验”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强调“从做中学”,因此教材的选择就需要与儿童相适应,要求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新课标中注重音乐艺术的实践性相契合。

我国新课标明确规定:“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自己在自信心、音乐素养、创造力和表现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2.学生主体性

杜威指出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这与新课标中指出的尊重学生主体性相吻合。

新课标中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应该成为音乐实践过程的中心,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做到百花齐放。

除了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参与之外,还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新课标指出“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因此新课标将9年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1—2年级),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和初中各年级(7—9年级)。这三个课程学段的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各个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相应能接受音乐知识的水平。

3.思维性

杜威提出了“反省思维”,这种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④其次,还需要创建“经验的情境”,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与环境的持续交互得到满足。杜威的这一观点与新课标中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观点不谋而合。

新课标中指出,“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境,学生与创设中的与生活相接近的教学情境不断交互,在丰富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学得更快,学得更好,从而培养和提高音乐素养和能力,并且受益终身。

4.经验性

杜威认为“经验课程”是将儿童心理的经验和学科中包含的逻辑经验相统一的课程。这与新课标中重新划分音乐教学领域以符合儿童的心理,从而促进儿童发展相统一。

新课标中指出,“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不仅体现了音乐学科的在与时俱进,也体现了音乐学科本身的课程性质和自身的特色,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

杜威的教育思想在集百家之所长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对世界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但是,杜威的教育思想也有其不足之处,如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忽略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等等。我国的课程改革应该立足我国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汲取其他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为己所用,批判的接受才能使我国教育健康发展。

注释:

①JohnA.Garrat苏The且mericanNationSince18盯:AHl'sot理ofhteUnidetastest,HaprerandRoW,NeWYork,1966,P.115.

②上海师范大学和杭州大学教育系编.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印刷厂,1977年版,第8页.

③[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1-62页.

④Dewey,J.(1921/1933),How We We Thinking,Chicago:Henry Regnery,p.1.

参考文献

[1]宋钰琦.从杜威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J]. 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5:95-96.

[2]熊晓辉,郑艳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变化及对教学的启迪[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06:71-76.

[3]宋钰琦.从杜威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5:95-96.

[4]张玉,汪亚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2,75:12-14.

[5]林晓星.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J].昆明师专学报,1996,02:36-42.

[6]臧兴妍.论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吉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杜威音乐教学课程改革
让我们摇起橹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绝世武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