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索

2015-04-29 00:44申晓敏
成才之路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价值观核心

申晓敏

摘 要:“90后”大学生已经作为当下大学生主流,如何有效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值得重视、急需探索的问题。目前,对“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诸多“短板”,有学生自身的,也有组织层面的,需要从健全教育培养机制、挖掘教育活动形式、打造网络教育平台、加强教育主体培养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28-02

自2010年以来,“90后”大学生已经日益成为目前中国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给新生代的大学生们打上时代烙印,使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90后”大学生也不例外。一方面,他们掌握着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思想活跃,富于创新,将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他们仍处于需要从多角度和多方位提升自己的学习阶段,尤其是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磨合期。在当前各种声音层出不穷的信息爆炸时代,“90后”大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甄别、分析、判断能力,增强政治定力,从思想层面入手,带动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必须根据“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目标导向,探索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育模式,着力提升其理论修养和践行能力。

一、“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自主性亟待加强

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我们发现,目前部分“90后”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教育不够,思想政治上的不重视也导致了自身行为的偏差。

1. 政治理论修养尤为不足

“90后”大学生比较忽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有的不太重视理论学习。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中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有些同学虽然态度端正,但对理论知识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流于表面,一知半解,没有细加钻研琢磨。长期下去,会让他们的理论基础越来越薄弱,政治素养越来越差,不利于自身发展和组织进步。

2. 思想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个人利益十分看重,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选择上希望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均衡和兼顾,在让渡自己的个人利益来成全集体利益这个问题上,他们中有的人表现出不理解的态度。加之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多样的甚至是相悖的观点相互交锋,思想活跃的“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广泛,能接收到的讯息繁杂且良莠不齐,要培养他们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亟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3. 组织纪律性仍需加强

“90后”大学生是追求自我和个性解放的一代,他们普遍崇尚自由,不喜欢被所谓的“纪律”和“规则”束缚。这一冲突就使得部分“90后”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社会和工作中自由散漫,对组织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缺失

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如何查找原有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契合“90后”大学生实际和后续培养需要,是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既有的教育模式对“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有时可能也存在一定的缺失。

1. “形式教育”忽略教育实效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类的活动,有些“90后”大学生不太乐于参加,参加的人积极性也不高,学习基本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和投入进去,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加之个别教师素质不高, 把握不住学生思想脉络以及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脱离教育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要求,最终导致活动开展“重形式轻内容、重安排轻检查、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发生。

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不够

在既有的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中,理论学习是主要组成部分,实践教育环节非常少。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理论学习资料来源方便快捷,组织形式也相对简单。不可否认,理论知识是基础,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必须重视的。但与之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做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将使他们能更好地认识理论和理解理论,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反哺”理论学习,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整体教育与个体教育兼顾不够

在既有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中,过多强调的是对这一群体的整体教育,而针对这一群体中个体教育探索则相对较少。毋庸置疑,“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其群体性学习需求,比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认识,对社会现状和社会热点的关注和理解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个体化需求。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在重视对其整体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个体教育,应支持和鼓励每位大学生成长成才,并根据个人的奋斗目标和成才特点,形成符合个体实际的发展教育模式。

三、“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优化措施

在对“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优化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将之前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落到实处,“优化”应当是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同时,“优化”也需要改进,需要教育模式更具时代感和针对性。只有将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教育模式与学生特点相适应,才能更为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针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更接地气,效果更为显著。

1. 健全教育培养机制

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充分了解“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在此基础上依据教育目标制定群体教育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充分兼顾个体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路径,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个体针对性教育,做到既注重群体进步也兼顾个体发展。

2. 挖掘教育活动方式

“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很多元,这一方面让他们拥有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一些不好的价值观念,比如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唯利益主义等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针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更契合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回馈意识等。同时,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市民学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升“90后”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只有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据调查,部分“90后”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不够重视,针对这一现状,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结果的实效性。

3. 打造网络教育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目前诸多教育平台中,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牢牢占领的教育阵地。“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化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无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打造网络教育平台,依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增强对“90后”大学生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参加各种活动,这一方面可以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乐于接受。

4. 加强教育主体培养

这里所指的对教育主体的培养包括“90后”大学生和高校学生工作者两方面的培养。高校以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侧重针对大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教育工作者的持续教育,这显然是不可取的。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理论素养、行为表现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直观的影响。我们在加强对“90后”大学生教育培养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再培养和再提高,使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需要不脱节。

四、结束语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提高“90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剖析“90后”大学生特点,不断优化教育机制和教育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4-05-0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