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办学渐入佳境,取得的成就也十分瞩目。我想,究其根本,是锡山高中对价值观的追求和坚守。锡山高中所确立的价值观是“成全人”,他们把“成全人”具体阐述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成全人”本来是教育命题中的应有之义,但是从教育的现实来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人在哪里?前两天,我在看旅法学者赵越胜为他的朋友张志扬的一本书写的序。赵越胜讲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一些哲学同仁在私下讲到这样一句话:“‘人就是我们的国际歌”。我很受震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来说,我以为人仍然是我们的“国际歌”!对人的关注,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关注,可能永远是我们教育人的“国际歌”。我在看锡山高中的材料,看他们的教育教学现场时,就有这种呼应心灵的感应。锡山高中提出要在学校的旗帜上写上“人”,让“人”的旗帜在学校上空高高飘扬,我想这个价值观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锡山高中主张“成全人”,这是他们自己对教育终极价值和教育目标思考后的坚定回答。什么是终极价值?哲学上所谓终极价值是根本性的、终极目的意义上的价值,它位列于价值序列之首,成为所有价值的根本指向。锡山高中“成全人”的教育,就是成全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按照唐江澎校长的话说就是成全体魄强健、品行高尚、智慧能干、持俭耐苦、阳光乐观的现代公民。当然终极价值并不必然排斥其他价值,在唐江澎校长看来,“升学”本是教育应有的价值之一,是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不应列于教育的价值之首。有了这样的思辨、澄清之后,锡山高中反复强调,既不应该发生价值次序颠倒,将“升学”置于终极地位,使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向;也不应该制造价值对立,认为强调教育的终极价值便必然影响甚至排斥“升学”。在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唐江澎校长与锡山高中在哲学层次上的清醒与理性思考,不仅廓清了认识的迷雾,更重要的是为走出行动的误区坚定了信念。
难能可贵的是,锡山高中不仅提出了这样的教育价值观,而且他们努力地让这个崇高而朴实的教育价值观落了地,照亮、照遍、照透了整座校园。
第一,在学校制度的整体设计上体现教育价值观。在课程制度设计上,这所学校的整体课程制度都在体现成全人的教育价值观。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锡山高中的课程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制度建设从由上而下的推动,逐步发展到上下呼应,最后实现共同的体认。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一开始是由上而下推行的,但是随着推进的深入,课改在锡山高中接了地气,锡山高中人通过不懈地探索实践,最后让自己的课程制度体系既高度吻合了国家意志的要求,又契合了自身的学校课程整体设置。二是锡山高中的课程制度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构建,最终形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制度。所谓从局部到整体,就是锡山高中从最初的活动课、兴趣小组开始,到校本课程探索,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再到后来课程体系尽可能的开放。发展到今天,它已是一个与国家课程打通,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融合了学校自身课程在内的整体课程制度。用唐江澎校长经常讲的话,这个“制度”把学校教育哲学表达出来了,是一个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学习、深度学习的课程制度体系。三是锡山高中课程制度从外到内地反映了学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认识。课程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从学生的角度讲,课程就是机会,机会就是课程。一个学生接受教育质量的高下,主要是由学校提供的课程所决定的。给学生充分的“课程机会”、“课程公平”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课程质量”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质量。教育要有走向全面发展的质量,要实现从统一性的公平走向个性发展的公平,我们需要有像锡山高中这样的课程制度,要有一个总体上体现学校价值观和教育哲学的课程表。锡山高中做到了,非常了不起。
第二,建立一个价值观共享的共同体。学校价值观提出来以后,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共享,也就是让大家都认可、接受,并共同丰富这一价值观。共享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在锡山高中看到了这样一个共同体。试想一下,如果锡山高中的这一价值共享共同体没有形成,这所学校的教师拒绝了这种价值观的体认,采取了冷漠、观看的不合作态度,锡山高中怎么可能会有今天蓬勃向上的局面?关于锡山高中的价值观共享共同体,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认同感。首先是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对培养目标的认同。认同是一种力量,当年,锡山高中率先开展校本课程实验,提出学校要培养具有合作探究精神的、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正是对这一培养目标的认同,华东师大的一批教授,搭乘火车来到乡下,睡在学生宿舍,参与锡山高中的教改实验。如果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华东师大的教授能来吗?不仅如此,在那一场最初的校本课程实践探索中,如果锡山高中的老师不认同,他们就不会与学校领导层通力合作;如果当时的家长不认同,他们就会极力反对学校的实践行为;如果学生不认同,他们就不会那么积极地投身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至于锡山高中后来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探索、校园读书行动等等,没有对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他们的任何一次教育行动都不可能获得成功,更不要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了。
二是开放性。学校价值观共享共同体是所有的跟学校、跟学生培养相关的群体,它的成员是变化的、不断更新的——具有天然的开放性。我还是乐意举华东师大的例子,正是锡山高中的教育价值观得到了大学专家教授的认同,正是学校的共同体建设具有开放的特点和性质,华东师大的专家团队才与这个共享共同体持续合作研究了18年。专家教授们把自己视为这个共享共同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除了在理论上对锡山高中进行悉心指导外,很多时候,他们会深入到某个年级、某个教研组,与老师们一起来会诊研究具体的课程实践问题,如课标分解问题、课堂观察问题、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探索问题,等等。
三是学习型。这个共同体内在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学习型。锡山高中教研组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教研组建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为了让教师过上学习的、合作的、研究的专业生活,2009年学校开始推行学科教研中心创建工程;2010年又推出了“百万百卷”读书行动,即5年内投入100万元,每位教师阅读100本书;2012年开展学科建设规划活动;2013年开展教师新技能学习活动;2014年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所有的这些都可归为教研组建设,也可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这些都是教育价值共享共同体的统一行动,集中体现了这个共享共同体是一个开放、勤勉、奋进、向上的学习型组织。
四是对话式。共同体合作的基本方式是对话。我认为真正的共同体对话要达到三个“新”:一要有新的关系,要有讲民主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话提升人的情感联系,锡山高中语文组学科宣言的诞生过程,曾在2014年第13期《人民教育》上有所介绍,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共享共同体的新关系;二是新的共识,通过对话形成新的认识,锡山高中数学组原来的学科宣言是“走进课堂,斗志昂扬;上起课来,神采飞扬;走出教室,得意洋洋”,通过对话,他们形成了新的共识——现在的数学组学科宣言是“探究数形之奥妙,培养严谨之态度,锤炼娴熟之技能,深化理性之思维”;三是新的自我,对话就是你来我往,往前推进,通过对话,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提升,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的发展方式,锡山高中一大批老师让人欣喜的专业进步正是对话促成的。这种具有三“新”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对话。
第三,创建具有课程教学内涵的基础设施。怎样的学校基础设施才具有课程教学的内涵呢?让我们来看锡山高中的课程基地建设。锡山高中现在有人文课程基地、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巅峰体育课程基地,以及云学习课程基地,这些课程基地都具有课程教学的内涵。我在多个场合讲过,我们的局长、校长们现在可能要重新去考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学校课程体系当中,环境的功能应得到充分的挖掘。我们过去讲教学四要素:老师、学生、教材、环境,但是第四个要素环境往往被省略。其实,在教育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后,环境已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教学要素。因为环境如今已经不仅仅是条件性的教学资源,还可能是过程性的教学资源。二是硬件建设应充分体现它的文化内涵。怎样在这个硬件建设当中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体现学校的价值观?我们看到了锡山高中人文课程基地底楼大厅里的雕像、布展的《学记》,这就是学校、学校教育价值观的硬件文化内涵。在考察锡山高中时,唐江澎校长带着大家参观人文课程基地演讲厅的时候,他特别强调演讲厅的正面没有设置座位,而把座位安放在两边,目的就是要演讲者“目中有人”,环境逼迫你在演讲中要不断地照应两边的听众。这一设计理念,其实就是要在这些基础设施当中,把“人”这个最本质的元素嵌在里面。三是基础设施应努力在共性中体现个性。这就像西方的建筑跟东方的建筑,它们的功能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它的个性是不一样的,沿着这个思路往前走,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就要考虑学校个性的问题。锡山高中的基础设施有的已经显示出很强的个性色彩,比如击剑馆的建设。
第四,探索一条落实价值观的技术路径。有些口号,哪怕是名家名言,不管多么响亮,只有把它落到地上,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锡山高中之所以是成功的,就是他们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落实了——他们探索并明晰了一条推行课改的技术路径。前两年在和唐校长聊天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这几年作为校长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就是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重点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有一件事就是明晰推进课改的技术路径。锡山高中强调精微变革,精微变革就是在价值观的统摄下,为了解决现实当中碰到这些问题,一步一步把事情做细做实,然后找到一个可操作的比较规范的技术路径。这里有个认识问题,有些同志一讲课改就拿应试说事,实质上是在搞“价值对立”。唐校长提出,要让学校优雅地去接受考试,讲这话是有底气的——这除了价值观正确之外,还要有一条落实价值观的技术路径。以我对锡山高中的了解和观察,他们有自己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这条技术路径既满足了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又保障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有效落实。他们的技术路径往小了说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促进学习的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往大了说,锡山高中建设有完整且较为完善的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个性学习的课程体系,建设有保障的能够有效运转的课程制度,建设有价值观共享的专业共同体,并且,锡山高中有连续不断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共同体专业生活方式,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能够落实教育价值观的技术路径。
第五,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走进锡山高中,人们不能发现“成全人”的价值观其实也包括成全教师。他们自觉地从课程管理走向了课程领导,在这方面,锡山高中给我感受深刻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英雄气质。在讨论课程领导的时候,一些学者是反对英雄一说的,但我觉得中国基础教育,目前这个阶段应该还是一个呼吁英雄,并且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具备怎样的特质呢?我认为,有信念、有责任感、敢于冒险,是这种英雄气质应有的三个东西——如果有的人成为英雄是被动的,那就是有一种信念和责任感使他成为英雄。冒险精神实际上就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当然,这种“冒险”是有底气,有技术路径作保障的。唐校长提出要在锡山高中培育、培养学科领袖——让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成为学科领袖。我觉得真正的学科领袖就是英雄人物,现在,我在锡山高中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英雄气质,或者说他们身上受英雄气质的感染、影响是很明显的。
二是分布式的结构。锡山高中推进分布式的行政运行机制,校长室统一领导,各部门组织实施,综合职能部门和具体实施部门岗位职责清晰、运行高效。为统筹协调学校事务,锡山高中还通过校务会议、学校办公会、行政会议等序列的工作会议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在这种分布式的管理体系里,人人奋发向上,人人为学校负责,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课程管理中也形成了分布式组织结构,建成了完善的校内三级管理运行体制:第一级是学校课程领导委员会,负责课程规划和整体方案的构建;第二级是以课程教学处为中心,以教师发展处、学生工作处为两翼的课程管理和专业支持机制;第三级为学科组,负责学科的课程建设。校内三级课程运行制度把课程改革的责任落实在相应的行政体系中,保障了课程的有序组织和高效运转。
三是主动性与创造性。锡山高中本来创建的是语文课程基地,但英语组的老师们看到了硬件设施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主动要求参与到课程基地的建设中来,他们充分利用课程基地的演讲厅和辩论厅进行英语教学,并以此为契机,在学校的帮助下成功引进了哈佛演讲课程,不仅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拓展了课程资源,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争取到了环境支持,更为英语学科组的整体建设主动开拓了专业空间。历史学科组同样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中发现了利用本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机会,他们在课程基地国学馆和西学馆建设的过程中主动建言献策,承担了两馆中许多重要的内容建设,并在典籍布设等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这两个例子说明,锡山高中的学科教师已经视自己为价值共享共同体中重要的组成,他们已经从价值认同、课程理解的一方成为课程主动建设、主动创造的参与者和领导者。
四是专长的培育与发挥。分布式的课程领导非常强调的是,权利和责任要分布给那些在知识和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人,要让他们成为“领袖”,去担当起这个责任。有的学校校长可能会想,我们学校哪里有这样的人才啊?分布式课程领导理论强调,要培养潜在的知识和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人。校长们要有眼光,要敏锐地发现团队中那些潜在的具有“领袖”素质的人才,给他们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实践。我相信,假以时日,你就一定会拥有一批课程领导者。锡山高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在知识和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人?如果学校没有校本课程实践,我想唐江澎校长就不会跻身于国内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军人物之列,更不会有今天放眼看过去那么多在校本课程上有真见的锡山高中人;如果没有校本课程与艺术课程的整合,就没有锡山高中今天的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如果没有对学校育人目标的价值坚守,就不会有今天的巅峰体育课程基地。每一项行动的结果,锡山高中都诞生了或多或少的课程领导者,即都出现了多少不一的在专业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他们的人才都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实践中产生的,
第六,创造一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锡山高中非常强调一种教师发展的生态趋向,这种生态趋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氛围。这首先是一个组织结构的整体风格,学校是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如同一个人一样,有他自身的整体风格,锡山高中的整体风格就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活化的读书风气。
那么,学校文化体现在哪里呢?学校基础设施和课程制度当然能刚性地呈现着学校文化,但学校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顾明远先生提出,活动成长学生。学校有活动了,学校的“空气”就流动了,于是就有了“风”,甚至可以这样说,一校之校风、教风、学风,就是这样来的。现在很多学校非常怕搞活动,一搞活动好像就冲击了教学,这是一个可悲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展活动的重要性,为学生设计必要的活动,因为学生的不少能力都是在活动当中培养的。锡山高中把图书馆搬到了教室里,让学生拥有开放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机会,这个活动在有些学校看来简直是乱来,他们会认为学生读书、读经典虽然是好事,但最终会冲击教学和升学成绩。真是有些岂有此理了。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唐江澎校长说:“锡山高中要把天堂搬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这样的举动本身就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气度。现在,我们看到,倡导读书的锡山高中不仅学生学得好,教师发展也好。此外,还有一个是生活方式,学校文化说到底,最根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说读书成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比如说过一种拥有专业品质的教师生活等等。我跟锡山高中有的老师比较熟悉,有位老师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在他眼中,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教学行为的展开,而且是一种有品质的专业生活。这是一种多么有见地的专业理解呀!
我曾经把学校文化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校容校貌,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二是我们所做的事(做什么);三是核心价值观及学校的教育哲学(为什么这样做);四就是你日常生活方式。当一所学校自然而然地践行“核心价值观”时,他的文化就成熟了;当这所学校的教师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都是一种高品质的专业生活时,学校文化不仅成熟而且具有了巨大的成全人的力量。锡山高中师生的日常生活因此而闪烁着光彩,这正说明他们用高尚的价值观照亮了整个校园,他们唱响“人”这首国际歌,正意气风发前行在“成全人”的康庄大道上。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