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文化缘何泛滥农村

2015-04-29 00:44
新传奇 2015年17期
关键词:温泉镇葬礼书屋

一个时期以来,在不少偏远的农村,逢农户办红白喜事,公开上演“色情大戏”。村民很是“欢喜”。地方政府见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了低俗文化这股歪风在基层农村的蔓延。

愈演愈烈的“裸体表演”

一段時间以来,脱衣舞等违法演出在农村地区时有发生。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文化部日前通报了两起在农村地区查办的脱衣舞案件。

这两起案件中,脱衣舞上演的场合都是老人的葬礼。从雇请歌舞队和专职的哭丧者,到请人跳脱衣舞、唱黄段子,这些“花样”在全国不少农村地区都不算少见。

2015年2月27日,在宿迁市沭阳县梦溪街道章塘村一位老人的葬礼上,蒋某某、李某某、王某组织王某、陈某某、王某某等3人参加了演出,王某等3名演员以跳脱衣舞等形式进行了淫秽表演。

“那日村里一老人去世,按照村里习俗,老人的亲属在家门口搭了一个戏台,请吹鼓手班子来‘热闹一下,吸引了村上好几百人来观看。”村民唐大爷对当地媒体说,“没想到唱歌跳舞等表演过后,台上的两名女演员伴随着嘈杂的音乐开始脱起衣服,并随着音乐不断扭动身体,搔首弄姿,一名男演员还说着一些黄段子,真是粗俗不堪。”

24岁的王某某是当晚的表演者之一,她从事这一行已经一年多。王某某说,红白喜事一般只是唱唱跳跳罢了,如果要“特殊表演”需要加钱。“一场普通的表演大约需要1000多元就行了,‘特殊表演则需要三四千元。我们自己也能多赚个几百元。”

农村丧事上出现脱衣舞演出,已经不算是新鲜事。2006年,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就关注过这个问题。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温泉镇,脱衣舞在一些农户办丧事的场合轮番上演。演出还吸引了周边建筑工地的打工者,每天一吃完晚饭,经常会有镇上的机动三轮车来到工地上,只需两块钱就可以拉着工人们去看节目。

在离温泉镇10多公里的孔白村,当地村民说,一般老人八九十岁死的,就弄这玩意儿(跳脱衣舞),因为这样有面子,要不然没人看。

这些在丧事上表演的班子由班主临时组建。在温泉镇,有十几个组织演出班子的班主,竞争很激烈,为了抢到更多演出生意,光是吹拉弹唱还不够,还要看谁的表演更刺激。一个班主说:“唱已经不吸引人了,到最后就跳脱衣舞了,全脱光,一丝不挂,还洗澡呢!”

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原因

2006年,有媒体报道了福建老人“寻芳团”的故事:36位超过60岁的老人(最大者82岁),从福州包下了一辆大巴赶往到250公里外的农村,目的仅仅为了看全裸表演。

据一项题为《全国性文明》的调查显示,中国女性在51岁以后停止性生活的,城市占35.3%,农村占58.3%;中国男性51岁以后停止性生活的,城市占56.8%,农村占80.6%。而国外的一个调查显示,60-65岁的国外男子83%还有正常的性生活。

老年男性过早的停止了性生活,但性需求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农村的“脱衣舞”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性需求。

此外,由于我国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光棍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同时,农村女性进城务工人数增加,很多人会留在城市,这让农村的光棍问题尤为严重,他们的性生活缺乏,比老年人有更强烈的性需求,“脱衣舞”表演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因此,有人认为,农村色情化的表演迎合了乡村凋敝的性的场景,尽管它不可能提升性的实际规模,但可以在苍茫的夜色里稍微弥补一下性想象的短缺。

葬礼上艳歌艳舞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农村中传统的宗族制度被打破后,取而代之的对经济实力的崇拜。在古代的礼制中,葬礼的仪式是非常繁复的,在普通的家庭是不可能实现的,仪式本身就代表着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随着农村中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经济实力使他们获得了更高的威望。

即使村中的中老年人并不认同摇头舞和脱衣舞在葬礼中表演是适宜的,但是迫于面子竞争的压力,为了在葬礼中聚集更多来宾,不得不被迫采用这种吸引年轻人的方式。因为那些传统的戏剧已经远远不及这些具有流行元素的节目具有“魅力”,也根本无法吸引年轻人。久而久之,默许和从众就成就了一种所谓新的习俗。

那么究竟是谁把脱衣舞带进了农村的丧礼中呢?有看法认为是传统的吹鼓人为了同竞争者竞价而采取了更丰富的表演形式:“吹鼓手班底作为农村里的大众表演艺术家,他们综合了卡拉ok、肚皮舞、地方戏、时装表演与脱衣舞的皮毛,就此创造出具有丧仪特点的夜间农村表演形式”,因此这些吹鼓人获得了审美的话语权,引导着农村的审美品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大城市中,婚礼和葬礼的流程是由中介服务者来决定的,他们的审美话语权所带来的仪式有时亦显得不伦不类。例如大城市的婚礼将西方的教堂宣誓、中国传统的婚宴以及有奖竞猜的娱乐方式结合起来,中间还要穿插集体生活时代出现的领导讲话,整个仪式的进行首先要符合美感和摄影师的要求,家族中的长者对仪式几乎没有什么决定权,有时只被当作表演的道具。

基层文化建设无法满足需求

究其原因,一是当地政府既没有投资于文化娱乐方面的硬件建设,也没有更好的组织群众进行文艺创作和表演,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所以,观看脱衣舞等“色情大戏”成了农民业余生活的一种调剂,而当地政府也觉得只要老百姓不扰乱社会治安,不闹事,看看脱衣舞表演也可以作为没有文化娱乐生活的一种补偿。

二是公共文化资源和农村这块文化“主阵地”拱手相让。很多专家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是解决农村“声色”文化的根本,但其现状却不容乐观。

以农村书屋为例,我国累计已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农村书屋60多万,虽然数量上看成就非凡,但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上发挥了多大作用值得质疑。

全国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刘新成曾指出,他调研的农村书屋基本上都使用不足,书屋里的大部分都是从来没人看过的新书,有些书跟农民的阅读口味严重不相符。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由于国内大部分地区农家书屋都是由县级以上的新闻出版部门统一配送,在一个地区之内,几乎所有农家书屋配送的图书都是一样的,图书同质化严重。

这样的购书中可能有多少猫腻暂且不谈,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农家书屋从有“脱衣舞”表演的民间剧团夺回观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刘新成还指出,现在有的村里家家有电脑,看电影很方便,根本不再需要电影下乡,而电影下乡的经费还存在,在有的县依旧是公共文化支出的一项。而有的文化需求,比如说一些受欢迎的地方戏,在这些地方却没有任何支持,农民只能自己组织剧团演出。

所以说,文化下乡的“正规军”不给力,各种带些颜色的“野路子”的出现,就在所难免了。

(新华社、腾讯网、澎湃新闻等)

猜你喜欢
温泉镇葬礼书屋
《葬礼》(海报)
《葬礼》(海报)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篽箖·上野书屋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梦幻书屋
温泉镇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东温泉镇:把美丽浸润到骨子里
东温泉镇:把美丽浸润到骨子里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