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学生慈善教育的探讨

2015-04-29 15:38刘玉虎
大观 2015年2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高校学生

摘要:當前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与此相伴随的依然是社会冷漠,慈善意识较弱,慈善氛围不够浓厚,慈善的认知程度较低,慈善的参与率不高。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应逐步从校园着手,尤其是从高校着手,如此可以产生积极的连锁效应,有利于慈善文化的践行、弘扬与传承。加强高校学生慈善教育,可以通过将慈善纳入通识教育,开设慈善学专业,加强高校学生慈善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慈善文化生活等方式实现。

关键词:高校学生;慈善教育

2014年12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在肯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指出慈善事业仍然存在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问题。慈善事业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与社会各个群体都存在一定关系,需要社会各个群体的共同努力。但是高校学生是我国慈善事业的生力军,是未来慈善弘扬传播与传承的主要力量,其慈善意识与慈善活动的参与状况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高校学生慈善教育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一、加强高校学生慈善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在面临慈善缺失、爱心缺失的时代,加强高校学生慈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高校学生及整个社会成员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慈善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有利于慈善理念与慈善文化的代代传承,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意义非凡。

(一)有利于慈善理念的弘扬与传承

知识具有传播的功能,在高校学生中加强慈善教育,慈善理念与慈善文化将会以学生为载体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角角落落,促进慈善理念的弘扬,带动社会的其他成员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此外,学生时代是整个人生生涯最单纯的时代,在大学时代加强慈善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因为高校学生理解力强,更因为在这个时代灌输的理念将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他们不仅会亲身践行,而且还会通过教育子女等方式代代传承,促进慈善理念的传承与弘扬。

(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生力军

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学生将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在高校中加强慈善教育,灌输慈善理念,使得高校学生提前接触慈善,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主动性和能力。也有利于引导高校学生到慈善组织进行就业,壮大慈善队伍,使慈善队伍更加专业化,促进慈善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产生积极的连锁效应,促进整个社会成员慈善素质的提升

随着大学教育的平民化,社会成员接受大学教育的比率将会越来越高,所以在高校中加强慈善教育,将会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接受慈善教育。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群体因为其所拥有的知识与养成的习惯,更容易影响他人。尤其是高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与行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言传身教将会带动周围一批社会成员慈善意识的提高,这样必将会促进社会整个社会成员慈善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四)是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中加强慈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有力的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高校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过半学生对慈善仅有基本的了解,15%的学生完全不了解

针对全国高校学生的慈善调查显示,仅有57.5%的学生对慈善有基本的了解,尚有15%的学生对慈善完全不了解,说明高校学生对慈善组织与慈善活动的认知程度非常低。而且在这57.5%的对慈善有基本了解的高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慈善组持具有负面的观点。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新闻总是具有放大效应,尤其是“郭美美事件”以后,社会公众都知道了中国红十字会,即使以前从未关注过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众也因此在头脑中对慈善组织形成了基本的印象,当然这种印象是及其负面的,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调查显示,35.8%的高校学生因为“慈善组织公信力差,声誉差”而不愿意去慈善组织就业。实施上,许多高校学生都有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也想为社会尽力做贡献,但是受到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他们对慈善参与的热度减退,无心了解慈善知识,提及慈善常联想到很多负面东西。

(二)过半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慈善活动

是否参加过慈善活动(图1)

参与慈善活动的目的(图2)

超过一半(50.7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慈善活动,高校学生慈善活动的参与率非常低。在参与过慈善活动的高校学生当中,有9.9%的学生仅仅想体验一下,把参与慈善活动当作一种经历,而7%的学生只是无目的的随从他人参与。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当中并没有形成慈善的习惯与使命感。在慈善活动的参与方式上,大学生主要参与慈善方式是为困难同学、朋友等捐款,其次是为灾区、希望工程捐款。此外,有的同学跟随学校的某些社团利用周末时间到福利院或是街道看望孤寡老人。慈善活动也仅仅是偶然性的行为,停留在捐款和看望孤寡老人等比较基础的层面上,而对于慈善的其他参与方式等鲜有了解,也为形成常规性的慈善行为。

(三)仅个别院校开设了慈善专业与课程

201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全国首设慈善专业,但是采用的培养模式为“订单式模式”而非类似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这样一个二级学科。2013年10月中山大学民族学专业(首届公益慈善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正式开班。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4年开设的全国第一个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这对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转变,解决公益慈善人才紧缺的瓶颈问题,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引领性意义。相比之下,在2012年美国就有印第安纳大学、雪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开设了“非盈利专业硕士”,培养慈善专门人才。 2013年7月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纲要(2013-2015年)中透露,北京将推动高等院校开设慈善课程,将慈善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作为学生素质评估重要依据。“十二五”规划已经是最后一年,我们期待慈善成果有所显现。

(四)网络、电视是高校学生了解慈善的首要方式

通过网络、电视、广播了解慈善的高校学生占到了89.86%。通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了解慈善组织的学生占45.89%。此外,通过老师、同学、朋友等占31%,校园社团占22.2%,慈善组织官方网站占15.9%。青年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作为青年主体的高校学生也主要是通过网络对慈善組织、慈善活动等进行了解。

高校学生了解慈善的方式(图3)

三、促进高校慈善教育的新思考

“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培养慈善意识,造就慈善人才”是高校进行慈善教育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一)将慈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

慈善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都分,其本身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高校中进行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慈善理念的普及,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何为慈善、如何进行慈善参与,同时带动一批进行慈善研究的高校教师与专门人才,形成人人参与慈善的社会风气。开设慈善文化教育课程,系统介绍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丰富文化内涵,以及参与慈善的途径、方法与方式等。应把慈善文化课程,纳入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培育和塑造现代公民人格的重要思想资源。

(二)开设慈善学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从慈善行业的具体需求出发。从人才的素质要求看,要培养具有“公益灵魂”的人才,要塑造高校学生具有爱心、善心和同情心这种公益人格。从人才的能力要求来看,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具有与政府、市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要具有创意策划、公益营销、项目实施、文字写作和公关传播的能力,要学会与最富的人和最穷的人打交道。

关于课程设计,可以考虑借鉴MBA和MPA的做法设计课程体系。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定期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组织负责人、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让课程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突出做好筹资理论与技巧、项目管理、公关传播、文案写作等重点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上,要组织力量编写一套实用性强的教材,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流的教师队伍;坚持用慈善的办法办慈善专业,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学校,要把教学活动和公益组织的活动对接起来,让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中去,让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要推行精英导师制,让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成功人士成为学生的社会导师。

(三)慈善组织进校园,拓展学生慈善实践活动

学校也可以与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些社会慈善组织进行合作。慈善组织定期进入高校校园组织讲座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也可以在校园中设立慈善点,比如在学生宿舍门口设立慈善捐助箱便于学生将自己搁置不穿的衣服、已经看完的图书等进行捐赠,促进慈善参与的便利。上海一些高校已经设立相关的设施,便于学生参与慈善。此外,高校学生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建立慈善服务队、慈善服务社团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慈善活动中去,通过实际行为来学习体会慈善文化,落实慈善理念。

(四)丰富校园慈善文化活动,进行慈善参与的创新

通过学术讲座、辩论会等动态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进行慈善文化教育。慈善文化内涵丰富,很容易与其他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整合在一起,这样既传扬了传统文化,也把现代慈善理念与传统慈善理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慈善文化的熏陶。同时,定期组织慈善创新大赛,创新慈善项目与慈善的参与方式等,并将这些创新引入到社会慈善机构,将创新转化为具体慈善行动。

(五)重视高校学生网络正确的使用

高校学生了解慈善事业、慈善组织、慈善新闻事件等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而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慈善组织的负面新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很容易对慈善事业与慈善组织形成偏见。所以一方面要加强慈善组织自身的自律与监督检查;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的批判精神与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能够做到永远对慈善事业怀有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玉虎,刘利莲. 高校学生群体慈善组织就业倾向调查研究[J].青年科学,2015(1)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11月

作者简介:

刘玉虎,男,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学硕士,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慈善事业。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慈善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